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画”中有“话”

2017-06-27杨海珍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8期
关键词:发现美创造力想象力

杨海珍

摘 要:幼儿美术教学,应该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展示幼儿的天性,激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逐步完善其内心存在的美感和主动探索自然的兴趣。笔者认为,当前幼儿美术教学应该注重诱导而不是灌教,让幼儿的利用其内在天性去创造发现人类及自然社会的真善美。让幼儿从信手涂鸦起去创造发现他内心存在的美,去展示其眼中纯洁的美。

关键词:创造力 想象力 发现美 绘画美

孩童的内心最纯洁,没有任何主观意识,他们展现的美才是真自然,但当前教育往往有把成人眼中的美强加于孩童,采取强迫教育的形式,让孩子沐浴于成人的美的世界,接受成人的對于美的认识。往往就忽略了孩子的天性,纯真以及他们对世界美的发现与追求。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去认识世界。幼儿美术教育是让孩子用自己的画笔把自己感知的自然展示出来。绘画是常用手段。《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但实际上通常教师用自己的范画让孩子临摹,也就是循规蹈矩的模仿范画,甚至苛求而扼杀孩童的创造力;此外,也有教师缺乏耐性,不能通过鼓励诱导帮助孩子发现美,逐步让孩子失去了对美术想象和创造的兴趣。

一、“诱导” ——激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追求美的愿望

有人说:“当一个婴儿睁开眼睛想抓东西的时候,他就已经有幻想了。”因为生活中他所看到的事物给了他想象的空间。记得在一次教学活动中,让中班的孩子们画一棵大树,先以讲解的方式告诉孩子们树根是什么样的,应该怎样画,树叶应该怎样画,当我图颜色时问他们树根什么颜色,孩子们当时都不吱声,我就不假思索的告诉孩子们树根是褐色的,当然用褐色图,接着问树叶是什么颜色呢?孩子们都说树叶是绿色的,范画画好后贴在黑板上,孩子们在作画时我发现他们画的大树都成了大小不一的多胞胎,其中有少部分孩子迟迟不肯下笔,我直接握住他们的小手帮他们画。《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忽视了幼儿才是主体,忽视了如何用语言来引导幼儿表达他们所看到的不同的事物,画一棵大树看似简单,但我却扼杀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实大树就在我们的身边,大自然中无处不见,孩子们最熟悉不过,我应该试着引导幼儿谈谈、说说他们所见的大树是什么样子的,可以把不一样的大树的图片让孩子们观察,让孩子们去发现大树的不同样,从中孩子们就会注意到大树的树根颜色有不同的颜色,大树的叶子也不一定是绿色的!间接的不仅发挥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同时提高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孩子们在画大树时肯定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画法,不再是依葫芦画瓢,他们会天马行空的想象,会叽里呱啦地说我画的是什么样的大树。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讲了一个孩子画太阳,他每次都把太阳画成绿色,开始老师很不理解,总是要求他把太阳画成红色,但孩子都拒绝了,最后他对老师说:“夏天,爸爸在工地上干活很热,我给他画一个绿太阳,就不会那么晒了。”老师被孩子的话感动了。生活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在孩子创作绘画的同时,也学会关心身边的人。

孩子都是单纯的、简单的,作为教师首先要了解孩子们的内心想法,尊重他们的意愿,学会与孩子沟通,耐心的给孩子时间、空间,循循善诱,教师重在引导幼儿,启发幼儿,激发幼儿的想象,挖掘他们的潜力。绘画亦是如此,儿童教育专家认为,绘画是幼儿表达行为的第二种语言,是幼儿抒发情感的一种形式,它可以发展幼儿的思维并建立自信和成就感。教师要做孩子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适时的做孩子的指导者,但要注意把握好“度”,这里的“度”可以解释为在绘画当中教师不能一味地指导幼儿,教师在交流中要多了解孩子,善于观察、分析孩子的各种情况准确把握,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教给孩子技能技巧,让孩子画出心中的画,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孩子的想象力是奇特的,思维是活跃的,我们成人不但不应限制幼儿这种脱离现实生活的奇特想象、奇特思维,而且应该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大胆想象,大胆表现,充分发掘幼儿的潜力,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培养幼儿自信心,使其健康成长。那种在活动中以成人的思维模式去要求限制幼儿思维的做法只能扼杀幼儿的想象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扼制幼儿自信心的培养。

