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自主教育”下的新型德育管理策略

2017-06-28沈巧巧

新课程·上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管理策略

沈巧巧

(仙居县第七小学)

摘 要:自主教育是培养教育者自信、自立、自强、自律的精神,促进其身心健康;是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和学习能力,促进其主动发展的终生教育。在当下提倡的“自主教育”体制下,推行教师以真心换取信任,以爱心抚慰心灵,以关心激发热心,以家校互动促进学生的成长,使班级管理步入民主化、人性化、科学化的轨道,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德育创新管理的模式。

关键词:自主教育;德育创新;管理策略

“自主”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新课改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是“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集中体现。“自主教育”下的德育创新管理模式充分尊重并落實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打破学生与教师、教师与家长、学校与社会的壁垒,通过自主德育实践,引导学生提高道德认知,养成良好文明的行为习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对于教师来说,最大的心愿就是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抓住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德育。同时,制定严格的德育教师导师制度,针对一些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或者是学习跟不上的学生进行跟进教育,促进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德育创新管理之以真心换取信任

很多老师在不经意间就表现出教师的“威严”,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德育老师想要拉近和学生的距离,获取学生的信任,就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学生当成朋友,心平气和地以朋友的身份与其交谈。这个过程也许是曲折的,开始时会遭到学生的排斥、抵抗,但是次数多了,学生就会渐渐打开心扉,和老师的关系开始融洽起来。用真心换取信任后得到的学生的信息都是最全面最真实的,比用教师的威严进行询问得到的信息要可靠得多。

李×是一名注意力不集中的二年级同学,各科成绩都比较差,经常抄袭作业。了解他的家庭情况之后,才知他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都在外打工,他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都不识字,辅导不了他,因为怕完成不了作业被批评,所以抄袭作业。在和李×的交流过程中,了解到他因为课堂上听不懂,所以感觉课堂乏味无趣,经常和前后座窃窃私语。在沟通过程中,我感受到他是热爱学习的,学习成绩落后的原因之一是缺乏辅导。我和任课老师进行沟通,轮流给李×补课,经过一段时间,李×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了,在课堂上的自我控制力也有所增强,注意力集中了,作业也认真了,有不懂的问题,也会主动跑过来问老师了。

二、德育创新管理之以爱心抚慰心灵

小学生在心理发展上正处于由不随意性向随意性过渡的时期。很多小学生表现出“幼稚”或者“成熟”的行为,都和他们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小学生的情感活动丰富,但易冲动,稳定性较差。这也导致了小学生容易出现做事情虎头蛇尾,难以坚持到底的情况。小学生的意志发展水平较低,情感脆弱,兴趣、能力、性格等正在形成。小学生德育创新管理要基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爱心抚慰心灵。

张××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女生,小小的个子,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上课经常走神,学习成绩严重下滑。在了解后得知,父母离异后,原本不爱说话的张××变得更加沉默,生怕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尽管这样,一些知情的同学仍会嘲笑她,说她是爹妈不要的孩子。作为德育导师,应该积极主动地为学生营造一个适应孩子,特别是后进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平等、和谐、友爱的氛围。为此,我批评了嘲笑她的同学,告诉他们要尊重张××的隐私,不能嘲笑别人。在学习上更加关注张××,注意她的生活和思想动态。经常和她谈心,我给儿子准备点心,也会给她带一份。周末约她到家里,和我儿子一起写作业,渐渐地张××和我儿子成了好朋友,变得开朗起来,愿意和同学们沟通了,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

三、德育创新管理之以关心激发热心

传统的德育管理模式下,只要学生成绩好,遵守课堂纪律,其他的几乎都可以忽略不计,不在德育管理的范围内。在德育管理创新的新要求下,要求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孩子热爱祖国,有民族自豪感和强烈的归属感。尊师爱幼,关心班级中的事物,乐于助人。“自主教育”下的德育创新管理之以关心激发热心,成为当下德育教师的一个新课题。

小郑成绩优异,但骄傲自大,对集体事情毫不关心。因为不合群,和同学的关系不是很好,有时还会发生一些小摩擦。通过家长会得知,小郑父母是公务员,并担任领导职务,小郑有一些优越感。在和其父母交流后,我找到小郑,首先对他的学习成绩表示肯定。然后提出希望他能够帮助学习成绩不好的同桌的想法。刚开始让小郑主动去帮助、督促同桌完成作业非常困难。但是在我的不断“关心督促”下,小郑开始关注同桌的学习情况,并辅导他,还主动向我汇报,我及时鼓励和肯定他,并告诉他,要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跑步是小郑的特长,在运动会上安排他参加接力赛,让他在感受到集体温暖的同时,增强集体荣誉感。现在的小郑非常热心班级事情,同学们还推荐他当班长。

四、德育创新管理之以家校互动促进学生成长

家庭教育,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堂课。孩子出生之后,就和父母朝夕相处,父母的行为对孩子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影响到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人处世的方法和性格的形成。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小学阶段,孩子和父母的接触多于和教师的接触,孩子和家长的沟通比教师和孩子的沟通更加顺畅。在“自主教育”体制下的德育创新管理,家长必须要配合老师,帮助孩子改正缺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不足以让家长全面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对于德育教师来说,加强和家长的沟通,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告诉家长一些家庭德育方法,或者对家长进行培训,都是大有裨益的。提升家长的素质水平,对于提高德育管理水平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陈××是一名六年级的学生,喜欢玩游戏,上课开小差,睡觉,交头接耳,顶撞老师。所有的老师都觉得陈××是一个“问题学生”,经常被老师批评教育,但是他丝毫没有转变的迹象。在多次和他谈话中,我发现他很有理想,他希望自己将来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但以他现在的成绩,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但我没有泼冷水,而是抓住这个契机,与他促膝谈心。我了解到他的父母非常溺爱他,要什么给什么。我提醒他现在应该把握时机,彻底改变陋习;树立信心,埋头读书;刻苦努力,持之以恒,就一定能提高学习成绩,就一定能实现理想。我告诉陈××的父母不能过于溺爱孩子,要控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间和零花钱的数量,在家里要督促孩子的学习。陈××的家长非常配合我的工作,给陈××找了家庭教师进行补课。原本就聪明的他,不久就跟上了大家的步伐,上课也能认真听了,作业也基本能完成了,学习劲头在慢慢上升,我和陈××父母保持联系,跟进他的情况,现在的他,课堂纪律已基本能遵守,良好的行为习惯正在养成,课后作业基本能独立完成,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但仍不免会有些反复,对这些反复,一经发现,我将及时诱导,做到防患于未然。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崭新的他将会出现在我们面前。

“自主教育”下的德育创新管理是一个不断求知与实践的过程,在不断地求知和实践中,德育老师如何创新德育管理,让德育事业蓬勃发展,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发展,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教育是一门大学问,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和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1]周志荣.高校学生自我管理体系创新初探[J].社会科学研究,2006(6).

[2]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花晓波.从学生自我管理谈高校班级创新建设与管理[J].高教高职研究,2008(9).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管理策略
招生考试实行的目标管理策略探讨
大学生宽松管理策略研究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