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江地区新生儿黄疸患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突变分析

2017-06-27孙谦唐军黄茉瑛叶金甜董瑶佳吴冰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缺乏症脱氢酶基因突变

孙谦,唐军,黄茉瑛,叶金甜,董瑶佳,吴冰

(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江西九江332000)

九江地区新生儿黄疸患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突变分析

孙谦,唐军,黄茉瑛,叶金甜,董瑶佳,吴冰

(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江西九江332000)

目的了解九江地区新生儿黄疸患儿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的基因突变类型。方法采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6-磷酸葡萄糖酸(6PGD)比值法检测G6PD酶活性和基因测序法检测G6PD基因突变为研究手段,对九江地区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进行研究。结果100例新生黄疸患儿中共检出基因突变19例,检出率为19%,其中G1388A突变10例、G1376T突变7例、A95G突变2例。G1388A组与G1376T组相比较,两组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G1388A组与A95G组相比较,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G1376T组与A95G组相比较,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九江地区G6PD基因突变类型主要为G1388A和G1376T。

新生儿;黄疸;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突变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G6PD)是磷酸戊糖旁路途径的第一个限速酶,它能催化6-磷酸葡萄糖生成6-磷酸葡萄糖酸,同时生成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reduced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NADPH)。NADPH不仅是体内多种物质合成的供氢体,也可维持谷胱甘肽的还原状态,保护红细胞免受氧化性损伤[1]。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是常见的X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酶缺乏性疾病,据报道全球约有4亿人患有该病,而G6PD基因突变类型有140种[2]。这些患者常因接触蚕豆或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导致红细胞破坏过多,引起肝、肾或心功能衰竭,甚至死亡[3]。本研究以九江地区新生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G6PD酶活性及基因突变类型的检测,了解本地区G6PD基因突变的主要类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新生黄疸患儿100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46例,新生儿父母均为九江市居民,汉族。将日龄总胆红素值达到或超过“考虑光疗”或“光疗”值[4]者诊断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5],入选病例均已排除血型不合、先天畸形、高危儿及母亲患病等因素。

1.2 样本采集对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静脉采血1.0~2.0ml,EDTA抗凝,-20℃保存。

1.3 G6PD酶活性测定采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检测试剂盒(G6PD/6PGD定量比值法,中山天洋,广东中山)检测G6PD活性,具体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根据所选用试剂盒说明书,G6PD酶活性结果的参考区间:G6PD/6PGD≥1.1为G6PD正常;0.6<G6PD/6PGD<1.1为G6PD中度缺乏;G6PD/6PGD≤0.6为G6PD重度缺乏。

1.4 基因组DNA提取取全血标本1.0ml经红细胞裂解,取白细胞用10%SDS和蛋白酶K56℃消化过夜,应用传统酚/氯仿法抽提基因组DNA,加60μl灭菌双蒸水溶解,-20℃保存备用。

1.5 G6PD基因突变检测选用DTCS测序试剂盒(美国BeckMan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程序,于GeXP遗传分析仪(美国BeckMan公司)上进行基因测序分析。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实验数据采用卡方检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G6PD酶活性测定结果从表1中可知,100例病理性黄疸患儿中,G6PD正常的有67例(67.0%),中度缺乏的有29例(29.0%),重度缺乏的有4例(4.0%)。

表1 G6PD酶活性测定结果

2.2 G6PD基因突变检测结果根据表2可知,100例病理性黄疸患儿中共检出19例G6PD基因突变者,检出率为19.0%,其中G1388A型10例,G1376T型7例,A95G型2例;三者分别占基因突变总数的52.6%、36.8%和10.6%。

表2 G6PD基因突变检测结果

基因型G1388A组与G1376T组相比较,P>0.05,说明两组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基因型G1388A组与A95G组相比较,P<0.05,说明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基因型G1376T组与A95G组相比较,P<0.05,说明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根据统计学结果及三种基因突变类型所占总突变例数的百分比来看,G1388A和G1376T是本次研究中基因突变的主要类型。

3 讨论

黄疸疾病,临床又称其为黄疸疾病或是黄病,是新生儿常发性疾病之一。新生儿黄疸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不论是何种原因,黄疸严重时均可引起胆红素脑病,除了造成神经系统损害外,严重的还可能引起死亡[6,7]。G6PD缺乏症最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就是黄疸,有报道在G6PD缺乏的新生儿中,有1/3呈现黄疸。

G6PD缺乏症是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病。已知人类G6PD基因定位于X染色体的长臂2区8带,基因全长18Kb,由13个外显子和12个内含子组成,编码515个氨基酸[8]。G6PD广泛寻在于各种生物体内,对于维持红细胞膜的稳定性起了重要的作用。它是糖酵解磷酸戊糖途径旁路中的一个关键酶和限速酶,其主要功能是产生NADPH。NADPH对于维持红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和红细胞形态其了极其重要的作用[9]。有缺陷的G6PD不能够产生足够有效的保护反应而会导致细胞抗氧化能力大大减低,导致红细胞的破裂,危及生命。有的患儿由于误食蚕豆或者某些药物造成急性溶血性贫血;有些新生儿出生后黄疸难消退,甚至发展为核黄疸,给小儿神经系统造成了不可逆的损伤;有的患儿可以表现为从新生儿时起就一直伴随终生的慢性非球形细胞溶血性贫血[10]。所以,G6PD缺乏症可以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G6PD缺乏患儿临床症状的差异,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基因突变所致,因此我们通过此次研究来了解本地区G6PD缺乏症的基因突变类型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

