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的研究

2017-06-28刘丽青

新课程·上旬 2017年5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有效性核心素养

刘丽青

(山西省大同市城区第十八小学校)

摘 要:研究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提高小学生核心素养,探索小学各阶段学生的阅读目标,提出科学有效的阅读建议,使小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阅读能力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强化、提升,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关键词:课外阅读;全学科阅读;有效性;核心素养

为了进一步推进学生读书活动的有效开展,在以语文主题学习为基础,以互联网+教育发展为契机,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逐步整体推进全学科阅读,创建卓有特色、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阅读文化,全面实现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提升,本文就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进行研究,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

一、理论依据

1.现代语文课程观、现代语文教学论

“课外活动”“语文实践活动”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的“教学内容”,这一规定实现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统一,是大语文课程观的体现。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大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苏霍姆林斯基关于阅读的论述

“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阅读。不要靠补课,也不需要没完没了地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

“要做到教会学生自学,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使一个人在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就酷爱读书,并且学会在阅读过程中认识自己。”

“一个不热爱读书的民族,肯定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崇尚读书的民族,则肯定蕴蓄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小学一至六年级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二、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使小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将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能力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强化、提升,达到“无师自通”的目的。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并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2.通过研究,探索小学各阶段学生阅读目标以及为达到该目标适合阅读的书目,并提出科学有效的阅读建议。

3.通过研究,探索小学生课外阅读效果的评价指标及方法,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三、研究内容

1.形成阅读指导模式,逐步营造校园阅读场

研究独具学校特色的阅读指导模式,老师行之有效、引之有法地进行阅读指导;在课堂内外营造出良好的阅读环境,使学生逐渐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

2.研究小学生阅读效果的评价指标及方法

努力探索学生阅读评价指标及方法,以求通过各种定性、定量的评价方法,对学生阅读的效果作出判断,逐步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3.研究在阅读活动指导过程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通过“探索小学生阅读指导”这一契机,促使教师博览群书,并对教师阅读提出具体要求,从而进一步增强自身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四、研究策略

1.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我们将制定两个层次的研究计划,即学校层次和年级层次。学校层次的计划由研究组讨论制定,确定总体实施方案后,各年级语文组长根據实施方案和本年级情况制定各年级的实施计划。各年级计划经过研究组讨论、审核后实施。

2.课内外阅读相结合

常言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读什么书有益,怎样阅读,教师要加以指导,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如学习《赤壁之战》后,向学生推荐阅读《三国演义》;学了《武松打虎》后,引导学生读《水浒》……有了这样的阅读基础,那么读其他名著也就水到渠成了。所谓“书越读越厚”,学生的阅读不再局限于语文书,实现了由课内到课外的有效延伸。

3.开设阅读课

阅读课是我校为加强课外阅读指导而专门开设的每周一次的课程。事实证明,这对于系统地提高孩子的阅读技能是很有作用的。具体的做法是:将阅读课教学计划编入教师的工作计划、组织专家听、评阅读指导课等,促进教师不断地探索课外阅读指导的具体方法和思路,逐步形成阅读课的基本课型。

4.营造读书氛围

我们将利用校园空间,合理地设置阅读文化环境(如阅读墙、宣传栏、班级图书角等),让师生主动亲近阅读;利用学校宣传橱窗、广播每月定期给学生推荐一本好书,并倡导亲子共读一本好书;开展教师读书沙龙、学生读书汇报会等对阅读情况进行交流,对阅读效果进行及时反馈、评价。

5.合理而丰富的读书活动

组织经常性的读书活动,这包括:读书故事会、好书推荐会、佳作欣赏会、读书心得交流会、同伴伴读活动、古诗背诵比赛、优秀诗文朗诵赛、读书知识竞赛、亲子知识竞赛、辩论赛、读书笔记展评等。并且在实验研究的后阶段,将研究工作的重点放在统筹、整合、提升上述活动形式,并尝试根据反馈结果来设计、组织更加有效的读书活动。

6.加强反馈和总结环节

反馈环节是过去研究过程中相对薄弱的环节。事实上,反馈环节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它使我们能够评估实验效果,并能适时调整做法。通过观察、访谈等形式,及时从学生和家长方面了解实施情况。

此次研究将分阶段进行总结,为了减少由此给参与教师带来的额外工作量,研究组将设计专门的表格和总结模板,通过尽可能精简的文档记录研究实施情况。

参考文献:

[1]林良英.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4):168.

[2]单银娥.试析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性的途径[J].新课程,2013(9):87.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有效性核心素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