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7-06-28张春青

新课程·上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创设情境

张春青

(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曾田镇中心小学)

摘 要: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让课堂充满激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自主交流。教师检查点拨,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思维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实际生活学习数学。激发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加强学生动手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联系实际生活学习数学,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体会自主创造、自主学习的乐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创设情境;质疑善问;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当今社会需要大量有较高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要求我们转变原来的教学方式。只有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从根本上换来生动、鲜活有生命的数学课堂。因每个学科特点不同,提高课堂效率的策略也会有所不同,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离不开课堂,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及时更新数学教学思想方式和方法,逐步探究和树立现代数学教学思想。因此,我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做了如下探索。

一、让课堂充满激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我针对小学生具有好奇、喜欢表现自己的这些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获取知识,做到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我采用了演示法,先让学生仔细读例文,再按要求用数方格的方法数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然后计算它的面积,最后提出要求,看谁不用数方格的方法用三角形的底和高这两个条件来算出三角形的面积,学生如不会,这时教师可拿出教具,也就是事先准备好的几个三角形,准确快速地利用底和高算出三角形的面积。这样就做到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心里就有了探索奥妙的愿望。又结合课件进行动态展示,学生通过观察鲜明生动的画面,很快就掌握了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教师稍作引导,让他们学习新知识。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气氛中学习,既创造了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条件,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学生自主交流,教师检查点拨,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思维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辅导,注意调控。在教学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的认识”时,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出身边1米、1分米、1厘米的实物,初步建立长度观念。提出问题:“1米、1分米、1厘米都是测量长度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大胆猜测,这样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不断开拓自己的思路,切实把学生推上学习交流的活动。教师在检查学生自学成果时,不仅要看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更主要是引导学生寻找教材的规律和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这也是数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到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开拓学生思维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实效,进一步做到明确各阶段的教学目标,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才能把课讲活、讲懂、讲深,才能有效地应用知识,形成能力。

三、激发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教学,加强学生动手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独立思考是创新能力的萌芽和基础,无论学生思维成就的大小,都要给予鼓励。在教学“乘法口诀”这一环节时,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和规律后,让学生自主探索编写乘法口诀,学生兴趣很浓,自己获得知识的来源和含义,成功的喜悦激起学生追求探索知识的意念,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我设计了一系列动手实践活动,每个活动给学生充分的“看、说、想、动”的机会,尤其是在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图形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折一折、画一画、拼一拼等一系列过程,让学生在自己操作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和发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有关知识。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的重难点就在学生的实践操作和智力活動中掌握突破。

四、联系实际生活学习数学,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知识出发,多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数学,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概念,产生学数学的浓厚兴趣。

例如,我在教学“时、分、秒”一课时,课前安排学生熟悉学校的作息时间和各项活动的时间安排。

教学中发挥主体性使所有的学生增强自信心,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教师要尽最大可能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让他们自己动手做一做、拼一拼,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让学生了解十二个数把钟面分成12大格,每个大格又被分成5个小格。然后,再通过动态演示和色彩变化,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周的过程,让学生得出1时=60分,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结合学生熟悉学校的作息时间和各项活动的时间安排创设学生一天的生活情境来巩固新知识,贴近学生生活,体现了“生活数学”的新理念。学生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便会激起追求无休止成功的意念力量。

总之,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善于动脑,善于抓住机会,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的机会。创设情境,质疑善问,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千方百计地调动全体学生运用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让学生看到活生生的数学知识体系形成过程而不是死的数学知识,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在愉悦中主动去探索,在过程中发展思维,获取知识,进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创设情境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