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让小学生爱上阅读

2017-06-27孙秉慧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兴趣方法

孙秉慧

摘 要: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经常,最普遍,最重要的形式,它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课外阅读 兴趣 方法

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在读写的关系上,他强调了读的重要性,“惟有先读书,打好基础,才能搞好写作。”古人说的“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也是这个道理。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增长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们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识字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壁把他们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因为世界的奥秘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的忠告,提醒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要重视课堂以外的世界。其中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经常,最普遍,最重要的形式,它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要想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积累,还必须扩大课外阅读量。我们如何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呢?下面就此问题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激发兴趣,促成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首先,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阅读后的收获和体会,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阅读尝试。其次,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学生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令人感动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时,教师戛然收声,然后意味深长地告诉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主动去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二、推荐好课外读物,使之有选择地读

小学生鉴别能力、免疫能力较差,而课外读物又是良莠并存,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内容健康、体裁多样、语言生动活泼、深浅适度的读物。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教育需要,认真地帮助他们选择有益的读物。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选择读物要与小学语文教材内容相关。对小学生来说,最好结合教材,指导选择课外读物

比如结合夏明翰、江姐等英雄人物的课文,推荐阅读有关革命回忆录、故事和革命题材小说《红岩》等;结合《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赤壁之战》等课文就推荐阅读有关的历史故事书《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又如,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就可指导学生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选》《世界优秀童话故事》等,学了《王羲之之练字》就可指导学生看《中国古代勤学故事》丛书等。

2.选择读物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理解水平

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一般来讲:小学低中年级以童话、神话、寓言、民间故事为主,而高年级学生除故事外还对传记、传奇、惊险小说等感兴趣,可以说进入了文学期。女生一般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書,而男孩则对史地、体育、科学等方面感兴趣。

3.推荐的书籍思想内容要正确健康,符合教育方针和时代的需要

三、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使之会读

学生光有课外阅读的兴趣,只凭兴趣毫无目的、不苟方法地去茫茫课外读海中“潇洒走一回”,其意义和收获也不得而知。如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

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教师要课内外结合,以课内带课外,用课堂上学到的读书方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促进课上的学习。在课内阅读中教给学生读书“六字诀”,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1)读。读内容,知其概要。(2)查。碰到不懂的字词查字典,结合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3)划。给优美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加点划线。(4)摘。摘抄好词佳句。(5)想。读后思考所得所感。(6)记。背诵精彩片断、优美范文。

四、培养小学生自觉的课外阅读习惯

只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对学习才有更大的帮助。只有利用一定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才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阅读习惯的养成,在增长知识、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也享受到无尽的乐趣和快乐。

1.指导学生养成利用零碎时间阅读的习惯

由于平时学习任务繁重, 学生都很少有没时间读书。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养成利用零碎时间阅读的习惯。要养成随时翻阅书籍的习题,坚持每天挤一点时间,读一篇或半篇文章。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一种阅读氛围。促进学生自觉阅读。

2.指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在指导学生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文中或作勾划、或作批注、或写提纲、或抄录名言警句和佳句,感受较深的可写读书笔记、或写读后感,定期交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感知力、鉴赏力,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指导学生养成“读说结合”的习惯

让学生把所阅读的内容、心得体会在同学们中进行交流,也可以进行师与生、生与生的多向交流。如鼓励学生利用闲聊时间进行讨论和交流,我一直坚持课前五分钟让一位同学介绍一篇他最近阅读的(或是他喜爱的)文章,让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各抒己见,这不仅能培养认真细致的读书习惯,还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指导学生养成用“心”读书的习惯

只读书而不作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读得再多也不会有所得,反而成为书的奴隶。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的就是要把读书和思考结合起来,即用“心”来读书,才能有所收获。

五、鼓励先进,坚持阅读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等。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教师要及时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就会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因此,我们要努力带领学生去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

总而言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让学生在书的海洋里畅游,为了让他们在知识的滋润下成长,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地位,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兴趣方法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可能是方法不对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