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Hcy、hs-CRP、IL-6和TNF-α水平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

2017-06-27贾二娟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中度半胱氨酸脑梗死

贾二娟

(许昌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河南许昌461000)

血清Hcy、hs-CRP、IL-6和TNF-α水平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

贾二娟

(许昌市中心医院检验科,河南许昌461000)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确诊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所有患者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NFD)评估病情,依据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FD<15分,90例)、中度组(NFD=16-30分,50例)、重度组(NFD>31分,6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Hcy、hs-CRP、IL-6和TNF-α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上述因子水平与NFD得分的关系。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血清Hcy、hs-CRP、IL-6和TNF-α水平情况。结果重度组患者血清Hcy、hs-CRP、IL-6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组,中度组患者血清Hcy、hs-CRP、IL-6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结果显示,血清Hcy、hs-CRP、IL-6和TNF-α水平与NFD得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Hcy、hs-CRP、IL-6和TNF-α水平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评估患者病情的重要参考指标,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急性脑梗死;NFD评分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由多原因使脑血供突然中断引起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所致,可导致头痛、眩晕、耳鸣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终身残疾,甚至死亡的发生,故如何有效评估患者的病情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多数研究表明,该疾病的病理学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1]。同型半胱氨酸(Hcy)则是甲硫氨酸代谢的重要中间产物,在促起动脉粥样硬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由于脑部缺血缺氧,可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导致脑组织的炎症损伤[2]。监测炎性因子有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其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是临床上常用的炎性因子指标[3,4]。对此,本文通过检测患者血清Hcy、hs-CRP、IL-6和TNF-α水平,探讨其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以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许昌市中心医院(列出医院全称)确诊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所有患者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NFD,总得分为45分,得分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评估病情[5](列出参考文献)。纳入标准:⑴经临床症状、病史、血尿常规、CT或MRI、实验室等检查证实为急性脑梗死[6],⑵患者或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⑶无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及无血液、免疫等系统严重性疾病,⑷年龄组在50~75岁范围内、发病时间<72h。排除标准:⑴拒绝或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⑵就诊前1个月有抗感染、免疫制剂、激素等药物治疗史者,⑶有精神病病史或沟通交流障碍者,⑷原因不明、继发性脑梗死或存在其他影响实验指标疾病者。依据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FD<15分,90例)、中度组(NFD=16~30分,50例)、重度组(NFD>31分,60例)。轻度组:年龄51~73岁,平均年龄(63.78± 10.45)岁,男62例,女28例,体质量指数(BMI)29.46~31.57kg/m2,平均BMI值(24.83±4.28)kg/m2;中度组:年龄52~74岁,平均年龄(64.69±10.88)岁,男29例,女21例,体质量指数(BMI)29.53~31.67kg/m2,平均BMI值(25.01±4.62)kg/m2;重度组:年龄51~74岁,平均年龄(63.39±10.27)岁,男38例,女22例,体质量指数(BMI)29.37~31.72kg/ m2,平均BMI值(24.58±4.55)kg/m2。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值等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在入院后抽取早晨静脉血2ml置入无菌抗凝试管中,血样室温放置、2h内常规分离血清(3000r/min,持续10min)后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Hcy、hs-CRP、IL-6和TNF-α水平,试剂盒均购自上海基免实业有限公司,所有操作均依据说明书相关规定由高年资(从事该领域3年以上、取得相关专业证书)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

1.3 统计学数据处理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对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对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多组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Hcy、hs-CRP、IL-6和TNF-α水平与NFD得分的关系,在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血清Hcy、hs-CRP、IL-6和TNF-α水平比较重度组患者血清Hcy、hs-CRP、IL-6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中度组,中度组患者血清Hcy、hs-CRP、IL-6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Hcy、hs-CRP、IL-6和TNF-α水平与NFD得分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结果显示,血清Hcy、hs-CRP、IL-6和TNF-α水平与NFD得分呈正相关(P<0.05),见表2。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脑科疾病之一,具有高致残、高复发、高死亡等特点,其主要病理改变是脑内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局部脑组织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其治疗关键在于改善脑组织供血供氧、阻止病情进展和促进神经组织恢复[7]。有研究表明,Hcy是一种高半胱氨酸硫内酯,在蛋氨酸、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产生,具有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增强血小板功能等作用,也可直接或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可大幅增加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8]。而有研究表明,在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过程中,局部炎症损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脑内炎症反应中的炎症因子释放可损伤脑组织,导致相关功能障碍[9,10]。而hs-CRP是机体内肝脏分泌的急性时相蛋白,在组织受损、炎症反应中可被大量释放,IL-6则是白介素家族中的一员,具有介导、参与机体炎症反应的作用,TNF-α则是一种由活化的巨噬、NK、T淋巴等细胞产生的因子,可直接参与机体的炎症反应,故上述因子均可作为机体炎症状态的重要参考指标[11,12]。

