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身免疫肝病抗体检测在肝功异常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7-06-27董文婿陈韡吕春燕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肝功免疫性肝病

董文婿,陈韡,吕春燕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检验科,福建宁德352100)

自身免疫肝病抗体检测在肝功异常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董文婿,陈韡,吕春燕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检验科,福建宁德352100)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肝病抗体检测在非酒精性、病毒性肝功能异常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线性免疫分析法检测420例非病毒性非酒精性肝功异常患者和49例肝功正常的健康体检者的6种自身免疫肝病抗体AMA-M2、SP100、LKM-1、gp210、LC-1和SLA-LP,并用SPSS 19.0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⑴420例肝功异常患者中自身免疫肝病抗体的检出率为12.9%,与对照组检出率(0%)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2项抗体阳性率为1.4%。抗体AMA-M2、SP100、LKM-1、gp210、LC-1和SLA-LP阳性率分别为:6.7%、2.4%、1.2%、1.4%、2.6%和0.0%,抗体AMA-M2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 041),而抗体SP100、LKM-1、gp210和LC-1均无统计差异(P>0.05)。⑵男女患者的抗体总检出率分别为10.9%和14.8%,无统计学差异(P>0.05);男女抗体AMA-M2、SP100、LKM-1、gp210和LC-1的阳性率分别为4.3%、1.0%、1.9%、0.5%、3.8%和9. 1%、3.8%、0.5%、2.4%、1.4%,女性患者抗AMA-M2、抗gp210抗体和抗SP100抗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且抗体AMA-M2、SP100存在统计差异(P<0.05),而抗体LKM-1、gp210和LC-1均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对肝功能异常患者需要常规进行自身免疫肝病抗体的检测,有助于初步筛查和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抗体;自身免疫性肝病;肝功异常;线性免疫分析法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具有代谢、排泄、解毒及生成凝血和纤溶因子等主要功能,在产生和维持免疫耐受中起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是免疫损伤的靶器官[1]。肝功能受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病情恶化甚至可发展为肝癌而致患者死亡。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AILD)是一类由免疫介导的以肝功能异常及免疫性病理损伤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肝胆系统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和重叠综合征。随着临床工作者对这类疾病认识水平的提高以及实验室新型抗体检测技术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AILD患者得到确诊,而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自身抗体的检测也逐渐受到重视[2,3]。特别是肝功异常患者及时进行自身免疫肝病抗体的检测对其早期诊断与治疗意义重大。本研究对420例非病毒性非酒精性肝功异常患者6种自身免疫肝病抗体的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临床价值进行总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纳入标准研究组: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就诊的住院及门诊肝功异常患者420例:男性211例(50.2%),年龄2~87岁,平均(47.3±17.6)岁;女性209例(49.8%),年龄9~84岁,平均(48.2± 18.0)岁。男女比例相近(1:0.99),且年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625),故本组男女间具有可比性。对照组:健康体检者49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26例,年龄11~60岁,平均(36.1±11.7)岁。纳入标准:研究组为排除病毒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炎的患者,肝功生化指标异常的病例;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肝功生化指标正常者。

1.2 检测项目与方法采用德国IMTEC公司提供的自身免疫肝病抗体检测试剂盒(线性免疫分析法),定性检测血清中的自身免疫肝病的6种抗体的IgG类型的抗体:抗线粒体M2亚型抗体(AMAM2)、抗可溶性酸性核蛋白SP100抗体(抗SP 100抗体)、抗肝肾微粒体Ⅰ型抗体(抗LKM-1)、抗核胞膜糖蛋白210抗体(抗gp210抗体)、抗肝细胞溶质抗原Ⅰ型抗体(抗LC-1)、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抗SLA-LP),严格按照说明书步骤操作。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自身免疫肝病抗体检出率研究组:420例肝功异常患者中被检出自身免疫肝病抗体54例(12.9%),其中一种抗体阳性的48例(11.4%),两种抗体阳性的6例(1.4%)。研究组总检出率(12.9%)与对照组总检出率(0%)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各种抗体阳性率见表1。

