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小学生注意力培养实施路径

2017-06-27宋宏军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实施路径注意力高效课堂

宋宏军

摘 要:培養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在学生的学习、成长中能够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结合小学生注意力发展的一般性特点,分析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成因,并提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实施办法、策略及路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注意力 实施路径

顾明远认为,“教育活动、人才培养在学校中最终要落实到教学方式上。”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效课堂实施途径有很多。其中,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在学生的学习、成长中能够起到关键性作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养,也要消除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不利因素。本文仅就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成因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其高效的实施办法、策略及路径。[1]

一、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成因

众所周知,注意力是指心理活动集中和指向一定的客体,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识活动的基本条件,是重要的智力因素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说,造成其课堂上的注意力不集中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

一是自身生理因素。研究表明:7~l0岁儿童聚精会神地注意某一事物的时间平均是20分钟左右,l0~l2岁儿童是25分钟左右。这是由人的自身发展因素所致。同时,其注意力集中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学生注意力时间较短的生理因素主要是遗传或先天因素、病理因素以及感觉统合失调等因素。这些因素的矫治主要依赖于医疗或心理干预治疗等措施。而铅、锌等微量元素摄入过量或不足,也会造成迟钝或多动等注意力不集中现象,对此主要通过调整膳食等方式来改变。[2]

二是家庭因素。部分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过于溺爱,不注意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与教育,对于孩子玩玩具或做事情没能进行适当的干预,而是任由其发展,影响其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有的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规定孩子做这个、做那个,使孩子做事情处于被动状态。也有的孩子畏惧父母的严厉管教,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三是社会因素。学生生长的外部环境也有可能造成其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一些突发事件能够分散其注意力。新颖、有趣的事物也能分散其注意力。尤其是安静的课堂哪怕是一点点声音也能分散其注意力。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些因素,都是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重要原因。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注意力培养的实施路径

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过:“天才,首先是注意力。”孩子若没有足够的注意力,就会影响学习的品质和效果。在数学课堂上学生不会听讲、注意力不集中是造成学习困难、成绩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最困扰老师和家长的重要问题之一。学生注意力培养的实施路径有:

1.优化课堂设计,关注学生无意注意,培养学生注意力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数学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针对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教师必须从优化课堂设计入手,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众所周知,数学是研究数与形的科学。数是抽象的,而形是具体的、生动的。生动的东西最容易引起感官的感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所以,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学媒介,多角度、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挂图和多媒体等手段,做到数形结合。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式课堂教学环境中,让学生在学习到丰富多彩的数学知识的同时,领悟到数学奥妙所在。这是因为,直观教具是创设情境最直接、最经济和有效的手段,它能使数学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易于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

2.合理创设生活情境,重视学生有意注意,吸引注意力

教育家冷冉认为,“情·知”教学是是认知和情感的辩证统一过程,其中情感因素是构成“情·知”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由此,为培养学生数学课堂的注意力,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有意注意,在课堂上合理巧妙地创设生活情境,将学生们不易理解的枯燥的数学知识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再现出来,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学习对称一课,学生通过观察认识了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剪一个对称图形,然后画出对称轴。学生在折、剪、找、画的操作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到对称图形的特征。操作性的体验活动,满足了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需求,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了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加强了学生的有意注意。[3]

3.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交替进行,持续保持学生注意力

在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完全依靠有意注意来学习,容易产生疲劳和注意的涣散。如果没有无意注意参与,学生又难以长时间的坚持学习。同时,学生也不能单凭无意注意来学习,因为数学学科内容抽象复杂,教师不可能都采用有趣的方法来讲解。这就要求学生必须通过需要意志努力的有意注意的来协调,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两种注意有节奏的交替进行。

4.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强化学生注意力

在课堂上,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教师要掌握好批评的艺术,既要控制好批评的力度,又要注意好批评的深度。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发现其身上的“闪光点”,多多鼓励和表扬学生,进而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哪怕轻轻的拍拍肩、微微的点点头、肯定地笑一笑,都会改变学生的一生。这些都是给他们最真诚的鼓励。既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也便于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更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注意力。

当然,不同的教师有自己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不同方法。有的教师善于通过组织游戏、开展比赛等活动来集中注意力,有的教师善于利用特定的动作、夸张的神态来调整学生的注意力。但总的来说,都应该遵循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交替进行的原则,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灵活的交替使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规律,让学生的注意力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持和集中。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要从各个方面不断提高教学艺术,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运用各种合理的方法和手段,让学生想学、乐学、会学、学会,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参考文献

[1]王雁.普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李洁.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注意力的培养[J].教育教研,2007(01).

[3]顾林.刘雅君.冷冉教育思想研究与探索[M].吉林人民出版社,2016. 5.

猜你喜欢

实施路径注意力高效课堂
让注意力“飞”回来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