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小学语文新课程教材教法

2017-06-28王秀芬

新课程·上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语文

王秀芬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县教师进修学校)

摘 要: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就“小学语文教材教法”的话题从语文学科人文内涵、学习方式的灵活运用、激发学生真情实感、发展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四个方面谈了粗浅认识和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程;教材教法

现行小学语文新教材体现了语文学科的诸多特點。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我们在研究小学语文教材教法时,应关注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挖掘语文学科的人文内涵

语文学科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长期以来,我们注重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忽视对语文学科人文内涵的挖掘。

那么,如何挖掘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呢?我以一年级的拼音教学为例: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拼音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教给学生要团结友爱。在学ǖ与j、q、x拼读规则时,我启发学生怎么才能记住,一个男孩回答:“j、q、x小淘气,见到ǖ眼就挖去。”“挖掉ǖ(鱼)眼”太残忍了!从孩子嘴中说出让人心灵震撼。还没等我做评价,就有小朋友说:“小鱼那么可爱,挖掉眼睛会死掉的。”男孩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顺势说:“小ǖ有礼貌,见到j、q、x摘小帽。老师相信大家都非常喜爱小鱼,都愿意和小动物交朋友。”

二、合理运用多种学习方式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对中小学传统的接受学习方式的有利改革。人的学习活动有三种主要形式:体验、发现和接受。这三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只是在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所占的比重不同。比如:小学生在学习课文时通过感悟语言所描绘的生活场景与思想感情进入课文情境,这一过程就需要体验或发现学习;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时,也需要学生更多地经历、体验和发现。但是我们知道:小学生知识少、阅历浅,需要教师讲解的情况也很多,这时就需要适当灌输,提供背景知识、讲解言语规律。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合理运用多种学习方式。一方面努力践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另一方面对接受学习也不要完全摒弃。

接下来,我着重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践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鼓励学生敢想、敢说,通过质疑和发现解决疑问。教师要尊重学生,对学生独到的思维和新颖的见解要大加赞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2.尽量运用讨论、探究的方式解决疑难。我们要鼓励学生讨论,甚至争论。正所谓“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

3.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让学生真正喜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成为一种习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激活,就会逐渐成为学习的发现者和研究者。

三、在阅读中释放学生的生命活力

在阅读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尽情释放生命活力。这是阅读教学强调“情感体验”的价值所在。

李吉林老师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语文情境教育的创始人。她把课真正上成了美的教育,将学生的情感体验发挥得淋漓尽致。比如:在学习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时,她是这么组织的:

在学生初步诵读之后,引导学生诗意作画,问学生该画些什么?1生答:要画篱笆。师追问:篱笆要画成什么样的,密还是稀?生答:要稀一点。因为“篱落疏疏”。2生答:还要画小路。师追问:怎样的小路?3生:狭长的小路,因为是“一径深”。4生:还要画树,树上只画些小叶,树下要有落花,因为是“枝头花落未成阴”。5生:还要画蝴蝶,因为“儿童急走追黄蝶”。6生说:“不能要蝴蝶,蝴蝶已经“飞入菜花无处寻”了。李老师提示一句:“是‘追黄蝶,而不是‘追蝴蝶。”7生得到启发,说:“菜花是黄的,黄蝶也是黄的,所以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了,但还是要画黄蝶的,要画在花丛中。”8生补充:“最好是被菜花遮住,只露一点翅膀,这样才能把‘飞入菜花的‘入表现出来。”……在引导学生诗意作画的过程中,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体验了诗情画意的美好意境,让生命的活力得到了尽情释放,这是灵魂的自由舒展,因而也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注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综合实践课是发展小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此并不够重视。我个人认为,要提高语文教师对这一课程的认识:

1.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程内容丰富,综合了社区服务、信息教育、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等,这样的课程就是要促进学生在构建知识、塑造心灵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2.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践性很强,比如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考察、动手做的形式学习知识、提升能力。

3.综合实践活动课无论在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还是学习方式上都是开放的,课堂上、校园中、学校外都可进行。这就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

4.综合实践活动课虽然有周密的教学计划,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可能随时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如能抓住现场生成的良好契机,灵活调整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对学生来说就是最有价值的。

小学语文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很多,每位教师都要认真学习、深钻细研、积极践行新课改的诸多理念,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尽到教师最大的职责。

参考文献:

朱月琴.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J].小学教学参考,2012(9).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新课程小学语文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浅谈新课程下的课外阅读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