APP下载

半生缘,一世情

2017-06-30周学芳

科技视界 2017年5期
关键词:沈园意象

周学芳

【摘 要】作为陆游爱情诗歌的代表作,陆游的《沈园》(二首)在其一生的诗文创作中具有相当独特的地位。在诗人委婉低沉的文学诉说中,缓缓倾泻出他在爱情道路上的辛酸苦楚,至情至性,动人心魄。本文旨在从意象的视角切入,期望经由对诗歌意象的审视,阐释诗歌意象意蕴,进一步把握诗人丰富的心灵境界,探寻诗人精神家园,丰富沈园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意象;心境;沈园

沈园

《沈园》(二首)是南宋诗人陆游75岁时所作。与其保留下来的大量高亢、激昂的爱国主义诗篇相比,这两首诗一改平日阳刚之气,语调委婉低沉,发自肺腑,使人落入难以自禁的悲伤,具有动人心魄的悲情美。

于陆游而言,沈园是他与唐婉曾经相遇相恋相依的地方,这里记录了他一生中最为快乐神往的日子,寄托了他心灵深处最为珍贵动人的情感,凝结了他平生最为钟情难忘的人生岁月。正因为如此,《沈园》(二首)中,人生暮年的陆游满怀深情,运用独特的意象和优美文字反复咏叹记忆中那魂牵梦绕他整整一生的“沈园”。

意象如同诗歌中的艺术符号,是诗人当时的心境与外界物象的巧妙连接与内在契合,引发诗人借助于外物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通过对外界事物的形象进行艺术加工,运用优美的文字使其流于笔端,展示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1)心境赋予意象灵魂,诗人的主观感情主宰着意象的取舍和呈现。自然景物原本没有思想感情,但当诗人用审美的认识和感受去观察这些客观事物,这些事物便被赋予主观感情的色彩,同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只有真挚的情感,才能赋予景物生动的形象,才能勾勒诗歌丰富而深厚的韵味。

“柳”本是毫无生命力的事物。四十四年前,三十一岁的陆游和妻子唐婉在沈园相见,留下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那时的陆游,心中满是欢喜和满足,眼前也是绿水垂柳,春意盎然,满园是肆意欢快飞扬的柳絮。可如今,柳树依旧,佳人已逝,诗人满腹懊悔追念,却无处倾诉,此时沈园柳与诗人“梦消香断四十年”的心境邂逅时,便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成为使“泫然之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景因情而生,让人陷入难以言状的浓浓悲凉的氛围中。沈园的柳也似乎通晓人性,随着诗人一起在漫漫四十年的岁月长河中渐渐衰老,失去了往昔的鲜活和生机,枝枯叶落,绵绵的漫天柳絮也悄然无踪,变得苍老、孤独、沉默,像诗人一样落寞惆怅。

小河悠悠,汩汩流淌。桥下的“春波”依旧,碧绿如故,美丽依然,可是曾经在桥上临流照影的玉人却早已作古,无法再见。佳人已去,岁月流逝,物是人非,此时的小桥、流水与诗人深深的哀伤孤寂相勾连,一切显得那样哀怨、凄凉和暗淡,景中有情,情景妙合无痕,使诗人发出一声“伤心”的哀叹。

“画角”本意指绘有花纹彩饰的号角,军中常用以报晨昏。远处的画角阵阵,与诗人低沉的心情相互应和,在耳里听来满是哀伤,作者独特的感受与角声融为一体,以一“哀”字写出了角声的情感特征,赋予角声了哀怨、凄凉的情感基调。

