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小学德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2017-06-28王华

新课程·上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现状分析农村小学德育

王华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叶甸中心小学)

摘 要:青少年时期是一个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青少年德育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个体的未来成长,更间接影响到整个民族素质的高低,在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开展德育工作,尤其是结合农村小学德育现状,探索符合农村小学青少年的德育实际的思路和方法,成为农村学校是否能良性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现状分析;对策

《小学德育纲要》指出: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主导作用。但在农村,由于受人口流失严重、地理位置偏远、教育资源不均衡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开展遇到了很多困难与阻力。

一、农村小学德育现状分析

1.德育方法落后,考评制度不合理

(1)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學方法陈旧,学生体会不到德育课的乐趣。大部分老师教学方法单一,讲授法“一管到底”。

(2)考核评价制度不合理。小学品德课的考核一般采取期末统考的方式,评判的形式比较单一,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

2.德育缺乏实效,重“知”轻“情”严重

陶行知认为,德育过程是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上,逐渐内化为道德理念,不断产生合理的道德情感,进而培育高尚的道德品质与心理品质,并转化为被社会和他人所赞赏的道德行为。但如今大多数农村学校不能科学合理地设计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不分年级高低,不管个性差异,一个模式,“一刀切”的现象比较突出。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

3.德育师资匮乏,缺乏教学理念

师资力量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教师个人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的高低。农村学校受到经济条件和环境等各方面的限制,很难配备专门的德育老师,大部分教师因为没有受过专门的德育课学习或培训,难以明确德育课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

二、农村小学德育努力的方向与思考

1.统一认识,把德育落到实处

教育是“教人化人”的事业,其目标就是教人做人。教育目标的确立是教育思想形成的起点和关键。近年来,我校根据《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要求,解放思想,从少年儿童的实际出发制定实施计划,从舆论宣传和制度建立切入,保证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2.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协调配合

在农村,家庭教育是个“薄弱”环节。为了促进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合作,应该认真做好家与校的联系工作。近年来,我校定期做好家访工作,以《告家长书》的形式让广大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动态,指导家长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积极取得家长的配合,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这样提高了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注入了新的力量。

3.注重开发教材,贴近生活

由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文本比较简约,给教和学都留下了较大的开发空间。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挖掘教材的“空白点”,寻找教材的“生长点”。教师还要不断根据当地实际拓展校本课程。

4.增强德育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1)改变传统的德育教学方法,贴近学生生活。“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生作为德育的直接对象和主体,是开展德育的基本前提和最终归宿点。因此,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学生,制定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在教学中,应避免“一讲到底”的做法,克服道德的说教和德育工作的“假、大、空”现象,在增强德育趣味性的同时要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2)课内课外相结合,知行合一。“行—知—行”既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哲学思想基础,也是其德育实践的基本途径。德育不能脱离行动与实践。从“行动”出发,在获得“知识”之后,再回到实践中去“行动”,这是德育的必经之路,也是确保德育能收到实效的基本方法。

5.加强德育师资建设,提升师德水平

目前农村小学德育老师的师资情况令人担忧,存在兼职老师多、综合知识匮乏等问题。因此,要想保证德育的质量就必须先从教师抓起,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教师应该增强对职业的敬畏意识,坚持奉献精神以及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信念。

6.强化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是对青少年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更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目前,农村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虽然引起重视,但品位不高。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认真规划,精心设计,落实经费,抓好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和育人氛围的营造。

当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学校德育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农村小学的德育工作更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错综复杂的问题与困难。作为新时期的教师,不能向困难低头,不能向阻力屈服,更不能忘记教书育人的初衷,要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只有努力探索并正确把握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明晰思路,科学决策,践行行知思想,朝着学生成长的方向,结合农村教育的实际情况,农村小学德育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润物无声地有序开展。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现状分析农村小学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