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计算机网络教学方法的改进

2017-06-27齐勉达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考证教学改进计算机网络

齐勉达

摘 要:网络是计算机领域中最重要的分支,专业考证是计算机专业学生获取毕业证的必要条件,现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课程内容的整合,实践教学,教学手段和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且目前中技学校的考证与社会需求仍有一定的差距。本文将对目前中技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考证 教学方法 教学改进

一、存在的问题

1.考证要求与社会需求不能统一结合。目前主要教学目标之一是通过理论与实验操作课程的学习之后,考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职业技能鉴定证书,而目前各中技学校的主要考证目标定为中级工(四级)与高级工(三级)两个级别。但这些认证目前在社会上的认可度不像其他技能工种,且其考证学习内容与目前社会需要相对滞后与欠缺,如目前的省考认证,其主要项目之一服务器的配置,目前仍是windows server 2003,又如考证的方式,中级工与高级工的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其实操鉴定方式是通过计算机模拟设备进行,甚至有些学生可能会出现证书已通过、但设备没见过的情况,学生在毕业后工作过程中仍有许多未曾学习过的知识。[1]

2.理论知识课程教学方法单一化。关于这种情况,是因为我们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没有任何网络基础知识的学生,要对他们进行许多理论基础知识的普及,然后才能在进行其他网络应用的学习,由于中技学校的教学资源、师资等条件所限,大多数学校在网络基础理论知识课程部分完全理论化,实际上许多高校也是如此,但这些理论课程由于涉及到许多的概念和数据格式的演示,如果单纯对这些概念进行理论讲解,不作演示和数据抓包分析,学生是很难将书上的概念理解并掌握。[2]

3.理论知识课程与实验操作课程脱节严重。理论课程开始之时,其目的是为了在课堂上普及网络的基础知识,但由于涉及的概念较多,课程延续时间较长,学习到一定阶段之后,进行实验操作课程,此时发现之前所学的知识许多已经忘记,或者之前花了许多精力和时间理解的问题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几乎用不上,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实验操作过程大多为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而理论知识大多涉及到网络传输的原理以及协议的运作过程,虽然两者是相辅相成,理论知识是实验操作的基础,但实际上两者是独立教学,造成的情况就是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脱节严重。

二、改革措施

1.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网络知识体系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是抽象的理论研究成果,不易被学生理解,但这部分内容又是学生逐层学习网络协议和实现技术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如何让学生对这部分内容产生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考证知识的求知欲,就成为问题的关键。老师应当结合一些生活实例来讲解,让学生通过这些熟知的模型来对抽象的网络模型形成感性的认识。比如利用学生日常接触的网络物流模型来讲解网络协议和网络体系结构,利用收、发快递的例子讲解网络模型中的数据传输过程。在学生对网络体系结构有个一个宏观的了解后,再来对各个层次的协议和原理进行讲解,学生容易对网络的工作流程形成整体认识。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还应穿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网络应用,适当增加应用层知识的授课学时,讲述 internet的应用、qq和web的工作流程等学生容易接触的网络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3]

2.关于考证理论知识课程与实验操作课程脱节严重的改进策略。基础理论知识在授课过程中都主要以书本概念为主,其教学目标此时设定主要是对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普及,而实验操作课程主要是对计算机网络的配置与应用,主要以网络设备的使用和配置为主。笔者认为,应由有专业建设能力的老师进行课程分析和目标设定,编写出适合自己学校使用的教材,理论知识部份要根据中技学校学生基础较为浅薄的情况进行删减或者说明,在教材的编写的过程中,应多参考其他同类出版的网络专业教材,如全国计算機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指定用书的《网络管理员教程》、《网络工程师教程》等教材,这些都是一些具有指导意义、对网络概念有标准定义的教材,且这些教材在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课程的结合上面有很高的水平。同时,在实验操作课程中,不能以多做实验的数量为目标,应就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实验做详细彻底的理论分析,将之前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做一个全面的阐述,让学生理解网络数据的传输过程。

3.合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延伸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

现在很多学校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是采用多媒体授课,但大多数老师仅仅停留在使用多媒体播放电子课件这一程度。通过幻灯片,学生所接受的信息量是增大了,但对于一些复杂的网络协议工作流程还是难以理解和掌握。为此,我们必须运用多媒体手段开发和设计一些更加生动和形象化的课件,将这些网络协议的工作流程用动画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不能将理论课程独立出来在课堂上用黑板粉笔进行,虽然此阶段的实验课程不多,但最好能安排1/10的实验课程或安排网络设备观摩,或带领学生参与到各种校园网络建设中去,以配合理论课程的讲解,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有努力学习下去的动力。[4]

根据个人教学经验,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存在诸多问题,从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措施。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学习兴趣普遍有所提高,并在在课程教学中也获得了很大收益,真正学习到了网络技术。并且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增加了学生计算机科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及考证通过率。

参考文献

[1]陈燕,宋玲.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56-59.

[2]李领治,陆建德,徐建国.基于NetSim的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方案[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150-153.

[3]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5版)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4]严体华,张凡.网络管理员教程(第3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朱红星.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认证理论指导[M].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考证教学改进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保障体系
MOOC参与的安全实验课程教学改进研究
芜湖《商务日报》档案之发现及初步研究
基于考证与实操并举的会计专业改革与实践研究
《微电子工艺原理》课程的教学改进
小学数学教学探微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探讨
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