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组学习法在地理教学中的实证研究

2017-06-27陈丽洪成旗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组内学习态度课文

陈丽 洪成旗

小组合作学习法就是将大班教学小组化,将全班学生根据知识基础、情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分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学课文和组内讨论形成共识,然后完成教师预设的各种活动或教学问题。

以商务星球版教材《地理(七下)》为例。本册内容是世界分区地理,涉及地名多,国家多,既有自然地理内容,又有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内容,比较繁杂。照本宣科的传统授课教学效果很差。针对这一情况,2015~2016学年度,笔者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法的实证研究。

A.教学环境设计

《超级教学》作者埃立克·詹森认为,影响学习的核心因素之一是“状态”。为了确保学生进入“状态”,笔者将原有的座位调整,每4位同学编成一组。按照“异组同质”的原则,组间学生实力相当,既有利于组内合作,也有利于组间竞争。

B.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包括备课、上课、课后反馈、课外辅导和活动等。

1.上课前,教师根据课标要求,结合学情,分析教材,研究教法,撰写详细的教案;同时设计面向学生的学案、问题和练习。

2.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按照教学提纲设计的一系列问题通阅课文,经独立思考后,开展组内讨论,掌握知识点,抢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辅助作用,答疑解惑,补充拓展相关知识,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形成能力和方法。

3.每节课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映,及时对教学环境、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等进行适当调整,并作好记录和总结。

4.课外辅导包括答疑解惑、查缺补漏、个别指导、进行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教育等。它是上课的一种补充形式,也是小组合作学习法坚持大班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完善。

5.地理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发展,它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课外活动也是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学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C.教学评估设计

传统的教学评估主要依据学业成绩,可以说是“一纸定终身”。这种评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测试教学效果,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控并据此掌握教学平衡,但“一纸定终身”必然伴生出应试教育的劣根性,它不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更不利于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法创建了一种全新的教学评估模式——多层次评价系统,即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依据考试成绩,更多地是依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建立多层次的评价系统。为了更好地促进每一位同学都能进入学习状态,活跃思维,在回答问题时,每组同学可竞争发言,教师给回答问题的学生、学习小组每堂课都做一个记录,并给予优、良、中、差的评价。表现好的学生和学习小组及时得到表扬,学习主动性较差的学生采取个别谈话、家访等办法,帮助他(她)端正学习态度,或者引导他们交流的欲望,进而主动融合到小组学习中来。

小组合作学习法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不能再上课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笔,平铺直叙,照本宣科,满足当一个“教书匠”。为了活跃学生思维,开阔知识面,教师必须关注社会生活,广泛搜集各种地理信息,并时常变换教学手段,如给学生安排一些教学录像,阅读相关读物,编辑地理板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地的地理风光、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状况、风俗民情等,帮助学生建立起全球观念,培养“活跃的有责任感的现代公民”。

与传统班级授课制相比,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开展《地理(七下)》教学,成效显著。

A.学习态度的变化

鲍比-迪波特在《定量学习》书中写到“在学习方面,你的最有价值的财富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如果学生们知道他们要去哪里,那么他们的道路就是明确的,而且大多数人都会超额完成他们给自己设定的个人目標,这就是“最佳管理”原则。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由于初中地理不参加中考等原因,地理学科多年来一直被社会、家庭、学校所冷淡,许多学生不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不好,教师也教不好。实行小组合作学习法后,由于改变了传统的上课环境,不再以安静、不做小动作要求学生,而是以活跃学生思维、积极有效地回答问题、迅速准确地完成练习为目的,允许学生有一定的活动范围,满足了学生的沟通欲和表现欲,因此,每节课都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知识的建构和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学习地理的态度有了明显的改变:从怕学地理到愿学地理、乐学地理。

B.学习习惯的变化

以前,学生总是在老师的要求下阅读课文、思考问题、给重点部分作记号或完成练习,考前总突击,死记硬背,生吞活剥,主要是被动学习,应试行为。小组合作学习法则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程序引导下合作完成知识的接受和思维的训练,再加上各种有效的、适合初中生身心特点的激励措施,使学生们潜在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在每次上地理课前,学生们都能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有的同学还主动搜集和整理了一些地理资料充实到课文之中,作为竞争发言时的引证材料。

C.学习方法的变化

俗话说:“方法正确,事半功倍。”小组合作学习法改变了传统知识灌输过程中以听、记、背诵为主的机械乏味的学习方法,代之以自学课文、独立思考、自由讨论、发表见解、交流展示,允许有不同的言论,逐渐形成了以说代听、以思代记、融会贯通等积极有效的学习方法。

D.动手、动口、动脑能力的变化

经过一个学年的实验,学生们在回答问题时,语言通顺,思维清晰,很少出现回答时文不对题、语言模糊、逻辑混乱的现象,思维能力大大提高。读图填图时,大多数学生能迅速、正确地完成,一些基础较差的同学在组内同学的影响和帮助下,也有很大的进步。

E.学习成绩的变化

相比于对照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验班学习成绩明显提高,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比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平均分从63.6上升到85.4,优秀率从25.8%上升到61.5%,及格率从76.1%上升到98.6%,而对照班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提升都没超过10%。

猜你喜欢

组内学习态度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用心说题 提高效率 培养能力
背课文
义务教育学生参加课外补习对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与家庭背景关系的实证调研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的遵循原则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注意问题
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时间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