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生职业认同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2017-06-27杨剑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职高生归属感认同感

杨剑

摘 要:职业认同感是职高生立足社会的重要因素,也是职高生就业质量的重要保证,但在市场经济和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下,目前职高生的职业认同现状堪忧,本文结合笔者及学校多来年对职高生实习、就业跟踪及职业认同培养的实践经验,从学校和企业等多个角度分析影响职业认同的因素及培养方式,以期完善相关模式,提升职高生就业质量。

关键词: 中职生 职业认同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行业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职高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也越来越高,但在多元价值及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很多职高生的眼光、思想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就业方面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跳槽不断,毫无单位归属感,让企业苦不堪言,这种情况反过来也严重影响到职高生的声誉和就业率,提升中职生的职业认同已成为当前职业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中职生职业认同现状

综合社会上各行业的评价来看,中职生的表现总体还是不错的,有一定的技术,吃苦耐劳,集体观念较强,但大多数的中职生也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职业认同感很低,工作不稳定,跳槽情况严重,对企业没有归属感,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主要是以下因素决定的:

1.无职业规划意识,导致无职业认同感

笔者做过一份中职生职业规划的问卷调查,其中的“你心目中理想的就业单位是哪里?”“你是否有过职业生涯规划?”这两个项目中,前一项目的填写,绝大部分同学要么好高骛远,填下了世界500强的企业,要么就是填“不知道”,后一项目则绝大部分学生都填“没有”。笔者在课堂中,也经常与学生讨论专业问题、就业问题及工作目标等问题,大多数学生也表现出无所谓的状态,认为就业的问题主要是学校和父母的问题,如果学校和父母这两方面都没有安排,那就看运气吧,饭总是有的吃的。[1]

通过以上调研可以看出,我们绝大部分的中职生都没有职业规划意识,都是抱着走一步看一步的心态对待就业和工作问题,没有明确的生活或事业目标,这就导致学生们对职业毫无认同感。[2]

2.单位归属感不高,导致职业认同较低

笔者对学校毕业的中职生也做过一份调查,其中“你是否认同单位就是第二个家?”这一调查项目中,工作5年以上的学生,80%以上认同这一观点;工作3-5年的学生,则降低到了65%,工作1-3年的学生,认同这一观点的非常少,只有30%,究其原因,是这一部分学生大多数都抱有观望状态,这一心理状态导致这一批学生的单位归属感不高,同样也就导致他们的职业认同偏低。

笔者也对企业进行过调查,例如宁波的轿辰集团,这个公司有非常优秀的企业文化,笔者学校在这家公司上班的毕业生,单位归属感就比其他单位高了很多,可见,企业文化也是学生们职业认同和单位归属感提升的重要因素。

3.受多元价值影响,导致职业认同缺失

多元价值观在社会上的流行,也让学生们的职业认同受到严重的影响,例如在职业问题上,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职业价值观,这就导致了学生们对于职业的观感千变万化,以汽车修理职业为例,有些同学认为这个行业比较脏,比较累,有些同学则认为现代4S店环境还是比较好的,也有些同学以工资来衡量这个职业,更有些同学则以面子问题来衡量这个行业,认为做个维修工人比不上坐办公室的员工,这些不同的价值观,虽然是社会上目前普遍存在的多元价值观点,但对于职业认同来说,具有的负面影响非常大,也导致了职业认同的缺失。

二、职业认同培养方案

综合以上因素,笔者结合学校实习就业处等部门的经验,总结出以下有效培养方案:

1.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按规划严格要求自己

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职业生涯规划是中职生职业认同提升的基础,有目标才会有认识的动力。笔者所在学校的德育处、团委、实习就业处三个部门统一行动,联合优质企业,结合全国文明风采大赛活动,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学校在校学习时间一般为两年,第三年是校外实训,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时间重点是第二学年,在这一学年里,学校各部门通过校级评比活动及全国文明风采大赛的职业生涯规划比赛的选拔,推动学生们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每一个学生结合个人实际和工作理想,做出一个规划方案并通过班级讨论的方式认定其可行性,个案复杂的职业生涯规划,学校则集合专家和企业资深员工进行指导及可行性确认,一旦确认可行,则要求学生们严格按照规划方案要求自己,以期达到规划目标。

2.建立职高生见习制度,提前感受工作氛围

笔者所在学校,每个学期会针对高一学生安排一到两次的工厂参观活动、一到两次的企业领导到校介绍企业文化活动,高二的学生因为技能上有所成长,每一个学生另外还有一个半月的工厂见习活动,工厂见习活动结束,依据学生和企业双方的意向,高三的时候这些学生继续在相应企业进行实习,毕业时如双方满意,则直接成为正式工人。这种见习制度,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认同,学生的单位归属感很高。

3.积极营造专业氛围,提升学生的专业认知

中职学校虽然专业结构明朗,但大多数的学生对专业的认知还是很肤浅的,特别是在专业的社会地位这一方面,认识更少,这也是导致中职生职业认同较低的原因。

笔者所在学校通过“校级技能周”、“企业进校园”、专家关于专业市场的讲座等活动,引导学生们在技能比武、模拟企业工作和听专家讲座中提升對专业的认知,拓展专业视野和社会视野,从而提升专业认同,其中,“校级技能周”的学生参与度达到75%,“企业进校”相关专业学生的参与度达到100%,专家关于各专业市场的讲座参与学生达到80%,极大地提升了学生们对专业及市场前景的认识,拓展了学生社会视野和专业视野,从而提升了学生们的职业认同。

专业氛围的营造也表现在课堂上,笔者所在学校通过7S管理模式,课堂教学严格按照企业程序进行,基本实现学生毕业就能上岗。在学校的“汽修产学研中心”,学生上课的教师和设备,全部按企业要求布置,技能教学所用到的维修车辆,全部是社会人员送进来的汽车,目前,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引入轿辰集团进入“汽修产学研中心”,轿辰集团派遣优秀的维修师傅现场利用客户的汽车进行教学指导,已经完全做到教学与企业的无缝接轨,学生们在课堂中就能够完全感受企业氛围,职业素养、职业认同有很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高职生职业认同现状与培养对策分析》韩莉萍《课程教育研究 中》2015.04

[2]《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培养策略研究》官卫星,舒海燕《文教资料》2014(20):123-124

猜你喜欢

职高生归属感认同感
价值感与归属感
如何指导职高生写好作文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总量增加,平均收入上涨,城镇归属感较稳定——这代农民工,就是不一样
浅谈职高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浅析大学实习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感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加强职高生德育浅析
基于实证的高职教师组织认同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