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乡村区域经济转型下传承人文化价值观适应与冲突浅析

2017-06-27梁澄

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12期
关键词:传承人文化身份

摘要:人们的音乐观念、音乐行为、音乐产物,共同形成了维系音乐文化发展的各类因素,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承载传统文化发展的个体文化身份、传承行为、文化观念或多或少发生了变化,包括生活方式、文化认同、文化认知几个方面。

关键词:传承人②;文化身份;文化观念;文化认知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2

近几年,传承人所在相关的社会文化环境是新的文化进行重组的阶段,即文化传承人所存在的乡镇式生活方式(“乡土经济”)朝市场经济所趋近的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缓慢过渡的阶段。因此,由于转型时期“传统”和“现代”本身存在的“不协调性”,导致这一时期传承人的文化心里认知观处于挣扎矛盾。人们所产生的观念随着本土文化环境转变开始发生变化,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民歌”,作为滋生本土文化表达的其中一项组合因素,也开始随着环境因素的发生变化。接下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承人的传习心态以及对传统文化所持有的文化价值观。

一、消费主义观念影响下的文化价值观

(一)消费主义风行消解了人们对于本土生活方式的肯定心里

市场经济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消费主义,而消费主义在现实生活中一再向人们暗示节俭是不对的,无钱是可耻的,花钱是体面的……各种消费品、奢侈品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无力消费他们的社会群体(特别是农民群体),所以,那些能够帮助人们过上基本生活、推进充足的文化生活发展、利用丰富的自给资源充实自我的地方性知识,在消费主义观念的横行下,生活在本地的人们,他所适应的能够维持本土经济运作的生活方式,不能为收入很少的乡镇、农村地区的自我提供正确且适应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加上人们不甘心满足现状,也想追求城市里那些生活得很体面的消费生活方式,于是矛盾就产生了,原本生活在本土的人们,一股脑的投入,去追求那些媒体上所宣扬、报纸报道且各种杂志推崇的那种在物质生活水平上比他们本土性生活水平高的生活方式,于是人们纷纷离乡背井,寻找另外一种所谓升华的享受形式。

乡土社会中人心缺失,宁静失去,人们离开乡土,追求消费广告上宣扬的“现代化”生活。而在本土社会中,在当地没有了作为传播载体的人,就没有办法对文化进行传承,不能进行传承也就无从谈起对传统文化音乐的发展与保护。传统音乐作为传统文化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在以前的生活过程中,一种为描述生活而歌唱、表达情感而歌唱、提高劳动效率而歌唱的功能已经逐渐淡化,放眼现在的民歌,主要作用就是为现代生活方式而服务的,也就是为了舒缓自己的心情而歌唱,为了增加娱乐性而歌唱。但是,娱乐方式已在现代化的生活中逐渐丰富多样起来,电视、网络、媒体上的大千世界都在不断吸引人们的眼球,冲击人们的听觉,所以,以前以民歌作为娱乐的群体,也渐渐脱离了兴趣点,转而享受其他的娱乐方式,结果,支持民歌的群体数量逐渐变少,并呈现“一去不复返”的状况。

大批的人们对于根植于本土的原有生活习惯,生活习俗,随着附之于其上的功能的消失,开始出现无所谓的心理,而且,不再执着于唱民歌来作为体力劳动、田间劳作之后的休息手段。伴随“消费主义”带给人们的“精神享受”满足了人们的各种欲望、各种猎奇思想,根植于“本土化”的生活方式开始消解,并逐步把人们推向了市场经济的洪流中,在这种社会思想洪流中,首当其冲的是代表农耕生活习惯,展现农民生活思想的民歌。

现代生活中,人们考虑的是怎么填饱肚子,享受更“现代化”的“精神消费”,包括网上冲浪、网游、听流行音乐、网络游戏。娱乐,只是人们放松精神的一种“附带品”,不能作为个体赚取物质资源的手段,所以,现时社会中,以娱乐为主要功能的民歌,似乎在现代化、市场经济化的今天,展现出格格不入,可有可无的姿态。加上,城市化的趋势不断增强,体现“乡土气息”的“本土性”生活方式不断遭受冲击,多种形式的享受方式层出不穷。在音乐领域,特别是流行音乐的介入,用它独有的朗朗上口、易记性、消费性强的特点征服了一大批听众,而作为“移风易俗,歌哭不同”的民歌离人们越来越远。

