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真情实感作文教学“三步曲”

2017-06-28丁晓梅王雪梅

新课程·上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三步曲蒜苗校园生活

丁晓梅+王雪梅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江口第二小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来自于生活的作文才是真实感人的。其实生活中处处有习作素材,教师要引领学生去挖掘、体会,学生仔细观察,亲身体会,认真思考,才能有感而发,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感染读者。

第一步:感受校园生活——以“活动”为支点,点燃习作激情

1.多彩的校园生活

学校生活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多彩的校园生活为学生创造了说真话的机会,点燃了习作激情。

每次体育课,我们都在打乒乓球,这次也不例外。我挑战魏××。他把球打过来时,肩膀还要微挑,并且还是旋球。与他成为对手,我需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轮到我发球了。我左手拿乒乓球,右手拿球拍,与他对视良久,是要在气势上压倒他。十秒左右我才出其不意地把球抛向空中,右手的拍子迅速与左手在胸前交叉,叠在左手下面,然后一个反旋。原本向右边落地的球,跨过界一下子冲向左边,打他一个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他果真沒接住。

——选自杨×的《校园生活》

“我们要开会,你们自己背书,班长管好纪律,谁不听话给我说!”老师嘱咐完急匆匆地走了。全班安静了不到三秒,口哨声、打闹声此起彼伏。等我回过神来,有的人已经摆好了游戏棋,有的和别人换了座位,还有的在教室里跑来跑去,闹成一片。班长拿着这节课打算做的作业走上讲台:“都安静一下!下棋的把棋收起来,换了座位的换回去!”可能是因为他太没气势了,同学们一个个反抗:“凭什么!”“老师都没有说不能玩!”班长很无奈:“信不信我给老师说?”“你说,有本事说去!”同学们更加理直气壮。接着“专注”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

——选自张××的《自习课也欢乐》

那一群人在干什么?原来在玩“扔沙包”的游戏。只见男生、女生和平共处,“三八”线早就拆除了。他们一个个神气十足,沙包被扔过来抛过去,接住的,满面春风;没接住的,垂头丧气。从选手专注的神情可以看出,这场比赛究竟鹿死谁手还很难预料。

——选自王××的《课间十会钟》

学生的亲身经历给我们再现了有趣的校园生活,让我们看到一群健康、活泼的孩子。

2.新闻报道

语文课前安排3~5分钟进行新闻报道,内容不限,形式多样,可以是社会热点、焦点,也可以是自己的所思所想。有的学生会将上学、放学路上的所见所闻与大家分享;有的关注了电视、手机上的新闻,第二天迫不及待地告诉同学;有的把从父母、朋友那里听到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我家多了一个新成员——水百合,是爸爸买回来的。它还是花骨朵儿,白白的,茎细细的,微微弯曲,好像一个姑娘扭动着身子。叶子又扁又宽,上面有顺序地密布着细细的茎络,我们把它放在一个装满水的花瓶里,它的根在里面舒展着,像章鱼的一只只触手。不知道它开花后会是什么样子的呢?真期待呀!这株水百合没开花都这么漂亮,开花后一定更美丽!(3月19日 吴××报道)

楼下的工地每天都在施工,搅拌水泥的声音,还有钢筋放置的“呯呯”声,让人烦躁。这日子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啊!(4月20日罗××报道)

这种不拘形式的新闻报道,让学生感受到只要留心观察,身边处处有习作素材。

第二步:体验家庭生活——以“活动”为桥梁,回归习作本真

孩子们的家庭生活是温馨、丰富多彩的,因此,他们的个性也表达得更为鲜明、率真。我们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家庭生活中观察和体验。

教给学生种一盆蒜或者培育绿豆芽的方法,让他们回家亲自实践。提示学生注意观察蒜或绿豆的变化,持续观察,把自己的发现及时记录下来。同时,我们在教室也种植了一盆蒜,蒜苗一旦有了变化,老师及时组织学生观察,说一说他们的发现,在黑板上共同完成一篇观察日记,引导不会写的孩子怎样去发现,怎样描述自己的发现。那段时间,班级QQ群热闹非凡,家长主动、及时地上传家里蒜苗、绿豆的变化,还特别兴奋地告诉老师,他们也学会了培育“绿色豆芽”,再不用买“毒”豆芽了。孩子主动讲述种植的过程、发现。一些孩子在文中这样写道:

“早上,我一起床就去看小绿豆。现在,它已经喝了足够的水,长得胖胖的。我捞出一颗捏了一下,比昨天软了一些,‘绿衣服虽然还没有完全脱去,但好多绿豆已经胀破皮了,露出了白白的小肚皮。”

“我的绿豆芽长得很长了,芽儿最尖的地方长出一根根‘胡须,很像爸爸的胡子,这就是豆芽的根。根从长到短,陆续长出,有的弯,有的直,最尖的地方有一点黑,好像被什么染过似的。”

“下午,老师把花盆端上讲台,叫我们轮流上台观察。我们都很开心。大蒜已经发芽了,那块烂了的蒜居然也发芽了,只不过长得很矮!所有的芽青绿色,外面包裹着白色的膜,像仙女漂亮的外衣!”

“我突然想:这些蒜怎么长这么快呢?记得那天爬山虎的叶子上有一只蚯蚓,同学就把它放到了蒜苗盆里,应该是蚯蚓的功劳吧!”

“一个晚上过去了,我去看小豆芽,让我十分失望。它只长了4毫米,加起来才1厘米,也太慢了吧?”

孩子们的观察多么细致,描写是多么形象、生动。

第三步:关注社会生活——以“活动”为翅膀,放飞习作灵感

社会生活反映了社会风貌和时代精神。2014年秋天,我们组织学生在学校附近的春光苑步行街、伯坚广场等公共场所清扫卫生死角,清除牛皮癣。孩子们体会到环卫工人为了美化城市的艰辛,觉得乱扔、乱写乱画的行为可耻,应该从自身做起,爱护家园。

一篇篇质朴的文章,将他们的亲身感受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走进课堂,走向社会,融入生活,既开阔了视野,又丰富了语言,还锻炼了写作能力。有了亲身体会,学生的作文不再是空话、假话、套话。原来,习作素材就在身边,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居然这么简单!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三步曲蒜苗校园生活
校园生活里的尴尬事
校园生活的幸福密码
爱上劳动,开启幸福校园生活
种蒜苗
蒜苗成长记
中小学剪纸教学“三步曲”
小学作文批改“三步曲”
欢乐的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