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地修行的密码

2017-06-27丘眉

小康 2017年18期
关键词:苦行僧远游功名

丘眉

“父母在不远游”,这在徐霞客时代是很难被打破的信条吧?其母王氏的身影,也许才是真正打开弱冠少年如此苦行僧式在天地修行的密码。

21岁的弱冠少年,正是青春萌动、无比风流之时,却从此偕同小童,近游远征。不畏風雨,不计程期,露宿之余,还要生果充饥,屡次遭劫,进退不得。最长的四年西游,一同出发的有僧人静闻和王、顾二仆,静闻病死途中,二仆不堪劳苦,也先后逃逸,顾仆逃走时更把箱中所有一齐偷走。

通常,清早五时起身,六时出发,午饭往往下午才吃,有时忙于攀涉,甚至不吃。累了一天,晚饭之后还要写日记,少则数句,多则三四千字,“日间之游当晚即记”。

这个弱冠少年,就是被称为“千古一奇人”、“华山夏水第一知己”的徐霞客。人们多神化徐本人,有人描述其出生的异象:“豫庵配王孺人,怀霞客弥月,以异梦诞生。生而修干瑞眉,双颅峰起,绿睛炯炯,十二时不瞑,见者已目为餐霞中人。”徐被神化成“为山川灵异而生”。

“父母在不远游”,这在徐霞客时代是很难被打破的信条吧?其母王氏的身影,也许才是真正打开弱冠少年即如苦行僧般在天地修行的密码。

徐霞客祖上在元初迁至江阴之梧塍里。父徐有勉,洁身自好,无意于功名利禄。徐霞客与长兄幼弟亦皆无意于功名。

徐有勉去世后,徐家家道赖徐母王氏纺织。王氏鼓励徐霞客出游:“志在四方,男子事也。即语称‘游必有方,不过稽远近,计岁月,往返如期,岂令儿以藩中雉、辕下驹坐困为?”万历三十五年,王氏亲自为徐霞客准备第一次出游的行装,并特意缝制一顶仿古远游冠。随着母亲年龄的增高,徐霞客深以为念。王氏安慰他说:“吾幸健,善饭足恃耳。男子生而射四方,远游得异书,见异人,正复不恶。无以我为念!”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八十高龄的王氏特地让徐霞客陪同作了一次荆溪、句曲(今句容县)之游,一路上她都走在儿子的前面,以示健壮,让徐霞客放心。除此之外,关于王氏的记载寥寥。

明清时期,“江阴种”有充足的蚕茧来源,天下闻名。“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此用以想象王氏更多,未尝不可。

也许有着更加强烈的风餐露宿、以天地为知己想法的是王氏自己,而在徐霞客身上实现了。王氏临终,徐霞客视汤药床褥间,衣未尝解带。母不食,霞客亦不食,母为强食之。其病剧时,吁天愿以身代,与遍索名参为饵,笃孝种种不可枚举,几贻讥于灭性矣。迨以上寿终,霞客日夜作孺子啼。

水之北、山之南为阳,水之南、山之北为阴。西晋时,江阴城前身之暨阳县,即取暨湖之北的地理方位而得名,后迁治于长江南岸,改名为江阴。春秋时期,吴公子季札三次让国,寄情山水,避耕于江阴申港南舜过山下。无意功名,不知秦汉,江阴如此民风,也许久远且甚。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徐霞客在天地间近征远游的第六个年头,江阴发生了一件重大事件,江苏学政衙署从宜兴移建江阴。这种级别的衙署当时选择江阴这般小城是特例,至今依然有人发出疑问,只是从此,开始推动江阴成为积极考取功名之地。

做出这一决定的官员名王以宁,是一个性情官员,最后在江阴任上辞官归隐。

猜你喜欢

苦行僧远游功名
拜谒
明在“知不足”
挥霍
病后弃政从文
在路上的梦工厂:“远游志”网络旅行杂志的众筹之路
翟惠玲:为广彩艺术甘做苦行僧
我们需要老战式的“苦行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