G6PD基因突变大多数是点突变,可引起单个氨基酸的置换,从而引起酶活性中心或者是造成对三维结构有决定性作用的氨基酸基团被替代,如β转角处的氨基酸被替代,新的氨基酸基团空间障碍,阻碍β转角的形成,从而使酶的三维结构发生改变[11]。

据研究报道,中国人群中G6PD基因突变以G1388A、G1376T和A95G最为常见,这三种突变频率之和占70%以上[12-14],其中G1388A和G1376T是中国人群两种特有的突变[15]。本次研究中,在100例病理性黄疸患儿中共检出19例G6PD基因突变者,检出率为19.0%,其中G1388A型10例,G1376T型7例,A95G型2例;三者分别占基因突变总数的52.6%、36.8%和10.6%。综合分析三种基因突变类型占总突变例数的百分比和各组间的比较结果来看,G1388A和G1376T是本次研究中基因突变的主要类型。本次研究所检出的本地区常见的G6PD基因突变主要类型与我国常见的三种突变类型一致[12],未检出文献报道的G392T、C1024T及A493G等较少见的突变类型[16-19]可能是因为本次研究样本量的局限性,在后续的研究中将加大样本量,尽可能的更加全面地展现本地区的G6PD基因突变情况。

我国南方地区是G6PD缺陷症的高发区,每年因急性溶血夺去不少人的生命,因核黄疸使不少新生儿身体及智力双残。G6PD基因突变的研究,对于深入探讨该病的发病机理、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及防治措施,从而提高民族健康素质,对于人类学和遗传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

[1]杨紧根.湖南娄底地区新生儿黄疸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突变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19):38-40.

[2]Cappllini MD,Fiorelli G.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J].Lancet,2008,371(9606):1886-1888.

[3]Li L,Zhou YQ,Xiao QZ,et al.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a reverse dot blot assay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six common Chinese G6PD mutations and one polymorphism[J].Blood Cell Mol Dis,2008,41(1):17-21.

[4]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组.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J].中华儿科学杂志,2001,39(3):185-187.

[5]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3-136.

[6]钟丹妮,高宗燕,刘悠南,等.广西南宁地区G6PD基因突变与新生儿黄疸的关系[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2):970-972.

[7]刘拯,文天鹰.换血治疗G6PD缺乏致新生儿胆红素脑病1例报告[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3,31(3):295-296.

[8]杜传书,刘祖洞主编.医学遗传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708.

[9]肖志奇,李哲,周玉球,等.中国人常见G6PD基因突变的快速检测[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3(4):223-226.

[10]张亚孝,王琦,王云,等.小儿蚕豆病基因突变的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1998,3(2):68.

[11]徐芸.我国G6PD缺乏症基因突变的研究现状[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09,14(3):143-145.

[12]林芬,杨辉,杨立业.我国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分布特征和基因突变[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6,8(2):73-77,98.

[13]叶文红,杜传书.应用变性高效色谱法检测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三种常见基因突变[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5,26(10):629-630.

[14]杜传书,乐冬,赵崇义,等.中国人中的一种新的G6PD基因突变[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1994,11(3):129.

[15]Du CS,Ren X,Chen L.Detection of the most common G6PD gene mutations in Chinese using 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J].Hum Hered,1999,49(3):133-138.

[16]肖雪.广东人群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基因突变研究[D].广州:广州医学院,2010:3-64.

[17]于国龙,蒋玮莹,杜传书,等.广东客家人G6PD基因突变研究[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4,21(5):448-451.

[18]齐晓岚,单可人,谢渊,等.贵州省从江县侗族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基因突变检测[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6,25(3):283-285.

[19]刘鹏,蒋玮莹,张希希,等.福建畲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基因突变型[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5,26(10):612-615.

[20]谢建生,龙桂芳,唐志宁,等.广西地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症基因突变研究[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1998,15(3):151-154.

G6PD gene mutations analysis of neonatal jaundice in Jiujiang area


SUN Qian,TANG Jun,HUANG Moying,YE Jintian,DONG Yaojia,WU Bing.
Department of Laboratory,Women and Children Health Hospital of Jiujiang City,Jiujiang Jiangxi 332000,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gene mutation types of neonatal jaundice with G6PD deficiency in Jiujiang area. Methods To analyse the neonates with pathologic jaundice in Jiujiang area.The G6PD activities were detected using the G6PD/ 6PGD ratio test.The G6PD gene mutations were analyzed with gene sequencing method.Results There were 19 cases of gene mutation in 100 neonates with pathologic jaundice,and the rate of gene mutation was 19%.There were 10 cases of G1388A gene mutation,7 cases of G1376T gene mutation and 2 cases of A95G gene mutation.For the comparison between G1388A and G1376T,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But for the comparison between G1388A and A95G,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nd for the comparison between G1376T and A95G,the difference was als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The main types of G6PD gene mutations are G1388A and G1376T in Jiujiang area.

∶Neonates;Jaundice;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G6PD);Gene mutation

R722.17,R446.62

A

1674-1129(2017)03-0330-03

2016-09-09;

2016-12-23)

10.3969/j.issn.1674-1129.2017.03.011

江西省卫生计生委科技计划(20167145)

孙谦,男,1977年生,主管检验技师,主要从事临床血液学检验工作。

猜你喜欢

缺乏症脱氢酶基因突变
如何防范家禽钙磷缺乏症
鸡维生素A缺乏症的发生原因、临床特征、鉴别诊断和防治措施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人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基因克隆与表达的实验研究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基因突变的“新物种”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乙醇脱氢酶的克隆表达及酶活优化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浆乳酸脱氢酶的动态测定及价值
急性白血病患者乳酸脱氢酶水平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