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调频广播覆盖工程技术初探

2017-06-27程孝儒陈祥

科技传播 2017年10期
关键词:天线技术

程孝儒++陈祥

摘 要 随着我国广播工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调频广播正以更加先进和智能的方向发展,广播覆盖工程是实现信号传输范围扩大的先决条件,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调频广播覆盖工程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影响了信号传输的效果。因此,本文从概述我国调频广播覆盖工程技术的发展情况入手,分析了影响调频广播覆盖效果的主要因素,并联系技术条件和实际情况,系统性的分析了调频广播覆盖工程的技术内容,旨在为促进我国调频广播覆盖工程技术的发展提出合理且有效的想法与建议。

关键词 调频广播;覆盖工程;天线;技术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7-0045-02

我国的广播信号传播主要是以调频的方式,但是调频采用的直线波距离较长,频段距离通常在几十公里以上,为了满足与信号传输的需求,我国通过建立多个无线电发射台来保证声音信号的持续传输。但是调频广播对于外界环境的要求较高,自身容易受到信号的干扰,同时我国在推进乡村地区广播电视发展中,调频信号在高山上的接收能力被大大减弱,另外,其传播的信号也严重不稳定。对此,我国还需要大力发展调频广播覆盖工程技术,以选择合适的发射机功率、天线以及同步广播技术等来实现对调频频率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我国广播电视技术的良好发展。

1 调频广播覆盖工程技术的发展概述

早在20世纪20年代,人类就已经发明出了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元件,这使得人们能够操纵电信号的调制,从而实现声音信号的向外传输。调频广播是在调幅广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调频广播与调幅广播相比,不仅对频率的利用程度加大,同时还能够实现立体声广播,对于发射台的要求也较小。但是调频广播主要是在视距内沿地面进行传播,散射的传播效果不够稳定,在离发射台较远的区域内,调频广播覆盖的衰落情况极为明显。

我国当前的调频广播频率为87MHz~108MHz,频道之间的间隔为100kHz,其最大可容纳210个频道。然而在当前我国社会群众对于广播传媒的依赖和需求不断增加,在技术领域,我国还需要重视完善调频广播覆盖技术,以最小的成本投入,来避免广播信号的中断,从而更好地发挥出调频广播的文化传播作用[1]。

2 影响调频广播覆盖效果的因素

影响调频广播覆盖效果的因素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为客观因素。主要包括了地形地貌因素、电磁环境和建筑、森林等。调频广播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遇到阻碍物体,其传输的信号将会大幅度的减弱,而调频广播的覆盖工程无法避免要遇到低洼、高山等地貌,且也会穿过大片森林和建筑楼群,因而广播信号会受到传输的影响[2]。

此外,电磁环境也会对调频广播产生干扰,尤其在城市中,工业活动、电气设备等形成了复杂的电磁环境,进而对调频广播覆盖的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主观因素。当前调频广播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其必须要依靠天线路程和接收站,而随着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对调频广播的巨大需求,使得发射天线数量不断增多,在同一水平的天线层数越来越密集,采用的水平极化的工程技术,尽管实现调频广播覆盖面积的增加,但是这对于移动接收站和城市建设方面却造成了不小的负担。

3 调频广播覆盖工程技术研究

3.1 选择合适的发射机功率

发射机是调频广播覆盖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够充分地发挥出调频广播的优势,必须要注重选择合适的发射机功率,从而满足调频广播的覆盖需求,另外也能够达到资源的优化。在发射机功率的选择方面,需要保障发射机运行的信号接收场强要符合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要充分考虑到调频广播信号受到地形等外部环境影响所产生的信号递减情况,注重分析天馈线增益与衰耗指标,以平衡经济投入与效益支出为重点,从而达到充分利用发射机功率的目的[3]。

3.2 选择合适的广播发射天线

我国目前的调频广播频率在87MHz~108MHz,在这一频率范围内,需要天线为偶极子类型,如单偶极子或双偶极子,并在实际的工作中,配合反射面来对天线的覆盖范围和方向进行有效的調整,因此,在广播发射天线的选择方面,应当注重考虑天线的极化方向,为了能够实现调频广播的全覆盖,覆盖工程技术上通常以覆盖效果最佳的垂直极化天线为主,但是在具体的施工中,也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电磁环境,以保障调频广播信号质量为主。另外,还需要根据调频广播发射天线覆盖情况结合共塔天线的地理位置和增益情况,根据天线的数量选择水平或垂直的调整,从而达到精准覆盖的效果。

3.3 调频同步广播技术

调频广播信号之间的互相干扰是影响调频广播覆盖工程的重要因素。而为了避免调频广播信号之间的干扰情况,可以采用调频同步广播技术,以在重复覆盖区域内,进行调制信号的有效整合,使得发射点能够最大程度以稳定和相同频率、频调的信号,来增强发射场强。另外,还需要注重在大范围覆盖的基础上实现小功率补点的完善,针对于信号较差的区域,如建筑狭窄区、高山后侧面等区域以定向补点的方式,利用差转、直放的方式,进行小功率的同步广播,从而实现调频广播覆盖工程质量的提升[4]。

3.4 优化调频广播发射系统

优化调频广播发射系统,能够有效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并从大局角度对调频广播的覆盖工程进行调整和布局。在调频广播发射系统的优化过程中,应当秉承以发展技术和平衡经济效益与成本的原则,可以通过将天线挂高的方式,来充分利用空中的优势,达到调频广播全覆盖的范围。在施工技术上应当注重以低损耗馈线将天馈线和发射机内部的元件有机进行融合,从而来稳定调频广播信号的传输效果。另外,在站点的建设上也应当在符合我国调频广播信号整体布局的基础上,尽量以高海拔的站点建设为主,这不仅能够有效地节约接收站建设所耗用的资源,同时也能够从根本上来提高调频广播信号的覆盖范围和效果。

4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在广播无线领域的不断发展,在满足于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也极大程度地促进了我国广播技术的发展。但是当前在调频广播的全覆盖工程上还存在一定的现实难度和技术挑战,调频广播信号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且电磁干扰较为明显,本文联系实际情况,提出在调频广播覆盖工程方面,需要注重选择合适的发射机功率和广播发射天线,注重优化调频广播发射系统,在充分考虑当前的施工技术和现实环境的基础之上,以抬高天线的方式,来扩大覆盖面积。并以调频同步广播技术,来最大程度避免电磁信号的干扰,以补点的方式强化调频广播传输信号,从而实现和推动我国调频广播工程覆盖工程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殷希,陆建华.无锡调频广播延伸覆盖工程的规划与实施[J].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2014,5(5):60-70.

[2]张云贵.调频广播覆盖工程改造项目设计实践[J].科技传播,2015,1(11):116.

[3]陈侃.调频广播覆盖的影响因素及优化技术分析[J].无线互联科技,2015,4(23):18-19.

[4]刘兴梅,白学南,张增赋.浅析调频广播覆盖中的几个技术问题[J].内蒙古广播与电视技术,2011,5(2):78-79.

作者简介:程孝儒,怀宁县广播电视中心。

陈祥,芜湖县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天线技术
具有共形能力的阻抗可调天线
一种新型波导圆极化天线
ETC相控阵天线与普通天线应用对比分析
ALLESS转动天线射频旋转维护与改造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理论宣讲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
弹载北斗抗干扰天线系统分析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