(二)农耕田野的回味巩固了人们对本土生活方式的肯定心里

虽然市场经济带来的消费主义现象影响着大多数人的心里,导致本土人员的大量流失,进入消费主义风行的现代城市,旧的生活模式渐渐被新的生活模式所打破,年轻一代的人们渐渐疏远了以前生活的文化情趣。老一辈的、仍然生活在本地的人们还是喜欢“回味”以前曾经的那些实践过且到现在还依稀可见的农耕文化,喜欢“回味”曾经唱过的传统民歌。而且从笔者实地经验到对方的心理依附感来說,特别是与40-70岁的本土居民谈话,的确了解到,人们谈到以前的生活状态的时候,表述的言语中更多的是,“那时候我们下地干活的时候有多么的好,大家在一起有多么融洽,就像一家人一样”,而且在一起“做农活”的时候更容易谈心等等。

尽管人们为了适应现代化,加快了改变本土生活方式的步伐,但是面对大家曾经共同享有的记忆,并以“异质同构”的沟通方式去叙述一件曾经经历过的相似之事时,或多或少能增进大家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找到对传统文化的“联觉”。相对于民歌而言,由群体共同讲述,更能“巩固”并加深在人们心中根植的一种曾经存在的音乐文化历史。在实地考察中,笔者试着用“局内”与“局外”双重文化身份参与传统文化的实践,为的是更加理解他们的文化,明晰他们的音乐表达。

由于文化的多样性,造就了多姿多彩的文化中国,成全了多姿多彩的世界。笔者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了这个多姿多彩世界中的其中一种表现方式,而且是发生在笔者身边的文化自我本身,从自我感觉上来说,是欣慰且自豪的,在接触以前对自己所存在地域的文化,从来都没有过“文化自觉”,可能到现在还是处于模糊状态。但是,通过实地考察生我养我的土地中孕育着的当地文化,使得自己比以前要明白清楚的多,究竟自己生活在什么样的一个文化环境中,什么造就了这样一种生活环境,什么是我们曾有且独有的文化特色,对这些东西的了解,至少对于笔者而言一种稍微明晰一点的“恍然大悟”是值得欣喜的。

二、外来文化溶蚀影响观念解析

(一)多样化的文化传播影响的本土文化认同倾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生活在发生变化,各种文化的存在不再受地域的限制,不再是封闭的存在,就像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一样。各种文化充斥在现代世界——这个由媒介而联系在一起的“大圈子”,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文化的交流、互动、融合展现前所未有的活跃气氛。西方汉堡、韩国的组合音乐、欧洲的建筑风格等等,以破竹之势袭来,由于人们天生的猎奇思想,这些“不速之客”在中国本土上,逐渐得到了一大批认同他们的人,然后人们开始默认,开始喜欢,开始将其当成生活中应该有的一部分,这就是对外来文化的一种认同体现。

由于外来文化的溶蚀和消解,人们对于多元文化发展认知的多样性,导致人们口中哼唱的不再是山歌或小调,不再是豪放的号子,而是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说到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还是需要到年长者处,了解他们过去的生活,从中找到关于民歌文化的积淀,如此,才能回归到以前传播传统文化的语境中。传承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心态是一致的 ③,这是对自己所持技能的认同,对自己持有音乐文化的“自我认同”正在遭受着“社会认同”的质疑。很通俗的话来说,现在的社会市面上不流行所谓的“民间传统艺术”,不再有人喜欢这个,既然大家都不喜欢,都不认同我们所传承的东西,我们为什么要做别人不喜欢的事情?所以,究竟还要不要继续坚持下去,这是矛盾的,我们要不要继续向人们自信的说,这是我们的文化,是独一无二的,是受人喜欢的东西呢?