统计结果显示:抗体AMA-M2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41),而抗体SP100、LKM-1、gp210和LC-1均无统计差异(P>0.05,分别为0.328、0.575、0.514和0.293),抗体SLA-LP在两组间检出率均为0,考虑与自身免疫性肝病无明显相关性。

2.2 男女各种抗体阳性情况54例自身免疫肝病抗体阳性患者中,男23例,年龄(49.6±17.5)岁,占211例男性患者的10.9%;女31例,年龄(51.2± 16.8)岁,占209例女性患者的14.8%,男女患者的抗体总检出率不存在统计差异(P>0.05)。男女间自身免疫肝病抗体阳性者的年龄分布无统计差异(P>0.05)。男女各种抗体阳性情况见表2。

统计结果显示:男女间抗体AMA-M2、SP100存在统计差异(P<0.05,分别为0.033和0.048),而抗体LKM-1、gp210和LC-1均无统计差异(P>0.05,分别为0.198、0.101和0.123)。

3 讨论

我国约有20%左右的肝病患者肝炎病毒性血清学指标阴性,而肝功能生化指标持续异常,是慢性肝炎的高发区,如被误诊为普通肝炎或肝硬化可致患者病情延误,严重影响患者的诊治和预后[4]。大多数AILD患者血清中被检测到的高效价自身抗体可应用于AILD的初步筛查及分型诊断,同时也可用于辅助鉴别部分病毒性肝炎,尤其对于没有病毒及酒精等非自身免疫因素的慢性或急性肝炎均应考虑到AILD的可能[5-7]。自身免疫肝病抗体中的AMA-M2、抗SP100抗体和抗gp210抗体常在PBC患者血清中被检测到[8]。AMA在患者生化指标异常前甚至可能在典型症状出现前10年前就可被检测到,其M2亚型抗体(AMA-M2)是诊断PBC的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指标,阳性率可达到90%~95%,因此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3,9]。多项研究表明抗SP100抗体和抗gp210抗体可作为PBC患者非常重要的预后判断指标[10],抗gp210抗体对AMA阴性的PBC患者具有诊断价值且抗gp210抗体的存在可能与疾病的活动度及严重程度相关[9]。抗LKM-l和(或)抗LC-1为Ⅱ型AIH的标志性抗体,同时抗LC-1的抗体滴度与Ⅱ型AIH的疾病活动性具有相关性,是AIH疾病的活动标志及预后指标[11]。抗SLA-LP是Ⅰ型AIH最特异的抗体,且与AIH的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但敏感性较低[12]。

本结果显示除外病毒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炎的肝功异常患者自身免疫肝病抗体的检出率(12.9%)与对照组(0%)比较具有显著意义,而一种抗体阳性的检出率(11.4%)明显高于两种抗体的同时检出率(1.4%),由此可见对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患者进行AILD抗体的检测是很有临床价值意义的,这与孙丽梅等人研究所得结论一致[13]。虽然自身抗体的检测逐渐受到重视,但是与国外相比国内常规项目少、普及性低且质量管理差,因此自身抗体谱的检测仍需进一步有效的推广普及以完善自身免疫病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的精准健康管理。

表1 各种抗体阳性率结果分析[n(%)]

表2 54例自身免疫肝病抗体阳性结果分析[n(%)]

