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

2017-06-27邓顺顺张嘉萱朱涛陈琼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纤溶二聚体进展

邓顺顺,张嘉萱,朱涛,陈琼

(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中山528451)

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

邓顺顺,张嘉萱,朱涛,陈琼

(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中山528451)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对进展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选取我院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50例,于入院24h、入院3d、7d、14d,检测和比较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水平,以及入院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入院24h、3d、7d FIB水平明显增高;观察组FIB在入院3d浓度达到最高,而在入院7d浓度逐渐降低,在入院14d浓度基本恢复至正常范围;观察组入院24h、入院3d、入院7d DD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24h内,观察组DD水平呈现进行性增高趋势,而在入院7d浓度达到最高,在入院14d浓度基本恢复至正常范围。观察组入院3d、入院7d、入院14d NIHSS评分均较入院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浓度水平检测有助于进展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进展性脑卒中

有报道称[1,2],国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约为20%~40%,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部分患者住院期间出现病情加重情况,使患者及家属难以接受,甚至引起医疗纠纷。凝血与纤溶失衡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都是机体凝血状态的敏感标志物,常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3,4]。本文中以进展性脑卒中及健康体检者作为观察对象,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浓度水平检测对进展性脑卒中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50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5],排除发病24h溶栓或近期抗凝治疗、严重意识障碍患者、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患者、血液系统疾病患者。50例对照组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44~75岁,平均年龄(58.7±6.3)岁,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其中轻型11例、中型28例、重型11例;50例观察组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45~74岁,平均年龄(58.9±6.5)岁,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其中轻型12例、中型27例、重型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及观察指标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清晨在空腹状态下,肘部抽取约4ml静脉血,分别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和D-二聚体水平;于入院24h、3d、7d、14d,检测观察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水平,并比较其浓度变化,以及入院后NIHSS评分。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利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方差齐性分析后两两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趋势于入院24h、3d、7d,观察组患者FI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入院3d,观察组患者FIB水平达到最高,而在入院7d FIB水平逐渐降低,在入院14d FIB水平基本恢复至正常范围,详细结果见表1。

2.2 两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变化趋势与入院24h、3d、7d,观察组患者DD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入院24h开始,观察组患者DD水平呈现进行性增高趋势,在入院7d DD水平达到最高,在入院14d DD水平基本降至恢复至正常范围,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趋势(x±s,g/L)

表2 两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变化趋势(x±s,ug/L)

2.3 观察组患者入院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变化情况观察组患者入院24h(30.5±6.3 vs 47.8±7.3)、入院3d(15.3±3.2 vs 47.8±7.3)、入院7d(19.5±3.7 vs 47.8±7.3)、入院14d(23.5±4.4 vs 47.8±7.3)NIHSS评分较入院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进展性脑卒中由于血栓扩展,继而出现主干及侧枝血管供血障碍,很大程度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也增加了患者致残率及病死率,降低了患者的预后质量[6]。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I)作为凝血系统中最主要成分,是肝脏分泌的糖基化蛋白,而且,纤维蛋白原也是凝血酶形成的主要底物。纤维蛋白原及其降解产物作为凝血活化的标志物,参与血栓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有研究表明[7],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增高将刺激纤溶酶原灭活剂分泌,继而造成内皮损伤,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的延发。也有报道称[8],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会增加卒中发生率,而成为卒中的有利预测因子。

血浆D-二聚体作为凝血酶及因子Ⅻ作用下纤维蛋白的特异性终末产物,其浓度增加是继发性纤溶亢进的敏感指标。有报道称[9,10],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机体高凝、高纤维蛋白原血症,会开启自发纤溶,产生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用于维持凝血-纤溶平衡,血浆D-二聚体水平会明显增高。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作为机体高凝状态的重要指标,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明显增高,因此,缺血性脑卒中与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11]。本结果中,观察组入院24h、入院3d、入院7d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表明进展性脑卒中形成时凝血功能明显亢进,体内处于高凝状态,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大幅增高会加重原有病情。当血栓形成后,自发型溶栓及继发型纤溶增强就会导致血浆D-二聚体的增高。而且,纤维蛋白原水平在入院3d达峰,D-二聚体在入院7d达峰,两者均在入院14d基本恢复正常,表明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血栓不断形成过程中,纤溶活性一直较高。入院3d、入院7d、入院14d NIHSS评分较入院前均明显降低,结果表明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是进展性脑卒中的早期预测因子,对于进展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预后评估,都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1]陈新云.短暂性脑缺血后脑梗死与纤维蛋白原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3,30(5):409-411.

[2]魏素平,张春和,金艳.半乳糖凝集素3、S100β蛋白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4,32(3):240-242.

[3]Matsumoto M,Sakaguchi M,Okazaki S,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plasma(D)-dimer level and cerebral infarction volume in patients with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J].Cerebrovasc Dis,2013,35(1):64-72.

[4]赵振强,胡兰,蔡美华,等.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预后预测价值的前瞻性研究[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5,23(7):693-697.

[5]陈康荣,陈聪,梁金明,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分型与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的相关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6):798-800.

[6]杜冰,杨宏,酒泉,等.进展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8):5240-5241.

[7]连子斌,高向民,邵也常,等.人群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与心电图ST-T改变的相关性分析[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5,21(4):482-488.

[8]赵文义,朱云波,张晓璇,等.入院时纤维蛋白原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结局不良的关系[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5,23(6):449-454.

[9]靳颖,潘淑潇,陈立辉,等.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与进展性卒中关系的研究[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3(6):302-304.

[10]王继贵.脑卒中新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30(4):323-327.

[11]蔡燕.血浆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含量变化在进展性脑卒中预测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15):101-103.

R743.3,R446.62

A

1674-1129(2017)03-0380-02

2017-02-07;

2017-05-16)

10.3969/j.issn.1674-1129.2017.03.027

猜你喜欢

纤溶二聚体进展
过敏性紫癜儿童凝血纤溶系统异常与早期肾损伤的相关性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美国FDA批准Ryplazim用于成人和儿童治疗1型纤溶酶原缺陷症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纤溶系统分子标志物在妊娠高血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两种试剂D-二聚体检测值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值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