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饼干是如何被发明的

2017-06-27刘少才

读者·校园版 2017年14期
关键词:砂糖奶油航海

刘少才

饼干,一种再常见不过的食品,与航海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但其实二者之间大有关系。如今,海轮上的救生艇中一般都备有救命口粮——救生饼干。饼干与航海的紧密关系不止于此,现代饼干的雏形就是在航海中由船员所发明的。

救命的小饼

最初的饼干叫“比斯开小饼”,不少国家至今还这样称呼它。

180多年前的一天,一艘英国人驾驶的帆船驶入法国西部的比斯开湾,不幸遭遇狂风巨浪。比斯开湾经常有风暴,风急浪高,在此遇难、遇险的船员和船舶数不胜数。比斯开湾因此有“船员的坟墓”之恶名。

遭遇比斯开湾的惊涛骇浪,不要说100多年前的帆船,即便当今设备先进的万吨巨轮,也要经历一番惊心动魄的搏斗。英国人驾驶的那艘帆船在风暴中逐渐失去控制,最终触礁沉没。好在船员并没有全被风浪卷走,一些船员死里逃生,漂到一座无人荒岛上。

两天后,风停浪小,饥肠辘辘的幸存者们想到了那艘装满面粉、砂糖和奶油的沉船:如果把那些东西捞起来,不就可以充饥了吗。于是,他们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后,立即行动,大家相互配合,有的潜入船舱取货,有的在外接应,很快就将沉船中的面粉、砂糖和奶油捞了出来。

不过,让他们发愁的是,这些用来救命的食物已经被海水泡得一塌糊涂,混在了一起。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一个船员想出一个办法:把这些被海水泡过的面粉、砂糖和奶油搅拌在一起,做成小饼吃。于是,船员们一起动手,把这些被海水泡在一起的面粉、砂糖和奶油搅拌均匀,捏成一个个薄薄的小饼,贴在海岛阳面的礁石上。灼热的阳光很快就把这些小薄饼烤熟了。取来尝尝,这些烤熟的面饼又松又脆,味道居然不错。船员们像过节一样饱餐了一顿。凭借这些自制小饼,幸存者们在小岛上生存了一个多月,最后被一艘过路的轮船搭救。

为了纪念这次脱险,幸存的船员们回到英国后就用同样的方法烤制小饼,并用“比斯开小饼”命名这些薄饼。这就是今天饼干的英文名称biscuit(比斯开)的由来。

饼干的故事传播开来,饼干逐渐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食品,欧洲各国的饼干产业也发展起来。工业革命以后,由于机械技术的发达,饼干的制作设备和工艺得以迅速发展。作为一种食品,饼干风靡世界。如今,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水平的提高,饼干生产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个角落。可以说,只要是食品加工厂,都能够生产饼干。饼干的花色品种也数不胜数,丰富多彩。

从大海走上餐桌

其实,在英国船员遇险之前,在东方就已经出现了饼干类食物。这要追溯到公元7世纪的波斯。当时,制糖技术刚出现不久,并因為制作饼干而被广泛使用。这种传统的饼干也逐步传入欧洲,深受大众喜爱。那时候,从皇室厨房到平民街巷,到处弥漫着烤饼干的香味。不过,在这以后,这种外来的饼干逐渐被欧洲的面包替代。松软可口的面包最终成为欧洲人餐桌上的主要食品,饼干则被“打入冷宫”,直至没有厂家再生产饼干,生产技术也逐渐失传。

现代意义上的饼干是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加入(也有不加的)糖、油脂及其他原料,经调粉(或调浆)、成形、烘烤等工艺制成的口感酥松或松脆的食品。如今世所公认的现代饼干产业的起源,就是比斯开湾遇险的英国船员发明的饼干。

19世纪时,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各国航海技术迅速发展。在航海中,由于面包含有较高的水分(35%~40%),并不适合作为长期储备的粮食。于是,人们选择了一种含水量很低的食物,这就是现代意义上的饼干。

如今,饼干早已不是发明之初那种“水和面”的概念,生产工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上,饼干的种类繁多,令人眼花缭乱,如酥性饼干、韧性饼干、发酵(苏打)饼干、薄脆饼干、曲奇饼干、夹心饼干、威化饼干、蛋黄饼干、水泡饼干等。饼干的品种越来越多,至今还在不断地变化出新。

不过,多少年来,海轮上的航海用压缩饼干一直都没有太大的变化。

压缩饼干本身就适宜长期保存,再加上采用真空包装,装入密封的铁皮盒子,放在救生艇专用的食品箱中,无疑是一种再理想不过的航海救生食品。按照规定,海轮救生艇中的救生饼干要由三副负责定期检查和更换新品。

猜你喜欢

砂糖奶油航海
詹芮溪 The Food I Like
砂糖
断水三天的航海人
为什么奶油夹心饼干被扭开后,奶油总是粘在其中一面上?
砂糖变硬 三招解决
航海博物馆
航海路线
燃烧吧,砂糖!
什么不见了
蛋糕大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