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7-06-27鲍辉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教学法科学教学方法

鲍辉

摘 要:小学是教育阶段中的基础阶段,小学生在小学阶段所获取的知识、培养的思维,对其初高中学习阶段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小学阶段的教学应当充分重视。小学科学教学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观察生活现象的习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小学科学教学的开展,主要是探究式学习。因此,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得到了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应逐步得到重视,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法 小学科学教学

小学科学课程的本质在于探究,因此,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小学科学中得到广泛运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探究式教学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收集信息、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除了让学生将基础知识学习并进行巩固之外,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本文通过介绍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现状,并分析如何更好地发挥探究式教学法的作用。

一、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角色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独立能力不足等特点,对学习方法的掌握难以到位,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实施探究式教学,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1]首先,探究式学习需要教师创设条件,让学生在这种环境条件下获得成功,所以,教师在开展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活动的形式、合作安排等等,还要适当考虑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对其进行有效的引导和适当的鼓励。其次,教师既是教学工作的设计者,还是促进者、参与者。小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都比较差,因此,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合理安排时间,为学生营造学习环境,让学生快乐学习。

二、探究式教学以知识为载体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虽然强调科学探究,但也是以知识为载体的。通过科学探究,让小学生将已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来,能够及时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和加深理解之外,还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目前探究式教学方法开展的现状来看,许多教师过分强调探究学习的过程,忽略了知识结论。这是违背教学目的的,探究式教学方法虽然应当得到重视和运用,但并不意味着与教学分离,与知识理论脱轨。因此,探究式教学要求教师重视教材,对教材内容予以分析,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同时注重知识的灌输和传授。

三、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引导学生正确提问

问题是科学学习的关键。在小学科学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正确提出问题,往往意味着解决了问题的大半。[2]但小学生由于知识水平受限、年龄较小等特点,难以正确提出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给予引导,在科学课堂中创设合理的情境来激发小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的欲望和激情。在小学科学教学课堂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方法,应当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首先,情境必须是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是以完成新的学习任务为目标而设置的。其次,创设出来的情境应当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再者,情境的内容要与小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学习能力相符。满足这几个要素的情境创设,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提问。

2.鼓励学生科学合理猜想

在科学探究的活动过程中,猜想也是一种重要的锻炼思维的方式。猜想是建立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之上的,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之后,结合已掌握的知识经验,参考自身对客观现实的认识而做出的假定。

3.诱导学生制定实验方案

当学生对问题提出合理的猜想之后,不能急于从教师手上得到答案,而应当是制定一个实验方案,来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诱导学生制定一个较为合理的实验方案,并鼓励学生动手进行实验,在实验中探索思维的路径,在实验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4.监控学生有序探究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当进行相应的监督和管控。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思维受限,对事物的认识不够深入,对实验的认识较浅,因此,教师应当深入到各个实验小组,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同时进行适当的监控。

5.鼓励学生之间交流

在小学生中,由于个体差异,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深入程度都有所不同,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验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之间充分交流和沟通,将自己的见解分享给他人,再根据他人的理解和想法,对知识又有了不同的理解。

6.激发学生科学情感

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进行科学探究并得出明确结论之后,教师应当组织学生进行主题研究,利用已学到的科学知识来认识、理解生活中的现象,并进行相应的科学解释,有利于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探究式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虽然得到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运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激励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等等。[3]因此,在运用探究式教学法的同时,还应当不断改进和完善,探索更加合适、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法。

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科学作为小学阶段的学科之一,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而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也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锻炼。因此,教师在科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利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探究活动中,不断地、反复地进行探究学习,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習习惯。

2.对学生激励性评价

由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激励性的评价往往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但现阶段许多教师往往更加重视成绩优异的学生,而忽视了差生的存在,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教师应当纠正这种观念,教师对每个学生应当一视同仁,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更加应当给予关注和帮助。在小学生群体中,必然存在个体差异,我们应当正视这种差异,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激励性的评价,对优等生来说,激励性评价能够肯定自己,从而不断学习和进步。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法,有了一定的成效,我们应当积极推进探究式教学法的实施,但在过程中也应当注意合理运用,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灵活运用,使其充分发挥优势作用,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严国峰. 浅议小学科学课堂的探究性教学[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3):52-52.

[2]李丰. 探究式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施[J]. 小学科学:教师论坛, 2011(3):21-21.

[3]刘颖. 小学科学探究式课堂教学分析[J]. 魅力中国, 2014(10):137-137.

猜你喜欢

教学法科学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点击科学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科学大爆炸
科学拔牙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