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关注细节的新策略

2017-06-28余昌健

新课程·上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策略

余昌健

(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齐溪镇中心小学)

摘 要: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存在不重视细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课堂引入随意性大,没有关注教材的编排细节,课堂评价不分层次。探索数学教学关注细节的新策略:关注导入细节,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关注知识编排细节,安排学生合理的学习过程;关注评价细节,给每一个学生成功的体验。这样,日积月累、积小成大,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关注细节;策略

细节决定成败,数学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但是,调研发现,目前的数学课堂教学存在不重视细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课堂引入随意性大,有的“聊天式”地谈一些不着边际的话,与课题相差过远;有的干脆没有引入,直接上新内容。二是没有关注教材的编排细节,教学内容整齐划一,没有循序渐进。三是课堂评价不分层次,一把尺子评价全班学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尤其是相对而言比较后进的学生,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相反往往会得到批评,久而久之,这批学生的积极性就失去了。为了改变上述问题,笔者探索了数学教学关注细节的新策略:关注导入细节,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关注知识编排细节,安排学生合理的学习过程;关注评价细节,给每一个学生成功的体验。下面加以具体阐述:

一、关注导入细节,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

一节课能不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与导入的细节关系非常密切。学生在课堂导入的一瞬间如果能被生动的故事、活泼的课件等细节所吸引,就能引起对新知识的渴望,进而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学习中。

(一)运用故事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数学故事特别感兴趣,课的导入时,教师应积极利用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例如,为让学生建立体积的概念,在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讲述“乌鸦喝水”的故事,然后思考讨论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乌鸦聪明,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有的说放进小石子,瓶子里的水面升高了……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重点设疑:为什么瓶里放进石子水面会升高?为什么放了许多石子后乌鸦才喝到水?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有的说石子重,会往下沉;有的说石子占了一定空间,把水给挤出来了;有的说石子占的空间比较小,只有放了足够的石子,才能把水挤出来……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逐渐理解了体积的含义,也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挖掘生活素材,感受数学的魅力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耐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懂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因此,我们要善于创设学生所熟悉和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产生学习的认知需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一位教师教学三角形的认识,在同学们找出生活中许多三角形的应用的例子后,一学生提出问题:“生活中怎么会有那么多三角形呢?”这样的问题承上启下,不仅引起学生的思考,又为探究三角形的稳定性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教师及时加以表扬,并就他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学生对同伴的问题充满好奇,学习的积极性高。

二、关注知识编排细节,安排学生合理的学习过程

(一)根据知识的实际,合理安排学习内容

一节课的信息量过大,知识点过多,学生难以接受;而相反则会浪费时间,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内容要确定得合理,与知识的难易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密切相关。一般来说,难理解的知识要少安排一点内容,容易理解的知识可适当多安排一些内容。

例如,高年级教学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表面积时,可以这样做:先讓学生自己讲讲对“表面积”的理解,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出“表面积”的真正含义;接着让学生再讨论长、宽、高和表面积之间的关系,从而总结出“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最后,再让学生通过对实物的测量计算来加深“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总之,这样大部分的学生都参与了知识的提炼过程,学生掌握得较好。

(二)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合理安排练习

如何设计作业,既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呢?主要应该做到:引导学生人人主动参与课堂练习,变被动作业为主动做作业,提高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同时,要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安排有针对性的练习。

例如,在教学“素数和合数”后,就设计了这样的环节:你的学号是素数还是和合数?比如,学号是7号,是个素数。于是,学生都会兴趣盎然地说自己的学号,并用课堂的知识说说自己对素数和合数的理解,对回答错误的学生大家帮他解决;接着,请学生用学过的奇数、偶数和今天学习的素数、合数,说说自己的学号,看哪个同学说得更好?话音刚落,全班学生就跃跃欲试。有个学生说:“我是17号,既是素数又是奇数。”……接着设计是非题,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1)所有的奇数都是素数。(2)所有的偶数都是合。(3)在1、2、3、4、……中,除了素数就是合数。(4)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这样,学生自始至终都保持着较高的学习热情,并在不断的挑战中体验成功所带来的乐趣,体现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持久兴趣来自于数学本身。

三、关注评价细节,给每一个学生成功的体验

学习评价是数学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核心,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更应该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调节、控制着整个教学过程,使教学能朝着预定的目标前进,最终达到教学目标。课堂的评价应该是多元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评价中应该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给每个学生以机会,以鼓励、信任的方式、方法为主。

(一)关注过程评价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关注学习过程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同时,也要重视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我们不要轻易、草率地评价学生的作业和发言,而应适当延长时间。

例如,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我们不能看到学生知道了结果就急于作肯定的评价,而要看学生是否亲身经历了探索公式的形成过程:是操作了学具,还是画了图形;是通过独立思考的,还是参与了合作交流得出公式的等等,再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重视学习过程,积极地投身于探索之中。

(二)重视个性评价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同样的评价,对于这个学生是合适的,而对于另一个学生可能是不合适的。所以,我们要实行统一评价与分层评价相结合,以分层评价为主的方法。对于优等学生的评价,重在引导他们创新,而不能满足于一般方法解决问题。而对于相对落后的学生,则要千方百计抓住闪光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发现,都要及时加以表扬。

课堂上教师要重视精心设计和用好每个细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整个教学环节,日积月累、积小成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吴丽霞.作业评语的良性效应[J].小学教学设计,2012(4).

编辑 王亚青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