2)诗人的主观感情虽然是决定意象的关键,但有形可感的意象元素也能触发诗人的感情,“神与物游”,心物相互交流,激发诗人的创作灵感,影響诗人的创作。

“春”点明节气,展露了四季轮回,周而复始的客观规律。又是熟悉的春天,依然是记忆中的那个沈园,可是里面的一切都变了,岁月无情流转,佳人已杳如黄鹤,物是人非,让人惊叹人生的短暂易逝。“斜阳”脉脉,踽踽行走在故园的诗人,也已经75岁,走入人生的暮年,苍颜白发,让人触目惊心。同样的时节,这样的时辰,诗人再次踏入这个曾经让他感到温暖而熟悉的故园,缓缓地行走在曲折的小径,故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曾留下他和她的脚步,每一个“旧池台”都曾停驻过爱妻“惊鸿照影”的曼妙轻盈的身影,正是这些装载着满满回忆的“遗踪”,赋予旧池台绵绵不绝的生命力,让他们似乎有了灵魂,历经四十年依旧让诗人念念不忘。可是,时间堙没了一切,也改变了一切,沈园一再易手,回忆早已被时间的洪流冲淡,而如今,“沈园非复旧池台”,“旧”的难道只是沈园外形的凋零破败吗?不是的。“旧”的是沈园里不再有美好的倩影,不再有美好的爱情和青春韶华,沈园不再是诗人记忆中浪漫美好爱情的桃花源。旧的是诗人的心绪,是精神。

所有这些全是诗人在故园里行走看到、听到、感觉到的,都在触发着诗人暮年的孤独、思念的愁绪,内心的悲伤,使他久久不能平静,越发哀怨感伤,发出“此身行作稽山土”的哀叹!生命短暂,时日无多,岁月的无情与沉重让诗人泫然,他凭吊的不仅仅是遗踪,更是青春年少,是曾经的缱绻恋人,是昔日的甜美爱情,更是在凭吊自己触目惊心的风烛残年!

3)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承载着诗人人格情趣与审美体验,积淀了丰厚的美学意蕴,某些意象被打上有深深的个人烙印,形成固有的个性化特点。

在一般人眼中,沈园也许只是一处普普通通的园子。《沈园》(二首)中,在陆游的眼里,沈园却是自己一生难忘的沈家园。它是见证了自己和妻子相知相恋的美好回忆的地方,无论“城上”还是“桥下”,都曾经留下他们相依相守的“影”儿,这些美丽的影子,伴随着他的“梦”,尽管四十年还历历在目,依然一往情深难以忘却。因此,沈园更是诗人对妻子真挚思念和对爱情执着追求的精神家园,尽管岁月无情地带走了曾经的美好和心爱的妻子,但是在“梦”里,诗人依然努力延续和保持着这份真挚的感情,一腔深情,半生情缘,牢牢地锁定在这个伤心之处。“影”终会消失,“梦”终会断裂,纵然香消梦断四十年,但真情永恒,这首爱情绝唱永远不会被遗忘。诗人通过一系列独特的意象和优美的文字,一波三折,一唱三叹,构建了沈园这样一个带有诗人独特的个人情趣和审美的意象。字里行间,我们体会到诗人曾经经历的悲欢离合,感受到人生短暂岁月流转的深深无奈,品读到诗人对曾经的美好爱情的无比眷恋以及回忆往事不堪回首的懊悔追念,也体味到人到暮年一事无成的孤独寂寞。沈园作为一个充满丰富情感意蕴的文学意象,形成一种“悲情”的存在,成为古典诗歌文学中一个爱情伊甸园的符号,在诗歌艺术上获得了永恒的生命。

【参考文献】

[1]朱东润.陆游选集[M].中华书局,1962.

[2]朱光潜.诗论[M].北京出版社,2005.

[3]张健.陆游[M].台北河洛图书出版社,1977.

[4]宗白华.艺境[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陆游.剑南诗稿校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6]蔡义江.陆游诗词选评[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7]刘勰.文心雕龙[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8]吴思敬,编.诗探索[M].第二辑理论卷,2013.

[责任编辑:田吉捷]

猜你喜欢

沈园意象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因为爱情
梦栖沈园
沈园情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
沈园遗梦
缘字诀·沈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