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单片机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2017-06-27黄晓欣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单片机技术一体化教学分层教学

摘 要:在中职《单片机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推行过程中,笔者实践发现教学中应解决学生自主學习、分层教学、良好教学氛围等方面的问题,以保障一体化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介绍以“微课”作为切入点,分析了微课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应用,微课凭借其精、简、短等优势,较好地解决了以上提及的问题。

关键词:微课 一体化教学 自主学习 分层教学

一、中职《单片机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现状

近年来一体化教学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职业学校,纷纷围绕一体化教学进行教学改革,推行一体化教学可谓有声有色。然而在改革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以下问题亟待解决,具体如下:

一是,一体化实训室配备不完善,没有资料查询区。学生课堂上接受了任务布置后,除了教材和教师印发少量的学材,难以满足学生自主查阅学习、预习。[1]

二是,一体化课堂仅仅流于工作任务和小组合作的形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却很难实质上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仍然存在一些“南郭先生”,难以实现分层教学。

三是,学生认识水平参差不齐,不可能完全理解工作任务,分组开展后,频频提问,教师辅导时间有限,顾此失彼,难以顾及周全,难以形成良性学习氛围。[2]

这也成为了推行一体化教学的瓶颈,笔者尝试以“微课”作为切入点,探索微课在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并在实际教学中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认识微课

1.微课概念

微课创始人胡铁生于2013年提出的微课概念:“微课又名微课程,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3]

“微课”,其实是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2.微课的特点

微课的特点曾被浓缩为“短小精悍”:教学活动时间短,一般为5-10分钟;资源容量小,适于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教学内容精致,呈现完整的、精细的教学活动;交互性强,有利于激发自主学习。

3.微课的分类

按教学方法可以将“微课”划分为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探究学习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等。

三、微课在《单片机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曾在2009年,微博风靡全国,“微”时代悄然来临。其后微信崛起,至今7.6亿的用户量让其傲视网络通讯群雄。它们的成功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互动性和参与性强、信息传播速度快。如今的微课,作为一个新元素进入到《单片机技术》的课堂,重塑课堂结构,所带来的影响也不可小视。下面笔者将从课前、课中和课后谈谈微课在《单片机技术》课程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1.课前自主学习新知, 带着疑问进课堂----传递信息

新课引入是学生学习新知非常重要的环节,引导得恰当,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眼球,所以,在这一环节里引入微课,利用微课的直观、针对性强、画面动感等特点来设计一些新颖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迅速引入主题。这样一来,解决了教师口述引导、任务式引导等低效的教学形式,达到重塑课堂结构效果。

2.课中分层互动学习,突破各个重难点——吸收内化

《单片机技术》的实训项目做得比较繁琐,而且技术要求高、实践性强,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现实。但是,微课在技术理解层面上引入,恰如其分地解决了这样教学上的困惑,例如,在讲解单片机驱动数码管显示时,由于驱动电路原理不容易理解,导致编程思路也受到影响,最后只有少数优生掌握相关知识,大部分学生根本不理解,教学效果差。而采用微课来处理效果却截然不同,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将每个知识点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制作成相应的微课,利用这个搭载无线宽带上网的多媒体实训室平台,将微课上传到QQ群、微信群,学生可以课中(或课前)通过手机或电脑下载进行观看。因学生存在不同学习层次,如果遇到观看一次微课仍不能达到理解知识点的同学,还可以根据自身的接受能力重复或暂停播放微课,这样一来,就可以将整个课堂注入活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通过提前学习,也能参与到课堂的交流讨论和实际操作上,让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相应的技能,整体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比较复杂实训项目,可以将每一个重、难点分割成比较细小的内容并制作成微课。例如,在讲解智能交通灯电路时,由于电路的工作原理、元件介绍与布局、焊接与调试方法等知识内容较多而复杂,而微课的应用,让很多实训环节都可以拍摄成微课,因此,这一项目就可以制作成“工作原理分析”、“元器件识读与检测”、“布局与焊接”、“红黄绿灯显示程序”、“数码管显示程序”和“仿真与调试”等微课,这样不仅可以辅助课堂,把课堂内容微细化,精深化,也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料与学习实践操作的理论依据。这样,学生不仅在实操练习时可以分步骤实施、效率明显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学生较差的学生还可以重复、暂停播放相应的微课,重复学习而掌握相应的技巧。

3.课后启发探索思考,形成良性学习氛围----激励提高

在实际《单片机技术》教学中,“预习新知”环节往往老师撂下一句:“后一节是讲某某内容,同学们自行翻开课本预习”而没有后文。据调查,绝大多数学生对往后续章节看书没有兴趣,面对本来就看不懂的书本,谈“预习”变得是在放空炮。学生很可能已经自我放弃,惭惭忽略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这都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对后续知识形成尝试探索的兴趣。微课中设一些要点或环节留给学生自主思考,学生易于接受,有利于形成“看”、“启”、“思”、“探”四步连锁反应,即观看微课、启发联想、思考疑点、探索新知的良性学习氛围。学生带着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来到课堂,专心听老师对问题的讲解,充分激励学生动手实训,学生回归学习主体的地位,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结语

经过一个学年的教学改革与实施,初有成效,微课在整个实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载体作用,学生参与互动程度明显提高。微课解决了堂上教学时间不够,兼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平衡了教学进度,给教师和学生预留更多探究的空间和动手实践的时间,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北京,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2]黎加厚(2013).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4):10-12

[3]周青政.微课程的内涵、特征及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11).

[4]胡铁生.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4(4).

作者简介

黄晓欣(1983-11),男,广东省惠州市,民 族:汉 职称:助理讲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电子技术应用。

猜你喜欢

单片机技术一体化教学分层教学
单片机技术在多机通信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试论单片机技术在电气传动系统的应用
机修钳工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探索
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渗透与实践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
提高钳工实习教学质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