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球甘蓝菌核病发生规律及其综合防治

2017-06-30魏林梁志怀张屹

长江蔬菜·技术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包菜子囊菌核

魏林+梁志怀+张屹

近期我们在湖南省蔬菜种植区调查发现,多地包菜(结球甘蓝)种植区菌核病发生严重。该病除为害包菜外,还可为害其他甘蓝类蔬菜,尤其是多雨低温天气,更利于该病害的传播和发生。现将该病害的为害特征、发生规律和主要防治方法作一介绍。

1 为害症状

该病主要为害包菜的茎、叶片或叶球。一般从靠近地表的茎、叶柄或叶片的边缘开始发病。植株受害部位,初呈现水渍状淡褐色不规则病斑(图1),后受害部位湿腐,出现灰白色绵絮状霉层(为病原菌菌丝,图2),菌丝再凝结生成黑色鼠粪状菌核(图3)。病害严重发生时,使叶球由外向内坏死腐烂(图4),造成整株死亡(图5),病残体上的菌核大量散落于土表及土缝中(图6)。

2 病原菌及发病规律

该病害病原菌为子囊菌核盘菌真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以菌核形式随遗留在田间的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也可混杂在种子中作为初侵染源。春秋两季雨水偏多、潮湿,并且气温稳定在5~20℃时,菌核萌发,在南方,菌核萌发通常在2~4月和10~12月。菌核萌发后,产生子囊盘,子囊弹放出子囊孢子借气流或雨水飞溅进行传播为害,病健植株接触也能进行传播。因该病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5~10℃,菌丝发育适宜相对湿度在85%以上,春天寒流来得早、低温持续时间长、阴雨连绵天气多、地势低洼易积水、种植密度过大、通风透光较差、氮肥施用偏多等均会造成该病较重发生。

3 防治措施

3.1 农业防治

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残体,整地时要深翻土壤,将土表菌核深埋在土壤15 cm左右,抑制其萌发出土。发病严重的田块,实行与禾本科作物2~3年以上的轮作。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或含腐植酸的有机无机生物复混肥,增强植株综合抗病能力。有条件的地方,在播种前可把床温调到55℃,保温2 h。

3.2 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10%盐水或10%~20%硫铵液漂种除去混杂在种子中的菌核,或用52℃温水浸泡种子30 min,或用种子质量0.5%的50%异菌脲悬浮剂进行种子包衣。

3.3 化学防治

发病初期,可选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 200倍液、50%異菌脲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25%咪鲜胺乳油1 500倍液喷雾防治;如果田中发病较重时,可选用混合药剂进行防治,较为常用的有50%乙烯菌核利水分散粒剂600~8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异菌脲悬浮剂800~1 000倍液+25%戊菌隆可湿性粉剂600~1 000倍液、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36%三氯异氰脲酸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视病情每间隔7~10天喷雾1次。

猜你喜欢

包菜子囊菌核
红心曲来源Thermoascus aurantiacus QH-1 的生长代谢特征
破壁方式对冠突散囊菌有性繁殖体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
羊肚菌菌核人工栽培实验研究*
向日葵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核菌丝型萌发特性
不同营养条件对羊肚菌菌核形成的影响*
粗糙脉孢菌7种子囊型归类教学探究
包菜小妹妹
吃包菜可以养胃?
一株产菌核曲霉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子囊霉素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