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浅析

2017-06-27张波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职业高中政治课教材

张波

摘 要:职业高中政治课新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探索符合新时期职业高中发展需求的教学模式指导教学实践,势在必行,也成为职业高中政治课教师必须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面对职业高中的思想政治课的特点,探究结合多种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探索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教学模式。

关键词:职业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科教学的共性,是我们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指出,政治课教学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坚持知识性与思想性结合的教育原则,要坚持启发式教学原则。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以问题为先导,以知识为载体,以材料为依据,以媒体为手段,以能力为重点,以学生为主体,以方法为核心,以觉悟为目的。[1]

一、以问题为主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一方面与学生的学习目的和动机有关,更重要的取决于学生是否有解决问题的需要。思维起始于问题,问题又是思维向新的问题进发的动力。教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抛给学生一个问题:“19世纪末,中国的对外开放导致了长期以来的积贫积弱,在20世纪中国为什么主动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出乎学生的意料,历史课上学生了解了19世纪末中国开放的历史,政治课上学生也了解了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可是学生很难自觉地把二者联系起来,这一个问题的设置,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然会愿意学,从而主动地去思考,而这个问题又贯穿整节课,或者说我们整个这节课就在研究一个为什么我们要对外开放的问题。[2]

二、职业高中与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人们对一于职业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看法在逐渐改变。然而,传统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就社会公众而言,一些不正确的观念涛声依旧,因此,导致了职业中学学生之间仍旧存在“三等公民”悲观情绪,学习信心丧失,感到前途渺茫,缺乏理想信念,整天浑浑噩噩,得过且过,虚度年华,自暴自弃,导致社会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九年寒窗,初中收场,大学无望,前途渺茫。如此的情绪直接影响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加重了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难度。其结果是与其它课程比较,思想政治课的位置定位在了学生不愿学的“副科”,“门前冷落”。职业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这样的状况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仅仅依靠教材的输出是不能转变学生的学习现状的。职业高中教育自身教育模式课程设置具有开放性,有效利用职业高中思想政治课这一特点,不断探索思想政治课的多元化、开放式教学,开辟一条适合职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天地。而距离省城长春一站地的职业高中,丰富的革命资源就是最大的思想政治教学宝库。

三、关于职业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与革命传统资源

很久以来,社会上误以为中学政治课就是讲一些高深理论,说一些道理,唱一些高姿态的调子,无滋无味,无形中导致了教师讲课的艰难,学生不愿意学习这一学科。就职业高中而言尤为严重,因为学生来源和未来工作的多元化,教师很难以同一的教材把学生的思想、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真正建立起来。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不是政治课本身,关键是政治教师不能灵活运用一定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内容和授课模式,課堂教学的讲述缺乏创新,没有新意,照本宣科,表述问题缺乏艺术性,语言表达不清晰,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氛围死气沉沉。授课模式单一,多渠道的教学资源不能合理运用,没有结合学生实际和身心发展规律。教学实践表明:案例教学是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设定一个具体的案例,学生参与、分析、讨论,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主动探索,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政治课教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机结合。案例教学不仅仅限于课内,可以延伸到课外。距离一站地的省会长春市革命遗址、烈士陵园,民间流传很多的英雄故事,给予职业高中的思想政治教学提供了活生生的案例。这些案例由课堂延伸到课外。诚然,国家统编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关键是如何有机融合,如何将当地的革命资源和课本结合起来,如何将党的理论与活生生的事实联系起来,枯燥的理论在鲜活的事实中间找到空间,有说服力,有助于塑造学生的人格、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作为一名政治课教师,必须勇于面对挑战,促进教学目的和教学手段在最优化上有机结合。

四、几点方法措施

公主岭职业高中距吉林省省会长春市仅仅一站地(快车),长春市是有名的汽车之城,被称为坐在轮子上的城市,伪满洲国的都城,解放战争时期辽沈战役首先攻克的城市,主要见证了清朝、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相关史料和民间流传故事极为丰富,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资源。[3]

1.寓理于例教学法

通过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们思维领域中富有哲理的典型事例,例如诗文、名言、寓言故事、漫画、英雄故事、历史材料等分析,讲解教材中的概念、原理,实现学以致用。教材中最能引起学生共鸣的无疑于家乡的革命故事、战斗故事、英雄人物等。因此,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教学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诚然,不是每一节课的每一要点都可以结合,但是目前教材几乎可以找到相应的历史知识解读,哲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常识都可以此模式进行。这一方法体现教材编写的特点,贴近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抽象的哲学理论和学生现实的学习、工作、生活结合一起,激起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智力开发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2.寓理于课堂之外教学法

支撑政治课框架的政治、哲学、经济学概念抽象、枯燥、难以理解,必须让学生深刻理解这些概念,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革命遗址、历史博物馆、烈士陵园每一处都是一段厚重的历史。所以,任何一段政治教材都能从历史中找到活生生的事例。因此,枯燥的概念变为鲜活的事实,“古为今用”,学生学到了政治知识,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传承了先烈的革命精神。

参考文献

[1]李秋群.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

[2]李萍.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学案导引、分层教学”模式探析[D].云南师范大学,2015.

[3]谢慧君. 关于职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 赤子(中旬),2013,(10):154-155.

猜你喜欢

职业高中政治课教材
教材精读
CLASS STRUGGLES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职业高中会计教学改革与实践
法国庆祝职业高中文凭创设30周年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