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对话视野下小学语文互动式课堂的形成

2017-06-28熊跃贵

新课程·上旬 2017年5期

熊跃贵

(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紫桥小学)

摘 要:传统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以单向式教学模式为主,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自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学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课堂对话则要求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进行平等对话,构建和谐的课堂关系。立足小学语文教学实践,阐述如何有效地实现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以及生本对话。

关键词:小学语文;互动式课堂;对话视野

教学课堂中最关键的两个字是“教”和“学”,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教师积极发挥自身的诱导作用,“少讲”“精讲”。学生积极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自学”“有效率地學”。真正的课堂对话应当是开放性、自发性、灵活性的,因此,语文教师应当努力构建“对话式”语文课堂,让教学活动成为一种生命活动,实现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生态和谐的课堂是师生对话的前提

新课程指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也揭示了课堂并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课堂,需要教师、学生、文本三者构建和谐的角色关系。语文教师应当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实现课堂有效对话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生天性活泼,爱玩爱闹,喜欢鲜艳的色彩。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积极发挥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工具直观性教学优势,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多维度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色彩情感,实现课堂有效师生对话。

例如,在教学《秋天的图画》这篇课文时,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张色彩艳丽的秋收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的目光,语文教师顺势进行提问教学。

诱导过程:

教师:秋天到来给大家最真实的感受是什么?(引起学生共鸣)

学生1:秋天是一个画家,利用手中的画笔将稻海染成了金黄色,为苹果画出了红灿灿的笑脸。

教师:秋天还给了你什么感受?

学生2:秋天为我们带来了熟的瓜果梨桃,这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在农民伯伯的眼中。

……

反思与总结:

利用学生喜欢色彩的特点,发挥多媒体等现代科技的辅助功能,为学生展现一个有韵味的秋天画面,多样的色彩可以成为语文教师将学生引入课堂的切入点,成功打造生态、和谐的课堂。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提问艺术,引导学生说出自身对秋天的感悟,激发学生的情感,为一堂高效的对话教学课奠定了基础。

二、生本对话,放飞学生的思想

语文教师应当明确自身的站位,教学课堂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的诱导职能,做一名合格的引路人,教法有法,导学有度,心中有一把明尺,努力为学生搭建一条通往作者内心世界的桥梁,适当地提问,适当地提点,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有思想的对话开展,开展深层次的教学研究。

例如,在教学《静夜思》这首古诗的时候,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一张富有古典气息的图片进行情境导入,配合一首古典背景音乐,让课堂充满儒雅气氛。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教师:《静夜思》这首古诗是谁写的?

学生1:李白,号称“诗仙”。

教师:李白一生狂放不羁,只求醉中行乐。那么,如此一个不拘小节的诗人会利用诗来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情感呢?(巧设疑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教师适当提点:试想一下,如果此刻你独身一人远离自己的家,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你会有怎样的想法呢?

学生2:思念自己的爸爸妈妈。

教师:通过对比,你能理解李白的思想感情吗?(学生眼前一亮,恍然大悟)

学生3:李白思念自己的家乡。

……

反思与总结:

小学生年龄较小,社会意识形态不完善,对一些抽象化的概念无法全面认知,这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陷入思维“盲区”的主要原因,语文教师应当发挥自身的诱导职能,适当地进行提点,为学生搭建一条通往作者精神世界的桥梁,实现与作者的对话,帮助学生跳出思维“框架”,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三、生生对话,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是思想碰撞的过程,因此,教学不应当是封闭式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有效实现生生对话的教学方式。将课堂的话语权和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充足交流、讨论的时间以及空间,这对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有积极意义。

例如,在教学《梅花魂》这篇课文时,语文教师首先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并且给每个小组配置一个小组组长。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1.小组内朗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词,在小组内查阅字典,讨论、掌握全部不认识的字词。

2.仔细阅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描写优美的语句,在小组内品评交流。

3.小组根据文章创作背景,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按照这些步骤去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实现生生对话,有利于发挥小组合作学习集思广益、扬长避短的优势,对学生的发展大有裨益。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是一个开放性的课堂。有效实现师生对话、生本对话、生生对话,这是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的诱导职能,在对话视野下,采用科学优质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张昕.孩子为什么要到课堂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7).

[2]戴亚英.互动生成,无法预约的精彩:《黄河的主人》教学与反思[J].教育科研论坛,2009(6).

注: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对话课堂视野下的课堂教学案例研究”(XJK014CZXX053)成果之一。

编辑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