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途径

2017-06-30郑甜甜

科技视界 2017年5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业指导高校

郑甜甜

【摘 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国家、社会、学校、家长、大学生高度关注的“民生工程”,毕业生就业工作是高校的重点工作之一。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形势相当严峻。通过研究当前高校在指导毕业生就业工作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查找分析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探索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途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就业指导

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转型的宏观背景下,在政治文化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在不断变化,与之适应。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变化中把握时代脉搏,准确掌握大学生的特性与个性差异,帮助毕业生剔除非理性影响,减少误判和角色迷失,是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青年学子怀揣梦想和美好憧憬迈入大学校园,通过四年的学习在即将走入社会之时,严峻的就业形势、多方的就业压力、面临选择时的犹豫等等使得大学生面临着就业愿望和就业现实的强烈反差。种种的困扰,会导致部分毕业生的就业价值观出现偏差,会带来情感上的分离与偏离,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心理健康,从而导致就业难度增大。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领大学生,通过正确的价值导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1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并不是单纯的签订就业协议,落实就业单位,而是需要从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将来可以再工作中充分发挥个人能力为切入点,以此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如若把就业指导工作认为是一次性的就业安置,同时也忽略了未来职业发展、人才需求趋势、如何应对职业生涯危机,择业的心态就会出现偏差,指导工作的实效性就会因此减弱。

(2)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人员参差不齐。当前各高校都有专门负责就业指导工作的部门,但大多数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多为毕业班辅导员或从事学生工作的兼职老师,没有真正建立起一支专业、专职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指导教师中专业知识相对缺乏、相关培训机制也不够完善,因此导致高校的就业指导效果不大,在毕业生就业中起到的作用不明显。

(3)就业指导工作网络信息平台作用发挥不够显著。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大数据时代已然来临。如何帮助毕业生从繁多的就业信息中筛选出及时有用的信息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毕业生存在自我定位不明确,导致在就业选择时左右徘徊,在对信息进行筛选时较为茫然。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部门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将招聘信息按照地域、专业需求等进行详细分类,为毕业生提供更加准确的就业信息。

(4)毕业生自身因素。缺乏对就业形势的把握、自我期望过高——毕业生都希望可以找到稳定且有保障的工作;希望在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工作;希望可以找到待遇好、工作环境好的地方工作;即使待业也不愿意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就业。不少毕业生存在“走一步,算一步”的观望态度,经历挫折后缺乏找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即将毕业了,对自己想要從事的职业和工作感到茫然,因此逐步陷入就业难的困境。

2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1)较为单一的培养模式。在我国一流大学和一般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差异性并不大,因此使得不同高校相同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学习内容和能力培养方面差别甚微。专业划分过细,学生的知识面较窄,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育人效果不突出。种种因素导致毕业生无法很好的适应急剧变化的市场需求。

(2)对就业指导工作认识不够全面。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认识不全面,就业指导工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出发点仅仅停留于一次性的就业安置。就业指导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贯彻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在即将毕业的学生中通过常规性的灌输一些就业政策和相关法律知识,或是通过几次招聘会介绍一些简单的应聘技巧,不够系统全面,学生理解的也是模棱两可。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在学生日常管理教育工作中,同时结合就业指导课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全过程,学生的成长成才离不开校园文化的熏陶,真正的育人是润物细无声的。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字入心入脑,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做到思想引领,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3 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途径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思想引领,助力大学生成长成才,成功就业。理想信念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内化的过程,其最终目标是使大学生能够逐步把个人利益与党和国家的利益相统一、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时代发展相统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重大,作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者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密切关注学生就业心理动态,通过帮助他们在入校之初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

(2)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主要包括对自己、对家庭、对国家和社会负责的意识以及对全人类负责的意识。大学生虽在校园之中,但仍是“社会人”,必然与社会环境进行物质、信息的交流,心理和行为深受社会文化的影响。面对社会物质利益的诱惑和无法预知的就业命运,导致有部分学生在社会责任感方面有所缺失,奉献精神也随之缺乏。高校就业工作者需要积极开辟第二课堂,积极组织大学生参与慰问敬老院、孤儿院等爱心助人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文化一向具有“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需要不断创新方法、拓展途径,打造平台,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将文化教育与道德品行培养相统一,不断渗透到人才培养全过程。高校就业指导者需要通过开展系列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通过新媒体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使得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始终有正确的思想引导,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专业知识水平以及就业能力得到稳步提升,帮助大学生更好的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将服务社会、奉献国家为己任,既实现了就业也提高了个人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文深.高校毕业生出路指导初探[J].职业,2011.03.15.

[2]庄森,杨冰,张悦.论高校毕业生的出路指导[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1.22.

[3]雪飞.浅论高校毕业生出路指导[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05.08.

[4]陈丽新.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9.15.

[5]王洋.实施文化引领践行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就业观[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06.05.

[责任编辑:朱丽娜]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业指导高校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