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2017-06-28叶伟强

新课程·上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创新意识小学

叶伟强

(浙江省青田县海溪学校)

摘 要:数学是小学中的基础学科,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全面实施,小学数学老师的主要教学任务已经发生了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成为当前数学老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不仅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而且能够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数学;创新意识

新课程理念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这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小学数学老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笔者通过本文给出了自己的部分见解,希望为小学数学老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转变教学观念

教学思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老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老师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和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数學老师要改变这种教学观念,要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以前这种僵化的教学局面,将教学中心转移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方面,营造出有效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发挥。很多小学生由于性格内向、害怕老师或者害怕出错,很少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而仅仅只扮演一个“听众”的角色,老师应当帮助这些学生克服畏惧心理,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让每一个学生都敢于在课堂上发言,保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创新精神。只有学生亲身参与到教学之中,才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二、丰富教学方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一直保持着对学习的乐趣,参与到教学之中,老师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方式有很多种,如情境教学、小组讨论、数学竞赛等,这些不同的教学方式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就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有效的培养作用。例如,在学习“比例尺”这一节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比例尺的相关内容。譬如让学生在图纸上画出校园里的某棵大树和教学楼的平面图。如何将看起来高大的树木和教学楼等比例画在图纸上,学生肯定会产生很多疑问,继而对问题进行积极探索,在图纸上画出相关的平面图。然后老师再让小组之间相互观察、相互交流和讨论,最后老师再对每一个小组画出的平面图进行点评。每个小组选择的比例不一样,因此画在图纸上的平面图形大小也不一样,老师应当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同样的物品,可以呈现出不同大小的平面图?学生在自主探索和思考之下就会得出答案,最后也就能准确、深刻地掌握比例尺的相关知识点。这种小组合作学习以及创建问题情境的方式,丰富了课堂教学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兴趣和探究兴趣,继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联系生活实际

知识源于生活。小学生认知能力较低,数学知识又比较抽象,对于数学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点不能一下子全部理解和掌握。因此,数学老师要结合生活实际,从实际中寻找教学素材,既帮助学生理解了数学教学中抽象的知识点,加强了学生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学习“按比分配”这一节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从生活实际着手,创建一个生活化的问题场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如:我们班一共有20个学生,隔壁班有16个学生,而体育老师只有18个篮球,那么老师应当怎么做,才能合理将这些篮球分给各班呢?对于这种生活化的问题,学生的回答肯定很踊跃,有的学生提议按照各个班男生人数分,有的学生建议两个班平分,每个班分9个篮球。老师再将所有学生的答案总结起来,让全班学生对其进行研究,找出自己认为最合理的分配方法。学生在思考和探索之后,就会得出“按照人数比例来分配篮球”这种最合理的分配方法。即我们班和隔壁班人数比例为5 ∶ 4,因此篮球也要按照5 ∶ 4这种比例进行分配,我们班一共拿10个球,隔壁班拿8个球,这样每两个人都可以玩一个球。学生对这种分配方法自然是心服口服,这种分配方法保证了公平公正。学生在一系列的思考和探究中不仅加深了印象,也有效掌握了“按比分配”这一节数学内容。并且在不断质疑别人分配方法的同时也开阔了思维,创新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四、设置开放性作业

作业能够起到巩固学生知识并且帮助学生查缺补漏的作用,也是课堂延伸的一种教学方式,因此数学老师一定要对数学作业的布置加以重视。在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老师应当布置一些开放式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长方形面积和周长”这一节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如下的作业:有一个长为500cm的铁丝,小明的爸爸想用这个铁丝围成一块园地,问如何设置园地的长和宽,才能使围成的园地的面积最大?这种数学问题的答案虽然只有一个,但是思考过程却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问题。这种多角度的开放性作业,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数学老师首先要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通过转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方式以及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达到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晓琴,王永松,王新民.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原则与策略[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4):92-96.

[2]张少华.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考[J].学周刊,2016(1):96-97.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新课程理念创新意识小学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