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研究

2017-06-27葛红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

葛红

摘 要:作为一名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研究学生的心理与年龄特点,善于利用与引导学生的兴趣点,正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在课堂教育时,应多进行师生间的交往与互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进而让学生享受学习,自主学习。

关键词:小学二年级 语文 教学

一、提升课堂活跃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是保证学生乐于学习的重要基础,教师应致力于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与兴趣,进而让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回乡偶书》这一课的教学时。笔者先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过年回老家时看见那些景物那些亲人的想法。很多学生纷纷开始讲述过年时老家里“陌生”的亲人见到自己的感觉,很多亲人长辈叫不出名字,但却对自己特别好等等。学生通过这样的回答也就从内心开始贴近一种思乡的情怀,开始走近诗人的内心。对于《回乡偶书》这一首诗的理解就更深,在进行后续教学时,甚至还有学生提问:诗人听见小朋友问自己从哪里来时,心情应该很难过吧?这明明就是自己的故乡啊。笔者当场表扬了学生的提问与思考精神,说:你可以想象自己是诗人,当你听到小朋友这样问你时,你心里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回答呢?学生兴趣一下上来了,各式各样的答案层出不穷。诗人在诗中并没有说自己是如何回答的,这反而给学生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在对诗人心情的想象中,学生已经自然而然地理解与懂得了这首诗里所蕴含的情感。[1]

二、巧用信息技术,辅助科学教学

一方面,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例如在上《小鹰学飞》这篇课文时,教师可导入小鹰和老鹰在大树、大山、天空飞翔的图片,提问:“这几张图片是什么呀?你们想知道小鹰是如何跟着老鹰学飞的吗?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着小鹰体验它的学飞经历吧。”如此简洁的导入情景开场白,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小鹰学飞”的情景。另一方面,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创设音像有效情境,不断丰富语文教学资源。《青蛙看海》教学中,青蛙跟着松鼠跳完一座大山的石阶后看到了大海,课文附有相关主题插图,清晰明了,学生容易看懂内容,如果教师再创设音像情境,通过老鹰和青蛙、青蛙和松鼠之间的对话,就有利于强化学生不怕困难的心理,培养他们有志者事竟成的良好心态。[2]

三、引入寓意式故事,勾起学生探知欲

作为教学工作者,利用学生喜欢听故事这一点,就可以直接勾起学生的探知欲,去多问一个“为什么”,去多问一个“后来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经不自觉地进入了学习的状态,进入了探究的状态,进入了主动学习、自发提问的状态。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教材《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课中,笔者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个人总是梦想着发财,梦想着有一天能一夜暴富,于是他每天每夜都虔诚地祈祷:上帝啊,让我中五百万吧,让我中五百万吧。每天每天坚持每天每天祈祷,但直到死,他都没有得偿所愿。死的那天,他愤怒地质问上帝:为什么我这样虔诚地侍奉了你一辈子,你却连我唯一的愿望都不肯满足?上帝更愤怒地朝他大吼:“……”同学们,你们猜上帝说了什么?在故事最具悬念的地方停了下来,学生的胃口全被吊了起来,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开始问:后来呢,后来上帝说了什么啊?我猜上帝应该是说不劳而获是不对的吧。当课堂气氛完全进入活跃状态时,学生们一个个眼睛发亮地看着我时,我说:“上帝说的是:‘你倒是去买一张彩票啊!”学生哄堂大笑,在笑声中明白做事情应看到本质,应落实到行动中去,如果你不去买彩票上帝又怎么能让你中五百万呢?任何事都是有因才有果的。进入到课文中后,学生对于故事中的主人公,只要葫蘆却丝毫不关心葫芦叶子葫芦花状态的行为也就有了透彻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达到了紧紧抓住学生注意力的作用,而且有效地导入了课文,让学生在笑声中得以感悟深刻的道理,在欢乐的气氛中得以明白课文的深意。

四、字词结合记忆,帮助学生熟悉词语

在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词语教学。但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通常将汉字与词语分来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其实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的一定的难度。故为改善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将字词结合,简化语文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熟悉词语的同时有助于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效率。以苹果的“苹”字为例,在以往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通常是从字形入手为学生讲解,如:“苹,(标识出拼音píng之后为学生讲解),上下结构,上面一个‘艹(草字头)下面一个‘平”。教师没有意识到这样的讲解方式过于机械化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故为改善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将字词结合借助多媒体加深学生的记忆。如:课前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小猴子摘苹果”的动画短视频,视频播放之后,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视频中的小猴子在摘什么水果吗?”学生回答苹果后教师引出:“那你们知道苹果这两个字怎么写吗?”通过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记忆,有助于帮助学生熟悉词语、加深记忆。[3]

五、精心设计作业内容,科学布置课后作业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是老师在课堂上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独自完成,将学生置身被动接受状态,使学生长期处在一种无人可交流的、乏味的自我完成课后作业的学习环境,课后作业逐渐演变成了学生们的负担。因此,精心设计作业内容,科学布置课后作业,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策略。例如教师在教学《小动物过冬》这篇课文时,可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出题目,自行设计作业内容;教学《母亲的恩情》时,可布置“亲子作业”,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语

在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堂的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好动特性,使得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完成相关教学任务的难度加大,为避免学生出现过重学习负担,教师必须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不可布置过于繁重的课后作业,要确保学生能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和快乐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姚傅昊.浅谈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经验艺术策略[J].方法交流,2013,(06)。

[2]张敏明.奏响预习五部曲,为语文学习导航——略谈小学二年级语文的有效预习[J].小学教学研究,2012,(10)。

[3]侯彩侠.小学二年级语文知识积累阐述[J].经验交流,2012,(10)

猜你喜欢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解析小学二年级语文夯实学习基础的途径
小学二年级趣味数学学法研究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