二、“鼓励”——让孩子说出画出自己眼中的自然,让其树立追求美的需求

以往的美术教学习惯以教师为中心,幼儿在活动中往往是被动地模仿、这种美术活动方式,忽视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甚至有的幼儿由于怕模仿得不象而不敢下笔。就象上面案例中的孩子,少部分孩子因为迟迟不肯下笔,教师就直接握住孩子的小手帮助孩子作画,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美术活动失去兴趣。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各自差异,可以准备难易程度不同的多张范画,允许幼儿在活动中自己选择内容,鼓励能力较差的幼儿选择最简单的内容并大胆下笔,鼓励能力较强的幼儿丰富画面内容,大胆想象,让所有参与活动的孩子都能有成功的体验,并及时肯定孩子的成绩,帮助孩子一点点地肯定自己,树立自信。这样,幼儿能在这种宽松的活动氛围下,较容易地完成活动内容,体验成功的乐趣。慢慢地,愉快的情绪会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帮助幼儿对自身能力有正确的认识和肯定,从而树立自信心。“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绘画的学习中,只有让幼儿体会绘画的乐趣才能够更好的

学习。

三、“启发” ——让孩子亲近自然,主动融入自然,去观察发现生活,画出心中对美的渴望

幼儿并不留心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也不知道一些看似平常,不起眼的事物可以成为绘画的题材内容,所以教师要启发引导幼儿观察生活。观察能使幼儿扩大视野,丰富感性知识,熟悉物体的基本特征、结构关系及色彩。让幼儿把观察到的立体的事物画成平面的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和绘画技巧的运作过程,这个过程远比临摹过程复杂,更能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1.随机观察:

例如夏天常有雷雨,可以让幼儿观察蓝天晴空如何在瞬间变得乌云滚滚;让幼儿听电闪雷鸣、大雨滂沱、水打在玻璃窗上啪啪的响声;让幼儿体验撑伞在大雨中行走时,脚踩在水里溅起的一串串水花,雨靴发出的吱吱声。这样,幼儿就可以画出一组描写夏天雷雨的画。

2.有目的地观察:

例如画秋天景色,先把幼儿带到室外,去有目的地观察秋天,通过对树叶、农作物、水果和人的服饰的观察,启发幼儿回答秋天的景色,知道秋天是金色的季节。幼儿有了清晰的概念,然后兴致勃勃地挥笔,将观察到的美丽的秋季画在纸上。又如逛动物园,特别提醒幼儿观察他喜欢的动物,和幼儿一起议论调皮的猴子是怎样蹦来蹦去的,它的毛的颜色、动作、形态、姿势是如何的?带幼儿作画时一幅欢乐的小猴很快便会跃然纸上。

3.启发与回忆:

当幼儿想画又不知画什么的时候,可以启发幼儿回忆生活中的一些体验较深的事。例如掉牙齿,从牙齿摇摇欲坠到完全落下,孩子就有很深的体验。又如幼儿一碗饭全扣在了地上那种惜物感,那种因做错了事而担心受到大人的斥责的恐惧感等,这些复杂的体验,孩子虽很难具体表述,但对事情的印象却是十分深刻的。启发幼儿回忆一些体验较深的事,易于激发孩子表现的欲望。

四、“赏识”——孩子的每一件作品都有优点,我们为教者要去发现鼓励赏识

1.幼儿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教师要充分认识和利用

要理解童心,从儿童的角度去欣赏,不追求完美,应注意发现画而上每一根线条、图形、色彩能传达的幼儿的思想和情感,赞赏幼儿的点点滴滴的创造,并提供机会让幼儿进行分享、交流使他有更多沟通。如展览幼儿作品幼儿互相欣赏,互相评价,同时提高了评价能力;还可以及时反馈幼儿的进步,请家长采用适当的方法奖励幼儿,使幼儿得到满足,产生快感,受到激励。

2.尊重幼儿

评价儿童画并不是一个死的标准,每个幼儿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的画也就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有的作品只有他自己看得懂、说的清,因此,教师在评价幼儿美术作品时要尊重幼儿、善于发现幼儿作品中的精华所在,表现出接纳、赞许的态度,只有这样才可能和幼儿沟通。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说:“除非你被孩子邀请,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为孩子打造一个以他们为中心,让他们可以独自‘做自己的‘儿童世界。”作为教师我们要知道画得“像”,并不是美术教育的目的。绘画在于满足幼儿涂鸦的欲望与本能,让他养成独立创造的习惯,并且勇于表达自我。借由不同体裁的创作与形、色运用,开发生命的美感经验。

也许是我们太过份于成果导向,并对技巧性过度需求,只求画得“像”,却忽略了最珍贵的“原创性”。当孩子刚开始拿起画笔,就站在原创的高点。他们不需要像成人般,得要摆脱视觉惯性的束缚,以纯净的眼睛,便能直达事物的本然核心;这些独一无二的原创,都不是教出来的。总之,幼儿美术教育是能夠培养幼儿智能发展的教育,作为辅导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主体作用,使其自然地通过画画去表现感受,启发他们用自己的小手以美的形式把属于他们的多姿多彩的人生展现出来。

猜你喜欢

发现美创造力想象力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看见你的想象力
打开新的想象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浅谈对体育教育中的审美渗透
演唱者要善于发现美创造美
如何挖掘小学语文课程之美
嘿,来点想象力——读《跑酷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