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言语矫治手段提高智障儿童整体构音清晰度

2017-06-27刘涛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拼音教学

刘涛

摘 要:目的:通过对26名智力落后儿童进行评估与干预训练,了解该部分儿童构音功能发展的状况及特点,为言语语言训练和教学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利用构音能力评估词表对26名智力落后儿童的构音功能进行评估。找出该部分儿童构音障碍的类型与表现,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结果:构音清晰度由训练前平均23%,提高到训练后的78%;结论:针对智力落后儿童的构音障碍表现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及集体教学方案,采用游戏和多媒体软件教学的方法可有效地促进构音功能的提高。

关键词:智力落后儿童 构音清晰度 拼音教学

一、课题介绍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燎原学校是言语听觉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全国选定的首批18所特殊教育学校“医教结合”实验基地之一。主要研究任务是针对有言语障碍的培智学生,提高学生言语时的清晰度。也就是针对“不能说,不会说,说不清楚”的学生,以课堂和语文学科教学为载体,通过有效的言语康复手段进行干预,使其与言语语言表达相关的身体机能和能力达到自体的最佳状态,从而呈现清晰或相对清晰的言语语言表达状态,使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得到提高和完善,进一步提升残疾个体的生活质量。

本次实验,我校承担的三个子课题分别是:“言语语言认知个别化康复方案的制定”、“1-3年级有言语障碍学生临床实践的课例研究 ”和“1-3年级有言语障碍学生的疗效监控”三个实验任务,共收集整理案例 120篇,康训实录100份,撰写实验报告 13份。[1]

二、课题背景:

当前许多培智学校的语文课堂中大部分学生无法清晰发音、准确表达,教师们也不知道怎样才能让学生开口,已经有很多培智学校不再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拼音教学,因此语文课堂甚至于因此原因导致的其他学科的课堂出现教学低效或无效的现象。许多培智类特殊教育学校都在探讨、争论这样一个问题:“是否有必要对智障学生实施拼音教学?若有必要,又该如何教?”而我校在经过三年多研究得出了肯定的答案,在培智学校进行拼音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原因有三:一是: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不容错过。学生语言发展,尤其是构音器官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大约是在婴儿期至学龄前期。对于培智学校低段的学生而言,此时实施康复干预已经属于抢救性干预,若此期再错过将会终生无法补偿。二是:沟通和表达能力是提高学生社会参与程度的重要基础能力之一。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普及,拼音不仅是学生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更是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能力。三是改变特殊教育教师教育窘境的有效手段。拼音教学这个环节,是培养学生扩大字词学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学生的言语语言能力获得提升,会让后续的教育教学效果更有效,使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效果更为明显。因此,拼音教学在培智学校是十分必要的教学组成部分,不能够降低标准或随意进行删减。[2]

三、研究目的

我们选择的26名实验对象100%都存在着言语語言障碍,比如:“有的学生说话时不张嘴;有的学生说话一字一顿;有的学生说话时发音不清楚,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言语和语言表达,为了使智障学生更清晰准确的发音和更好的掌握汉语拼音,期望用三年的时间对实验对象进行跟踪研究,通过拼音教学的实施和康复策略的干预来改善和矫治学生的发音状况,尽量恢复学生构音器官功能,以其实现能说、会说、说好的目标。

四、对象与方法

1.对象

我们在实验班1—3年级中,选取26名有言语语言障碍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研究对象年龄8—12岁,根据评估结果显示:88.50% 的学生存在呼吸障碍;55.50%的学生存在发声障碍;40.50%的学生存在共鸣障碍;85.50%的学生口部运动存在异常;94.50%的学生构音清晰度显著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的平均水平;实验对象主动语言少,语言理解能力也存在明显障碍。

2.评估方法

本实验采用单一被试单基线A-B实验设计。实验周期为32周,其中第1、2周为基线期,后30周为处理期。在基线期内,每周每生采集4次,每天上午采集一次数据,共得到8次数据;在处理期内,每周进行集体教学5次,每天对被试进行60分钟拼音教学(个别有需要的学生每天会有35分钟个别训练),每15次教学后采集一次数据,共有10次数据。

3.治疗方法

针对实验对象言语构音清晰度的评估结果,遵循A-T-M操作模式,制定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长期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整体改善学生的口部运动功能;

(2)对存在韵母音位清晰度障碍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治;

(3)对存在声母音位构音障碍的学生进行有效治疗;

(4)对存在声调异常的学生进行有效矫治。

短期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1)增强学生构音器官的感知觉,提高学生唇肌、舌肌和咬肌(与构音相关肌群)的力量,改善学生的口部运动功能;

(2)提高学生韵母构音清晰度:按照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的顺序推进;

(3)根据声母音位习得顺序,由易到难的逐一习得21个声母及2个零声母;

(4)分别习得汉语拼音中的四个声调。

习得巩固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向相关人员通报实验对象言语语言发展进程。

家长监督学生已经习得音位的家庭和社交过程应用,完成能力内化。

教授家长与本子女音位习得与应用相关康复手段和策略。

与实验对象相关教师的能力发展通报与应用巩固通报。

4.结果与分析

运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图所示。两期数据均非自相关,符合做单一被试统计的数据要求。

从图4可以看出,对26名实验对象在拼音教学前后构音清晰度百分比进行t检验,t=-26.736,p﹤0.001, 说明训练前后实验对象构音清晰度有极显著性的变化。构音清晰度由单纯拼音教学时的23%提高到现在的78%,共提高55%,说明康复干预拼音教学对提高实验对象整体构音清晰度有明显效果。

五、总结与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对言语语言障碍的学生进行拼音教学时若科学的融入康复干预手段对学生言语语言能力有明显的提高作用。

参考文献

[1]卢红云,黄昭鸣.口部运动治疗概述及其作用(一).现代特殊教育.2009,2:37-38

[2] 黄昭鸣,杜晓新.言语障碍的评估与矫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13-114

猜你喜欢

拼音教学
打好基石,用文字眺望更远的知识的风景
谈拼音教学中的趣味导入
小学汉语拼音教学方法初探
小学语文拼音的教学技巧
试论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拼音教学
让游戏为小学低段语文拼音教学助力
我的拼音教学之路
寓游戏于语文教学之中
让孩子畅游拼音乐园
农村小学低年级汉语拼音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