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多媒体视听教学

2017-06-28潘琳

新课程·上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音乐欣赏教学

潘琳

(福建省南平市樟湖中心小学)

摘 要:通过反思传统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在考察当代教育现状、研究当今教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以清晰的理论做指导,大量的实例做依据,探究了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多媒体视听教学。

关键词:视听;新型模式;音乐欣赏教学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从音乐课堂中体会到音乐的美妙。从上学期教学的情况来看,目前大多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欣赏课堂上,依然采用传统的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模式。而在新课改的形势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今音乐欣赏课的需要。因此,本文就现今音乐欣赏课堂中使用传统教学模式所普遍存在的弊端,提出一种新型的音乐欣赏教学模式——视听教学模式。即考虑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采用声像结合的教学手段,加以多元化、多视觉的音乐知识,使之与传统教学模式互补。

一、新型教学模式——视听教学的概念和实施条件

我们已经知道,传统常用的教学模式包括传授接受教学模式、示范模仿教学模式、自学辅导教学模式、启发诱导教学模式、游戏教学模式、参与教学模式、情境陶冶模式、探究发现教学模式、引导创造教学模式等。那什么是新型的教学模式呢?

“新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下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方法论体系,是基于一定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我们所要研究的就是音乐欣赏课中新型教学模式中的一种——视听教学模式。

“视听教学”(Audio-visual Instruction),就是运用视觉和听觉作为主导手段进行教学。本文所提出的视听教学模式就是指“电化媒体技术运用于教学实践的一种技术辅助教学模式”。而把这种模式运用到现今的音乐课堂中,就是本文所提出的音乐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

视听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依靠视听教学媒体(Audio Visual Instruction al Media),如:多媒体设施、Flash课件、PPT课件、各种视听媒体等。除此之外,音乐教师本身所具备的素质与技能也是相当重要的。它除要求音乐教师具备精通的音乐专业技能外,更要求音乐教师具备基本的多媒体设备操作技术、良好的应变能力、丰富的口头表达解说能力以及多元化、多视角的人文素养等。

二、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欣赏课堂视听教学模式适合当今的教育形势发展

按照传统的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对一堆枯燥的乐理知识提不起兴趣,对一些复杂的音乐技能手忙脚乱。单一的教学形式和有限的知识面,难以满足现今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欣赏课堂的需求。试问,在这样的音乐教育环境下,能让学生从音乐课堂中体会到音乐的美妙吗?显然不能。那么,既然不能,就必须改革。

本文所提出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欣赏课堂视听教学模式的优点(具体将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欣赏课堂视听教学模式的实施”这一章节展开论述)在于:

1.采用视听教学模式,可以避开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形式单一和知识面相对较窄的弊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了教学互动,全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视听结合的教学模式,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减少维持课堂秩序所花费的时间,使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思路不易被打断。

3.增强对音乐的记忆能力。单纯的“蝌蚪文”、看谱、唱谱、记歌词,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通过多媒体进行视听强化,则更易使学生产生音乐记忆。

4.培养音乐情感体验,塑造良好的音乐氛围教育。可以通过画面,使学生正确理解歌曲或乐曲的意境,产生正确的情感体验。

5.塑造健康的审美观。对音乐的审美和对美术的审美,都可以通过优秀的视听教材来塑造和熏陶。

以上优点,证明了音乐欣赏课堂视听教学模式,较之传统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模式,更符合当今教育的发展形势。当然,一种新事物的产生,除了强大的理论依据外,还需要与现实不断磨合、改进和发展。那么接下来,我们重点来探究新型教学模式在实际的课堂实践过程中是如何来实施教学的。

三、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欣赏课堂视听教学模式的实施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

低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着观察事物不够笼统、情绪易波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学习活动易依赖教师、缺乏独立性等心理特征。《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1、2年级学段目标是“应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而中、高年级,则是儿童智力发展的过渡时期。其主要的心理特征是:自我意识强,集体荣誉感强,情绪较稳定持久,求知欲增强,独立性增强。因此在这个年龄段,教师既要起到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又要适当地让学生减少在学习活动中对科任教师的依赖性。《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小学3、4、5、6年级学段目标是“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豐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下面根据具体的课堂实验,将此音乐欣赏课新型教学模式架构如下:

1.教师将准备的教具、多媒体课件安排到位。上课铃响,教师选用与课堂教学有关的生动形象的Flash画面和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可采用模拟郊游、观看电影等情景游戏式,使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本堂音乐欣赏课的音乐情景。

2.进入本课的主题,首先让学生欣赏本课的乐曲,然后请学生感受乐曲中有哪些我们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音,体验并说出乐曲的音乐情绪。后通过观看乐曲的演奏资料,让学生了解有哪些演奏、演唱形式,并通过观看、聆听各种不同的演奏演唱形式,从视觉和听觉上直观地让学生了解各种形式的不同之处。

3.再次同时播放乐曲和演奏资料,通过视觉和听觉强化,使学生正确理解乐曲的风格,并产生正确的审美意识。

4.利用PPT课件,把乐曲的一小段反复播放。解决了以往无法反复播放乐曲主题部分的困难,并对此部分进行重点分析,通过视觉和听觉的不断强化,使学生更容易记住乐曲的重点乐段。

5.复习此乐曲,配合演奏资料,让学生观看用线条和色块来表达这首乐曲情感的图示。通过视觉,直观地让学生理解这首乐曲的高潮起伏,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自己来记录乐曲,使整堂音乐课饱满丰富。

通过上述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欣赏课堂视听教学模式的实施,我们可以看到,在实际的课堂实践过程中,音乐欣赏课堂视听教学模式较之传统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模式,更全面地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养,较好地消除了传统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模式中所存在的弊端,更符合当今教育的发展形势,符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总目标和基本理念,因此,适用于现今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堂。

一件新事物,开始时往往优缺点共存。但发展是社会的脚步,在传统中求创新,以适应时代的步伐,这是对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考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多媒体视听教学新模式,是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欣赏课堂的发展新趋势。

参考文献:

杨晓莲.学习新课标 尝试新教学:谈音乐欣赏课中的研究性学习[J].甘肃科技纵横,2004(5).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音乐欣赏教学
小学音乐体验式欣赏教学的学习“四部曲”
音乐欣赏审美心理与音乐欣赏教学探讨
如何开展音乐欣赏教学的创新研究
音乐欣赏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策略
中职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合理运用图谱教学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