本研究420例非病毒性非酒精性肝功能异常患者所检出的5种自身免疫肝病抗体中抗AMAM2具有最高的检出率(6.7%),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差异(P=0.041),其次为抗LC-1(2.6%)和抗SP100抗体(2.4%),抗gp210抗体和抗LKM-1的检出率较低,分别为1.4%和1.2%。可见AILD在非病毒性非酒精性肝功异常患者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且极可能以PBC患者较为多见。抗SLA-LP未被检出和抗LKM-1的低检出率可能与研究对象中儿童较少有关,且与文献[14,15]关于抗LKM-1和抗SLA/ LP在我国肝病患者中的检出率较低的报道基本一致。对54例自身免疫肝病抗体阳性结果分析显示女性患者的检出率(14.8%)高于男性患者检出率(10.9%),但不存在统计差异(P>0.05)。其中女性患者抗AMA-M2、抗gp210抗体和抗SP100抗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男女比例分别为(1.0:2.1)、(1.0:4.8)和(1.0:3.8),且抗体AMA-M2、SP100存在统计差异(P<0.05),而抗体gp210虽男女比例差别最大(1.0:4.8),但无统计差异(P>0.05),与本研究阳性例数(男1例和女5例)较少有关。这与AILD中的AIH和PBC均以女性多见有关。而男性抗LC-1和抗LKM-1的阳性率高于女性,男女比例分别为(1.0:0.4)和(1.0:0.3),无统计差异(P>0.05),而此比例差别与Ⅱ型AIH中可能以男性患者较为多见有关,还有待扩大研究人群进行大批量数据统计验证。男女患者自身免疫肝病抗体阳性检出的最小到最大年龄段分别为17~74岁和25~79岁,分别集中于32~67岁和34~68,其年龄分布无统计差异(P=0.630),但是女性患者年龄略高于男性也很可能与PBC多累及中老年女性及中青年男性有关。本研究中6种自身免疫肝病抗体的检测结果对这些患者肝功异常是否与AILD相关及其分型诊断和预后都很有临床价值意义。

综上所述,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检测对AILD尤其是AIH和PBC的初步筛查及分型诊断具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对非病毒性非酒精性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患者,均应考虑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可能并进行相关自身免疫肝病抗体的检测。临床实验室应加大对自身抗体谱检测的推广普及以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

[1]王倩怡,贾继东.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27(6):572-576.

[2]王立峰,贾继东,王福生.第二届北京国际自身免疫性肝病专题研讨会议纪要[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5,23(1):73-74.

[3]胡朝军,李永哲.重视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的规范检测与合理应用[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2):81-83.

[4]杨玉芹,张迎梅,王兵.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中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陕西医学杂志,2014(11):1545-1546.

[5]万本愿,李胜远,姜青龙.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与质量控制[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31(1):52-55.

[6]Zeman,MV,Hirschfield,GM.Autoantibodies and liver disease:uses and abuses[J].Can J Gastroenterol,2010,24(4):225-231.

[7]Nikolaos,K,Gatselis,Kalliopi,Zachou,George,K,Koukoulis,etal. Autoimmune hepatitis,one disease with many faces:Etiopathogenetic,clinico-laboratory and his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J].World J Gastroenterol,2015,21(1):60-83.

[8]Achenza,MI,Meda,F,Brunetta,E,et al.Serum autoantibodi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utoimmune liver dieases[J].Exper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2,6(6):717-729.

[9]闫惠平.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自身抗体检测及报告规范[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27(6):595-597.

[10]Valour F,Durupt S,Khenifer S,et al.Diagnostic value of antigp210 antibodies in 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a case-based review [J].BMJ Case Rep,2013:2013.

[11]张玲娟,古春昱,胥佳,等.自身免疫性肝病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4(5):458-461.

[12]仲人前,杨再兴,梁艳,等.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实验诊断进展[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2,20(5):324-326.

[13]孙丽梅,赵艳明,王一鹏,等.多抗原组合筛查试剂筛查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意义[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4,30(5):405-408.

[14]闫惠平,Stcker W,贺立香,等.不同肝病患者抗肝抗原自身抗体的研究[J].中华微生物和免疫学杂志,2002,22(5):522-525.

[15]刘燕敏,闫惠平,望俊韬,等.肝功能异常患者中自身抗体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检测[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4,12(6):360-362.

R446.62,R593.2

A

1674-1129(2017)03-0387-03

2017-01-22;

2017-04-22)

10.3969/j.issn.1674-1129.2017.03.030

猜你喜欢

肝功免疫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从扶正祛邪法探讨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防治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Atg5和Atg7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喀什地区维吾尔族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肝功及血糖、血脂代谢情况分析
一种基于LBP 特征提取和稀疏表示的肝病识别算法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指标水平的研究
肝病很复杂,久患肝病未必成良医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