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西藏中学地理教育中加强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2017-06-27刘相伟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环境教育重要性

刘相伟

摘 要: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条件。自然环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条件,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人类正面临着巨大的环境问题,所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现在的中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并且肩负着特殊使命,他们对环境的认识程度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培养中学生的环保观念,是搞好环境保护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中学地理教育 环境教育 重要性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的学科体系,而环境教育在地理学教育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作为新时期的地理教育者,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更要注重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将环境教育和日常教学相结合。文章结合当前中学地理环境教育的现状与问题,阐述了地理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了加强地理环境教育的相关对策和措施。[1]

一、在地理教学中加强环境教育的意义

全国中学生数量很大,他们是未来事业的建设者。这一代人环保意识如何,是民族意识能否增强的关键,对我国今后环保事业的发展关系极为重要。通过环境教育,学生能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具备环保意识,形成环保概念,养成保护境的习惯,并在生活中付之于行动。他们会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积极参加绿化,保持环境整洁,爱护野生动植物,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正确处理自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形成一种高尚的环境道德。此外,学生具备了环境意识,环境的敏感性就会增强。事实证明,保护环境仅靠环保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如果全国的中学生全部能行动起来,组成一支庞大的环境监督大军,就能在保护环境发面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2]

二、现阶段中学地理教育中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

1.认知偏差

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环境教育往往被当作综合性科目,与学生升学、就业等并无直接关系。因此,学校和家长对于环境教育存在着一些偏差的认识,虽然教育者强调了环境教育的重要,但是在实际的课程体系中,环境教育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具体体现在课时少、没有完善的评价体系等。因此,中学生的环保意识普遍较低。教师对于环境教育不重视,在教育中就没有过多的教学,并且很多学校也没有相关的环境教育教材,环境教育仅仅放在地理教育中涵盖而过,环境教育的内容杂乱,使得中学生对环境知识了解过少,无法形成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念。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教师和学生将学习精力主要集中在考试课程,将环境教学作为了解课程,环境教育课程也因此被忽视。

2.开展环境教育的途径较为狭窄

由于经济、环境等条件的约束,大部分中学地理教学依然采用班级授课制,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种传统教学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教师难以与学生展开互动,不利于学校环境教育的良性发展。此外,虽然某些学校在生物、语文、历史等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穿插进行环保渗透教育,但是这些渗透教育自身也存在局限性,如知识面窄、容量小,学生难以形成系统、深刻的环境认知体系,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三、加强中学地理环境教育的对策与措施

1.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凸显环境教育的实践性

环境教育作为地理教育的一个渗透学科,他们都具有实践性。这样,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就应该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应该以更多的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第二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组织第二课堂活动时,应尽可能地突出理论联系实际、操作形式多样等特点。这样,学生既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环境教育知识,又可以凸显环境教育的实践性。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了解周边的生活环境,强化自己的环保观念,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出现在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重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2.兼容并包,丰富地理环境教学内容

地理教育工作者应结合中学生的认识特点,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针对中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原有知识体系,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宣传相关的环境法规,加强环境法制教育,让学生认识其自身在环境保护中的权利和义务。这样不仅丰富了地理教学内容,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在“防震减灾”、“世界环境日”等一系列纪念日到来时,教师通过指导学生,以制作黑板报、宣传漫画竞赛、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将课本中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好习惯。[3]

3.提升课堂深度

在环境教育中,教师不仅局限于教材中的知识,而是将生活中的案例引入课堂,让学生懂得环境教育关系着自身周围的生活环境。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教师在进行环境教育中也要积极地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教学工具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环境知识,从而提升课堂的深度。比如:在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看一段关于森林资源的短片,让学生了解到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问题“如何从小事中进行森林资源保护”,让学生进行思考。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懂得“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节约用纸”等做法都是对森林资源的保护,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做这些事。这样的教学方法既能够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身的行为来进行环境保护,让教学更有意义。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介查阅关于环境保护的资料,举办环保小竞赛等。通过这些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提升课堂深度,还可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环保观和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通过以上各类课外活动,极大丰富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巩固课内知识。只有课外和课内环境教育相结合,我们的环境教育目标就会很好的实现,学生的环境意识就会有很大的提高,他们会在我国的环保事业上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勇焕.论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3,24:121-123.

[2]周雪芬,董婕.加强中学地理教育 增强国民海洋意识[J].学理论,2013,26:314-315.

[3]吕贤旺,吕贤花.对中学地理环境教育的思考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05:124-126.

猜你喜欢

环境教育重要性
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简述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浅析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浅议高中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与整合
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高校环境教育非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