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2017-06-27袁伟杨晓婷王怀宇周碧珍董双快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平台创新创业体系

袁伟 杨晓婷 王怀宇 周碧珍 董双快

摘 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当下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一个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的动力,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之一。本文阐述了现阶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贵州师范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一些建议[1],通过健全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体系、培养创新创业理念和思维、完善课程体系、建立导师库和打造实践成果转化平台等方法来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创新创业 教育 体系 平台

201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2],提出要建立弹性学制,准许在校学生休学创业;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调“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之一[2],是高校教育培养环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环节,高校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如何将学生从理论学习引向创新创业实践中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是各高校急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贵州师范大学作为国家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性高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做出了相应的成绩,亦有很多地方需要不断完善。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

1.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体系尚待完善[3]

目前,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体系还不够健全[3],双创教育发展受到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干扰。贵州省关于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支持实已不少,但仍需不断补充完善,比如:首先,没有健全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估机制;其次,创新创业教育资金扶持不够,教师和学生参与积极性不强;最后,对于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成果转化的平台和条件不多。

2.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足

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发展时间不长,学校管理层对创新创业工作重视程度不够,部分教师和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深度不足,创新创业类工作流于表面,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和精神没有得到有力的培养,创新创业知识和能力匮乏。

3.创新创业教育缺少现成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其更注重实践和创新,照搬传统模式已经行不通,贵州师范大学积极组织师生参与各级、各类双创竞赛,申报各类科研计划和创新创业计划等,取得不少成绩,但这还远远不够。真正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是培养师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让创新创业成为一种习惯,而这恰恰是绝大部分高校师生所缺少的,真正的创新创业教育应该融入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学校应该营造大众创新创业的氛围,具体用什么方法培养和激励师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

4.创新创业教育还处在摸索阶段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晚,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前还处在摸索阶段,正如创新创业教育本身,不论是在机制体系的完善方面,还是思想认识和方法方面,它走向成熟都需要一个经验积累和探究的实践过程。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对策

1.建立健全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在学校层面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政策上,落实和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教师评职称与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类活动挂钩等,调动师生参与的积极性;在经费上,对参与双创的师生和项目给予扶持;在平台上,给双创项目提供成果转化的平台和条件,让双创教育成果走出象牙塔,迈向市场。贵州师范大学为此专门成立知行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全面负责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并在经费上给予较大资助,师生创新创业意识明显增强,创新创业教育有了显著进步。

2.重视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思维的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新型的、开放性的教育类型,师生从初识到深知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各高校需要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宣传,开设各类创新创业类讲座,邀请创新创业方面优秀校友和专家做成功经验交流,开设创客空间以供全校师生参观,着重培养师生的创新创业理念和思维,培养师生兴趣,激发师生创新创业热情,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校园学习与生活中。

3.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

鼓励教师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首先,设置多元化的课程体系供学生选择,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鼓励学生将专业技能应用于创新创业中来;其次,引入其他高校创新创业类优质慕课资源,共享其他院校双创资源和经验;最后,健全创新创业类课程质量评估标准,驱使师生能全身心投入双创教学和学习中来。

4.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库

建立双创导师库是创新创业教育重要的一环,鼓励和挖掘优秀教师加入导师库,是培养优质创新创业学生的关键,目前贵州省、贵安新区、贵州师范大学都建立了双创导师库。导师库不局限于高校教师,还需邀请社会商界成功人士等参加,作为双创教育的第二指导教师,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帮助学生孵化创新创业优秀成果。

5.打造多元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打造多元化的雙创实践平台,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为创新创业项目实践创造条件,鼓励双创成果转化,从学校层面给创新创业项目搭建平台。贵州师范大学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园,为大学生双创成果转化提供了场所和条件。

结语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教学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就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目前已有阶段性成效。相信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大环境下,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会日趋完善,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创业方面优秀人才,为我国民族复兴和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刘伟,邓志强.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调查与政策建议[J].教育科学,2014(12):79-84.

[2] 陈勇.基于“互联网+”环境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探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7(1):42-45.

[3] 马永斌,柏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6):99-103.

作者简介

袁 伟(1989—)男,湖南邵阳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信号处理与信号传输

猜你喜欢

平台创新创业体系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网络平台支持《教育技术学》公共课实验教学模式构建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以学霸讲堂为依托的学生党员学风引领平台建设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