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如何突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2017-06-28冯小燕

新课程·上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译文环节

冯小燕

(甘肃省陇西县民族小学)

一次校际交流课上,笔者听了一位老师执教的《郑人买履》一课,教学流程大致如下:一、故事《引婴投江》导入新课;二、齐读课文,初步感知;三、组内讲讲寓言故事;四、表演课本剧《郑人买履》;五、揭示寓意。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笔者认为第二个环节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扫清字词障碍,品味语言,为理解文本作铺垫;第三个环节,学生通过译文和古文对照,理解“者”“置”“反”等重点词的意思,理解故事内容、品读课文、揭示寓意,达成知识的生成。所以本节课第二、三两个环节应该是这节课的重点,但教师在实施时,第二个环节,学生只读了一遍课文,课文里的好些生涩字学生都还读不准,教师就匆匆进行第三个环节的学习,这个环节学习时,老师给学生的学习时间比较充足,看起来好像第三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但是小组之间的交流学习,完全抛开了古文,仅仅是第一个学生读一遍译文,读完下一个学生重新读,然后再接下个学生读……时间充足,可惜这么多的时间仅停留在读译文上,学生感觉索然无味,读得无精打采,学习完全是应付差事。教师叫起来的学生在展示时,译文的大致意思学生结结巴巴能说上来,但这节课的重点是学习古文,品味古人语言还是叙述古文下面的译文,让人摸不着头脑。

第四个环节,表演课本剧学生突然热情高涨,这也是教师预设的这节课最出彩的地方,所以时间给得特别充足。但是由于就第一个环节对文本一遍的朗读,学生对作者塑造的郑人个性挖掘纯粹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先表演的几个小组只是就译文完成表演,这也还不错,但后面的学生,为了比前几组学生表演更入神,便在人物神态、动作上下工夫,有个小组在表演郑人时肆意发挥,这组的郑人竟然还与卖鞋人讨价还价;更有几个小组重彩渲染,不重点表演郑人,竟然在故事开始前来了一大段商贩的兜售产品……一个《郑人买履》的故事到最后竟然变成了“商贩卖鞋”。

课堂快要结束时,教师让学生说说这则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平时几个听话的学生按部就班,对寓意倒背如流,匆匆中教师板书“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并总结,但这节课学生感知到的真的就是“作者讽刺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的人”吗?

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这节课到底突出了语文的什么呢?

笔者认为,一节语文课,必须对学生进行以下两个方面的训练。

一、夯实基础,突出语文的工具性

很多课堂,尤其是一些高年级观摩课,我们会看到语文老师在第一课时,学生课文尚且读不下来的时候就采用朗读感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表演课本剧等教学手段,体会人物情感,不厌其烦地挖掘文本思想,拓展延伸,突出语文的人文性,但这样的课堂却忽略甚至放弃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

课标中不论哪个年级,都提到认识并会写多少个字,积累并运用语言,所以识字写字、汉字笔画笔顺、背诵积累等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属于基础语文知识,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培养。所以,教师一定要将其放在应有的位置和高度,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

《郑人买履》是一篇文言文,由于时光迁移,造就了文言文的特殊性:读起来比较拗口、古今词义发生变化等等,因此在教学本课时,笔者认为:(1)“履”“度”“宁”“遂”几个字音都比较难,应该提出来让学生反复认读,“度”是多音字,课文里什么地方读“dù”,什么地方读“duó”,要让学生明白;(2)通过自己画或教师指导画停顿线,读出古文的节奏美;(3)利用好本课译文,通过古今文对照学习,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掌握“欲、者、度、之、操、遂”等单个字的意思。

二、紧扣语言文字理解内容,体会思想

语言文字,是學生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桥梁和渡口,教师应善于启发学生,联系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思想实际引导学生反反复复阅读,通过语言文字去体会、去寻味,从而达成和作者的共鸣。阅读之初,要让学生凭借语言文字读进去,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怀;对文章的思想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感受后,还要进一步让学生再读语言文字,体会语言文字是怎样反映思想内容的,从而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读的过程中,一定要设计出层次,让学生乐读、善读、会读、从而达到品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读文言文中就显得更重要了。因此,笔者认为,在这节课中,教师可以制定朗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读出停顿;(3)读准人物对话;(4)熟读成诵。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郑人“宁信度,无自信”愚蠢在哪里?让学生自己探究:“信度”本来是合理的,但郑人所持的“度”是“先自度其足”而来的,也就是当“度”和“其足”这一客观事实发生矛盾时,到底该相信教条的东西还是客观实际?笔者认为只有这样引导,学生才能理解寓意,从而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译文环节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译文摘要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I Like Thinking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