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分析

2017-06-27宫婷婷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英语英语教学

宫婷婷

摘 要:通过拓展文本的语言层面、知识层面和情感层面,阅读教学形成了一个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素养的有机整体。教师应以动态的、开放的和全面的眼光去审阅文本,拓展文本,努力构建高中英语综合性学习的平台,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英语教学 新课程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阅读教学的多元目標是:提高学生适应各类语体、文体的阅读能力(直接目标);磨练和开发学生智力中的阅读思维加工能力(间接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写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科学和人文素养(潜在目标)。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要完成传授语言知识、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任务,而且要深化课文的内涵,并拓展课文的外延,把课文空间延伸到社会、生活中去,从而实现知识的有效拓展和迁移,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1]

一、目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阅读作为一种积极主动的、具有相当高难度的创造性行为,需要读者依据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信息和经验对信息进行分类、筛选和解读的过程,是读者通过语篇这一媒介与作者相互作用的交际行为。在高中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参照阅读的本质,我们不难发现导致中学生阅读速度慢、理解力差这一现象,主要是目前培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2]

落后的教学思想和陈旧的教学方法影响了阅读能力的培养。在高中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许多人只把阅读材料作为用来传授语言知识的一种形式,过多地强调语言点的传授,忽略了阅读文章时表达的整体信息,只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一些词汇、语法等知识,忽略了阅读技巧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从而束缚了学生英语思维和阅读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语言因素限制了阅读能力的形成。所谓语言因素,就是指学生对字母、单词、短语、口语、句子、语言规则等知识的运用。一般说来.一定的语言知识是形成一定的语言能力的基础。因此在培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我们既要重视知识的学习,又不可忽视能力的培养与发展。[3]

高中英语教学中,非语言因素阻碍了阅读能力的发展与提高。非语言因素包括阅读习惯、阅读心理、阅读方法、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对学生非语言因素的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对策

针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希望有益于阅读教学。

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创造性地引导学生在阅读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性地引导学生,比如采用提问式、谈话式、讨论式教学法。阅读前,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篇章结构,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预测性问题,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和讨论。激活学生大脑中相关的知识网络,使他们处于主动认知状态。从而产生阅读的愿望和心理准备。阅读文章时,对所学文章要点,教师提出要求。引导学生阅读时注意抓住全文的主旨。教师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回答。在听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弄清学生的薄弱环节。这样阅读时.就能有的放矢。既不浪费时间,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介绍阅读内容和文化背景。精心设计好各类问题,逐步加深理解。

2.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全面提高英语水平每堂课开始.要求学生提出自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然后再由他们自己讨论解决。教师使用提问法把学生迅速带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语言材料中来,引导他们整理、加工、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运用有价值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提问时注意难易适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使他们有话可谈;同时,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内部动机,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使他们积极参与讨论。课堂上既有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又有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4]

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提高阅读速度要,让学生学会用眼睹看,用心去读,把注意力放在意群或句子上,而不是单词或词组上。告诫学生不要心译,翻译太耽误时间;遇到生词或不好理解的地方,要学会跳过去,先抓住主要内容,了解大概的意思。如果需要了解细节,回头再慢慢琢磨,不必要时就可跳过去。这样就大大节省了时间,提高了阅读的速度。[5]

4.掌握阅读技巧

提高阅读准确度要学会抓主题句。每篇文章都有一个中心思想,每个段落都是围绕中心而写的,而每个段落里常有一个主题句表达这个段落的中心思想。其他句子则围绕主题句而展开。抓准主题和主题思想,主题即论题、话题(或主题句),一般是位于段首、段尾或位于段中的关键句。准确地把握主题句在阅读过程中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5.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的不良动作,养成良好的

阅读习惯习惯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行为倾向,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会终身受益。阅读活动中的良好习惯就是人们在阅读时除了眼球的转动和翻书的动作外,几乎没有其他任何部位的动作。也没有其他任何声音。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及时地纠正学生的不良动作,如声音化(vocalizing)、间距动作(reading word by word)、逆行动作(regressions)、伴随动作(unnecessary actions)等,使他们逐步形成一些规范的阅读习惯。同时进行专项技能训练,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尽量减少眼停次数。扩大视力范围,按意群阅读。根据上下文猜词猜句意,抓文章大意,根据材料分析情况,得出正确结论。同时,对学生的每个学习阶段,教师要精心编制练习对学生进行限时阅读,限时检测。

结语

总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英语教师只有通过认真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症下药,调动学生参与阅读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过程中。吸取广泛的信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良好的阅读策略、技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第2版.

[2]杨华娟.英语课堂中的问题设计与提问技巧[J].山东 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2(01).

[3]邵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技巧分析[J].才智, 2010(34).

[4]彭雅菲.关于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2).

[5]郑丽.英语阅读教学

猜你喜欢

新课程高中英语英语教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