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管理,突出提高质量主旋律

2017-06-23张英辉

青少年日记·小学生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中心校作文活动

张英辉

一、提素质,增强团队战斗力。

加强理论学习,创新工作机制

学校从领导层面入手,狠抓工作作风的转变。完善了学习制度,结合“两学一做”活动的开展,加强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及业务理论的学习,使学校领导干部做到“四有”,即:头脑有理论,自身有素质,工作有方法,业务有实绩。细化了工作制度,明确了工作职责。改变以往重开会布置,轻实际参与的做法,把一些会议,开到基层学校,开到工作现场,真正参与到一线教学工作之中去。通过工作作风的改变,学校领导出现了上班不进中心校直接进完初小的局面,有力推进了我中心校各方面工作的开展。

规范教师队伍,提高师资水平

我们采取“稳定、规范、提升”的六字方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党支部、校委会一班人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开展了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一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本学年开展了“让教师乐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高兴”为主题的道德建设活动,依据中心校《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细则》,对教师师德师风每学年考核一次,并把此作为教师聘用,评优评模、绩效工资发放重要依据,实行一票否决制。二是队伍管理人文化。尤其对一些比较优秀的临代教师,注重做好思想工作,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扑在教学工作上,在临代教师队伍中起到榜样和“传帮带”的作用。三是坚持培训学习。学校定期不定期組织教师学习教育政策、法规和业务理论,采取自学和集中辅导的形式,人人记笔记,写心得体会,教师自身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中心校不间断组织全员培训,去年八月暑假期间我们组织了为期五天的全员培训,学习新课标、学导案的设计、观摩课;九月开学后采用跟踪听课、评课、人人讲过关课的办法,使教师课堂效率明显提高。重视新教师的成长是教师培训的重点,我们对新上岗教师进行集中培训,责成骨干教师帮教,结对子,对各科教学模式进行详细的讲解,并做示范引领课,这项活动为新上岗教师尽快成长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四是开展校际交流,创设相互学习的平台。在中心校范围内的完初小组织开展每月一次的教学常规展示交流活动,和兄弟学校联手开展听评课活动。同时让教师走出去,吸纳先进理念和教学方法,对内输血,起到逐步提高的目的。先后多次派校长和教师赴河南、河北、太原、临汾参加培训活动,赴会的领导和教师回来后做汇报或做汇报课,把新理念、新方法传递给每一位教师。五是强化教师基本功训练,定期开展基本功比武活动。做到“三到位”:每人每天练习粉笔字落实到位;每周三页钢笔字展示到位,电化教学设备熟练使用到位。

二、强科研,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完善教研网络 完善教研管理网络,形成中心校长—教研副校长—各校校长—教研组长(年级主任)—教师;中心校长—各校校长—兼职教研员—学科教师,两个管理网络,做到了一级抓一级,目标明确,职责分明,团结协作,层层落实。

教学研讨把“三关” 为了构建高效课堂,我们把了三个关口。一是备课关。要想讲好课,备好课是前提,是关键。在这方面我们要求教师备课要做到三点:必须模式框架备课。必须依据课标,结合学情,制定出具体的教学目标。必须设计三个层次的练习,即尝试性练习,巩固性练习和拓展性练习。二是把好讲课关。教师上课重过程,看效果。要求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杜绝“一言堂”。三是把好教学反思关。在教学上,教师周周要有反思,做到“三不”:不限字数,不限形式,不写大话、空话、假话。把反思养成习惯,通过反思找问题,通过反思寻真谛,通过反思求进步。

全员参与,搞好语文主题学习教学实验 我们积极动员全体语文教师参与到语文主题学习教学改革之中。依据新课程理念,开展了语文主题学习教学研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提速”,将课外阅读纳入课内,实现厚积薄发;让生活走进课堂,把学习语言与体验生活结合起来。在开展实验过程中及时邀请教研室有关领导和专业人士对教师进行有关“语文主题学习”的培训和指导,使一线教师准确把握语文主题学习教学实验的方向,掌握语文主题学习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在基本掌握几种基本课型的基础上,在中心校范围内组建年级集体备课组,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一人提纲式主备,学科组成员相互互动探讨形成个性课时教案。在上学年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我们一鼓作气,分别在四处完小和初小片举行了语文主题学习的观摩教研活动,由各校语文教师全员参与做公开课,课后组织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和探究研讨活动,在每次活动后、每节课后及时总结、反思,逐步摸索出适合学校的有特色的语文主题学习教学模式。

三、抓特色,提升学校品位。

特色是发展之源,是创新之本。学年初,中心校就确立校校有特色,生生有特长的特色发展要求。一是把打造书香校园作为共同特色,借均衡化创建工作增设图书万余册,班级设立了图书角,学生设立了读书积累本,学校增设了名人头像、格言、板报、专栏、文化墙等,使得学校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形成处处皆育人的文化氛围。二是各校依据实际在常规教学、食堂管理、班级文化等方面选取一项,做到方案目标、制度、人员、职责四到位四落实。

“书香校园”初见成效

老官庄完小、上韩完小、感军初小营造育人环境,建设文化墙,使学校每棵小树,每面墙壁会说话,处处形成育人氛围。古诗背诵、经典诵读在各校全面开花。中心校分片举办了“小学生读书朗读竞赛”活动,参与演讲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读书的好处,读书的乐趣,读书的愿望。中心校形成了师生竞相读书氛围。

体育艺术“2+1”在各校生根开花

里砦完小“大课间”活动,亮点多,全校师生员工全员参与,按序定位;学生跑操队形保持对称,整齐划一;广播操、眼保健操、鼓棒舞,足球舞,舞姿优美,里砦完小把校本课程(黄河腰鼓)融入到大课间中,学生的基本动作整齐规范,学生入情入境。以少年宫活动为依托,体育艺术“2+1”项目的活动开展有声有色。先后成立了舞蹈、书法、绘画、象围棋、羽毛球、乒乓球、阅读、科技制作、百人黄河腰鼓队等九个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们获益匪浅,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老官庄完小根据学校发展规划组建了乒乓球队、棋类活动小组、红绸子秧歌队、绘画、书法、国学经典诵读等课外活动小组。开化初小的腰鼓、吉比初小的古诗情景舞都融入到大课间活动中,使得大课间活动五彩缤纷。

作文教学突破了语文教学的一个瓶颈

一是选取《小学写作课本》作为作文教学的依据,让师生有学习和引导性的样本。二是精心备课。模式引领下的作文备课——功在课前。三是例文引路。教师写好下水作文,给学生引路。四是改后复作。学生有两本作文本,一本是供练习后的誊写,写完之后自己先改,学生互改,上作文本,教师批改,反馈给学生,让学生仔细阅读琢磨教师修改之处和批语。五是习作讲评。对学生的习作从字、用词、句子、段到篇加以点评,让每位学生都有收获。六是精品欣赏。选择优秀作文在课内宣读并张贴,让学生互相借鉴、学习,取长补短。七是学校板报公示优秀习作和精彩片段,搞好宣传,激发兴趣,形成氛围。八是推荐发表。让学生树立自信,有成就感。

山西省翼城县里砦中心校校长

猜你喜欢

中心校作文活动
“活动随手拍”
Module6 Unit 1 Can I have some sweets?
沅江:聚焦课改
小学低年级数学阅读指导行动研究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东坪中心校“阳光健身工程”结硕果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