对此,本文通过检测患者血清Hcy、hs-CRP、IL-6和TNF-α水平,发现重度组患者血清Hcy、hs-CRP、IL-6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组,中度组患者血清Hcy、hs-CRP、IL-6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结果显示,血清Hcy、hs-CRP、IL-6和TNF-α水平与NFD得分呈正相关,表明上述因子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评估病情的重要参考指标。这可能是由于在患者病理改变过程中,其刺激机体释放大量的Hcy,进而增强血小板功能,引起血小板凝集导致血栓形成[13,14],且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而加速脑动脉的粥样硬化,引起脑内血液循环障碍[15,16],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继而引起机体的局部炎症应激反应,促使hs-CRP、IL-6和TNF-α等炎症因子的释放[17,18],并损伤脑神经细胞、组织,导致患者神经功能受损。同时,病情严重者,其上述生理病理损害可能较为严重,故其血清Hcy、hs-CRP、IL-6和TNF-α水平也越高,提示通过监测上述因子水平,可能有利于评估患者病情,且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表1 三组患者血清Hcy、hs-CRP、IL-6和TNF-α水平比较

表2 Hcy、hs-CRP、IL-6和TNF-α水平与NFD得分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

综上所述,血清Hcy、hs-CRP、IL-6和TNF-α水平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有关,可作为评估患者病情的重要参考指标,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1]于源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3):396-397

[2]裴蕴锋.急性脑梗死患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3,34(13):2059-2060.

[3]Pallesen LP,Ragaller M,Kepplinger J,et al.Diagnostic Impact of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schemia[J].Echocardiography,2016,33(4):555-561.

[4]陈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3,30(1):42-43.

[5]李飞,谷德祥.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与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研究[J].高血压杂志,2002,10(2):103-106.

[6]吴丹红,李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最新诊治指南解读[J].临床内科杂志,2015,32(9):575-576.

[7]张正云.脑梗死患者血糖、尿酸和纤维蛋白原指标的检测[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31(1):94-95.

[8]胡媚,李满连,文海军.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2):56-57.

[9]黄剑.同型半胱氨酸及高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E02):117-118.

[10]Du R,Teng JF,Wang Y,et al.Clinical study of Butylphthalide combined with Xue Shuan Tong on serum inflammatory{actors and prognosis effect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J].Pak J Pharm Sci,2015,28(5 Suppl)1823-1827.

[11]李进民.血清IL-6、MMP-9、SAA、hs-CRP及RBP4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 (18):1519-1522.

[12]Saito T,Hayashi K,Nakazawa H,et al.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Lesions Responsible for Swallowing Hesitation After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J].Dysphagia,2016,31(4):567-573.

[13]周国庆,李爽,姜友珍.联合检测Hcy、D-Dimer和CRP对老年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31(2):164-165.

[14]韩侨,曹勇军,尤寿江,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及分型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3,7(2):9-15.

[15]路小薇.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意义[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1):93-95.

[16]Shaafi S,Sharifipour E,Rahmanifar R,et al.Interleukin-6,a reliable prognostic factor for ischemic stroke[J].Iran J Neurol,2014,13(2):70-76.

[17]王博,毛蕾,沈滔.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胆红素、高敏C反应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3):39-41.

[18]Luna JM,Moon YP,Liu KM,et al.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interleukin-6-dominant inflammation and ischemic stroke risk:the northern Manhattan study[J].Stroke,2014,45(4):979-987.

R743.3,R446.62

A

1674-1129(2017)03-0382-03

2017-03-07;

2017-04-19)

10.3969/j.issn.1674-1129.2017.03.028

猜你喜欢

中度半胱氨酸脑梗死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小米手表
特异性抗P . g-IgY龈下冲洗液对中度和重度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LEEP治疗中度宫颈上皮内瘤变对HPV感染的影响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同型半胱氨酸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分析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86例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相关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