传承人对于自我的传统文化的生存境遇感到十分担忧,虽然愿意演唱,可是没有人(年轻人)愿意听,因为文化的传承靠的是一代一代传下去,没有人来担起这个任务,那当然是无从谈起传承,没有传承人传统文化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于是,传统文化只能在文化商演的洪潮中演唱没有人聆听的“独角戏”。

(二)主流意识形态及地方保护主义影响的本土文化认同倾向

各地本土滋生的传统文化正被全球化的形式所溶解,建筑都是钢筋混凝土,艺术都是抽象派,出席正式的场合男士都是西服、女士都是晚礼,听着交响乐如果咳嗽一声,别人就会说你没素质……等等,我们身边的一切都在被“规矩化”,而且都是以西方的整体模式进行整改着,仿佛有一个西方的声音在说:看,我们是榜样,就照这样来做,没错的。

人是会反思的动物,曾经有一个声音:“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按照他的感觉走,为什么一定要是這个形式?”于是,思考人们行为、人类文化的人类学家开始反思,并提出:文化没有低俗高雅,劣质高尚之说。于是,文化相对论产生了,至此,给本土文化言说者所在的文化自身提升了不少信心,接着紧随其后的是文化多元主义的出现,因为全世界的他者都有自我熟知、自信的文化。所以,人们开始反思,开始理解,开始正视人类所拥有的东西。各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最能够体现展现自己民族文化的方式,其中的每一项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人类文化历史的表现,而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制度式推动对于本土文化认同的倾向也起到了相应的影响作用。

三、城乡二元经济发展下的“本土”文化认知观念透析

在21世纪的近一百年,特别是现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国的传统乡镇发生了巨大变动。城乡关系脱颖而出,而且这种关系,曾经成为、也正在成为这个时代,特别引人注目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传承文化的个体在作为传统文化传承人之前,生活中有自己的生活习惯、习俗、目标,并接受先辈们留下来的习俗,继续着作为乡村生活原封不动的沿袭农耕社会的生活形态。这一切的美好愿望在经济浪潮的充斥下突然变得矛盾起来,作为慢节奏的农耕生活姿态,被远远甩在了城市的快速发展步伐之后,并呈现“手足无措”的慌乱态度。接下来的信息时代的快节奏让人们心头立刻涌上惶恐不安的焦虑。社会的变迁已成定势,但是被经济推赶的城市发展状态中,依然存在着乡村生活的自给自足。面对一切的不平等,生活的纠结,对立及矛盾就呈现在风口浪尖上,城乡二元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表现,使得城乡两区呈现截然不同的不平衡发展状况。

传统文化的存在土壤是“黄土地“的,所以要在城市中找寻民歌的踪影,总会让人失望而归。所以,人们便到乡间田野去寻找传统文化的回音。社会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个人能够寻找到生活的意义,也就是说满足个人增长的精神和物质需要。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希望什么,也知道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还有什么期望。满足了才积极,不满足就是消极的。④所以说,在社会中,人是活的载体,“传承人”在文化传承过程中也是社会文化传承的载体,同样他是可以对文化的发展产生主观能动作用的个体。

虽然在市场经济不断风靡的今日生活,土生土长的民众拥有着共同的文化心态:“在全球化风靡的时代,对于各自的社区拥有的本我文化,如果不能做到相互欣赏,那就让其通过自己的方式,各自发展,互相尊重就好。就像费孝通先生说的那样:“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注释:

①乡村区域:中部地区,河南信阳,商城、罗山、新县等地区.

②传承人:直接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沿袭的个人或群体(团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活态载体。

③梁澄.信阳民歌传承人生存现状研究—以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为例 [D]. 河南大学,2013.

④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119.

参考文献:

[1]费孝通.行行重行行(乡镇发展论述)[M].宁夏出版社,1989.

[2]王拓.“非遗”传承人口述史研究的困境与向度——“非遗”口述史研究文献述评[J].浙江::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3,4.

[3]吴雪丽.简论“文化寻根”与民族文化身份认同[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11,4.

[4]吴学丽.全球性文化传播中的文化身份[J].社会科学家,2011,8.

[5]崔亚珏.论音乐全球化中的本土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2,2.

猜你喜欢

传承人文化身份
数字化保护视野下徽州民歌传承人的传承方式研究
阜蒙县蒙古包文化的法律保护
特定历史时期外籍译者戴乃迭之文化身份
“非遗”的生命力在于“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