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2017-06-27雷淑杰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新课改创新教学方法

雷淑杰

摘 要:新课改的施行大多是以改善教育方法,提升教育质量为目标,推进素质教育的普及,并且在新课改的提倡下,教育方法要持续创新,特别是小学教育,对教育方法的认识也要改变。数学是小学课程中的重点科目,教学方式的合理、高效与否,对学生夯实学习基础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数学 教学方法 创新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够吸引学生的专注力和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团体意识、锻炼学生的逻辑性,让学生更加喜欢上学,从而获得更优秀的考试成绩。考试成绩是每位老师都重视的方面,但要想获得更高的课堂效率,老师要正确认识到教学方法的决定性,这也是中国教育持续推动新课改的首要目标,创新教学方法是打破传统教育方式相对无趣、应试的主要手段,还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1]。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困难为简单

兴趣是带动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因素,缺少兴趣的学习是無趣的、被迫的。所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第一件事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也是如此。

带动学生的兴趣应该去改变传统的“你教我听”课堂模式,打造不同于过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积极参与,吸引学生的专注力,引导每位学生积极加入到教学活动中。

比如:小学数学课本中有关分数的教学,老师能够依据课本中的有关理论开展情境创建,例如是对比三分之一和五分之一的大小,老师可以之前准备一份圆形的纸片,在教课时用情景模拟的方法将知识点讲出:有一天小明和爸爸在家画画,这时小明说:“爸爸,我想吃披萨。”爸爸看着小明说:“披萨啊只有这一张,还要给妈妈剩一些,爸爸给你披萨的三分之一吧。”小明觉得三分之一太少了,一定要吃五分之一。这个时候同学们,你们觉得小明吃三分之一的披萨多呢,还是吃五分之一的披萨多呢?

小学生本来就喜欢听故事,再加上老师给埋下的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答案的探索欲望,自然就调动起了思考能力,并可以依照自己的理解回答出三分之一与五分之一的比较。

二、提高对学生的主体性的培养

在新课程持续变革中,老师要想高效的把创新教育结合现实教学活动,并希望获得更好的成果反馈,就应当着重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指引的方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求知的欲望[2]。

重点从两个部分展示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一是提前预习,上课前应该依据课本知识提出一些与上课内容想关的问题,并预留学生看书与思索的时间,让学生根据问题开展知识储备内的自主探索,应该采取讨论、参照、对比、探索等方式寻找解决办法;

另外,老师应该依据课本知识,构建活力课堂。比如:依据要教授的内容提出一个有探索性、现实性的话题,引导学生通过小组探讨和辩论的形式,进行知识点比赛,或是组织实操比赛,令学生在竞赛中得到学习,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游戏中就能够把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具体理解与牢记。

长此以往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经过创新教学方式,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性,打开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探索欲望,增强学习意识,凸显学生的主体性[3]。

比如:小学数学教学课本中有涉及长度计量的知识,老师在教授长度计量时,如果仅用板书和口头的方式,非常难以另学生了解怎样开始精确的长度计量以及长度对比。老师应该在上课前,让学生使用尺子对桌子上较小的物件开展测量活动,例如:本子、文具盒等,第一步让学生了解基础的计量方式,接着再指引学生分别用皮尺和格尺对较大的物品测量,类似:书桌、黑板等,最终联系教学课本开展对比两种尺子适用于哪类物品上相对合适,以及对物品之间大小的对比,再开展有关的计算,得到结果与总结。下课后还应该开展拓展学习,让学生下课回家,用尺子量家里的冰箱、桌子等家具,当作复习时学生们的课后左右。这些活动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性,显示出学生的主体性,还可以把所学理论运用到实际,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知识活学活用。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全面落实现代化教学

在现代化的发展中,科技创新的快速更迭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引进了许多高科技设备,老师应该大力使用出多媒体设备的便捷性,让数学教学展现出有活力、有吸引力和风趣多变的一面。首先,老师要全面认知自己班学生的个性和学习模式,采取递进的方法带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联系知识点增添数学教学的有趣性;其次,老师应该把理论概念转化为图像、歌曲和动画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并带领他们能够积极参加到经专门策划的教学活动;最后,当学生已经基本了解了数学理论知识和计算公式后,老师就能够同时展示几张写着探索问题的幻灯片,经过小组探讨的方法让学生联系掌握的知识计算题目,经过这样的方法强化学生对数学理论的掌握[4]。

比如,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测量单位换算”的数学教学时,老师经过适当使用投影设备,就可以开展教学知识展示,绘制一根线段,并且该线段长度为 1m,然后再绘制一根线段,该线段长度为 1dm,用第二根线段截取第一根线段,观察要截取多少次才能截完,并总结现实截取过程中二者具有的现实联系。使用投影仪强化现实教学展示效果,能过经过实际化的操作直观展现出某个数学知识,这样一来可以从本质上带动学生对“测量单位换算”理论学习好奇心。

四、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在过去的小学数学课程课堂上,老师所使用的大部分是“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育方式,而学生一般仅仅依据老师展示的问题被迫地思索和得出答案。这种教育方法虽然能够帮助学生在45分钟的上课时间内学会尽量多的数学理论,并且让一些接受能力比较强且学习能力出众的学生收获相对多的优越感,但是使得某些位于中下游的学生比较难以得到展现自己的时机,非常破坏他们的学习积极性[5]。

在新课改倡议下,老师应该将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价值,并且要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为学生营造出和谐、自由、平等的课堂学习气氛,争取让各个层次中的学生都能够充分感受到被关注和被重视,继而更主动地跟随着教者的引导节奏进行数学学习。

此外,教者还要对原有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竞赛及小组讨论等授课模式加强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参考文献

[1]辛秀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探究[J].教育,2015(48).

[2]钟永华.新课改理论下小学数学教学的困境与应对策略分析[J].新课程·中旬,2016(10).

[3]汪胜奎. 探究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西部素质教育,2016,13:179-180.

[4]陈洪芳,臧忠臣. 分析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赤子(上中旬),2016,22:163.

[5]令俊平.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探讨[J].中华少年,2016,25:157-158.

猜你喜欢

新课改创新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