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王阖间“工吾王光 自作用剑”

2017-06-23张茂永

文物天地 2017年3期
关键词:佩剑吴越吴国

张茂永

2016年8月31日,东京中央拍卖株式会社上拍林原企业旧藏“青铜器铜镜带钩刀剑”专场,其中53号标的“春秋战国吴王阖闾剑”(图一)估50万至8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25万至5万元),以1380万日元落槌,加15%的佣金,成交价1587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03.21万元)。

林原一郎(1908-1961)是知名实业家和收藏家,位于日本冈山市的林原美术馆庋藏东亚地区的绘画、工艺品,和旧冈山藩藩主池田家过继来的大名收藏品,其中,国宝级美术品1件,重要文化财9件,收藏范围之广、藏品之典型,令其成为冈山城的艺术朝圣之地。自20世纪80年代始,名宝展不断,如平成十八年(2006)东亚陶瓷展、东亚陶瓷名品展和中国剔红名品展,平成二十三年(2011)中国工艺品展。从2012年起,林原企业委托东京中央拍卖组织铜镜和带钩专场,2016年8月为最后一次拍卖。

阖闾剑,1974年安徽省庐江县汤池乡边岗村出土过,铭文“攻敌王光自作用剑亘余允至克戕多攻”(图二),入藏安徽博物院。

东京中央拍卖的阖闾剑长63.5、宽5.4、柄长9.5、镡4.2厘米,错鸟纹。剑锋尖锐,双面刃。剑刃前部束弧,中脊起棱,剑身满饰镀金五对凤鸟形纹,风象征吉祥的神鸟、仁鸟,它是中国古人对多种鸟禽、动物、太阳等融合而创造出来的神圣图腾。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而且风鸟是古人心目中一种吉祥的瑞鸟,是能使天下安宁的象征。《说文解字》卷四《鸟部》云:“凤,神鸟也。天老曰:‘凤之象也,鸿前唐后,蛇颈鱼尾,颧颡鸳思,龙文龟背,燕颌鸡喙,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之外,过昆仑,饮砥朴,濯羽弱水,莫宿风穴,见则天下安宁。”凤鸟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仅次于龙,古老的汉族传统装饰纹样之一。凤纹在青铜剑中是最为美丽的纹饰。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它的制造者,有可能把自然界中见过的动物,加以自己的想象,而描绘出一个抽象概念。凤鸟虽然是中国先民创造出的一种虚拟生物,却留下了装饰艺术史上璀璨的一笔——凤鸟纹。

剑格正面和反面还分别用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纹饰(图三),圆茎中空,圆盘首。近剑格处错金二行八字鸟篆铭文,释读为“工吾王光自作用剑”(图四)。这是认定为阖闾剑的重要依据。

阖闾(?-前496),一作阖庐,姬姓,名光,又称公子光,吴王诸樊之子(《左传》《世本》作吴王余昧之子),春秋末期吴国君主,公元前514年-公元前496年在位。吴王阖闾被后世称为春秋五霸之一,阖闾上台后即开始实施强国富民振兴计划。他广泛搜罗人才,重用伍子胥、孙武等人,并在全国推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鼓励政策,施恩行惠,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使吴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逐渐得到加强。

阖闾九年(前506),吴王阖闾率师会蔡、唐之师伐楚,柏举之战,五战五捷,大败楚军,仅十天即进入楚都郢(今湖北省江陵西北),创造了舂秋时期攻占大国都城的先例。翌年,越国君主允常率师进攻吴国,阖閭亲自出征,大败越军。阖闾十一年(前504),吴师再次伐楚,迫使楚国迁都于都(今湖北省宜城东南)。从此,吴国威震中华。阖闾十九年(前496),吴王阎闾兴师伐越,两军在今浙江省嘉兴南交战。越大夫灵姑浮以戈击阖闾,斩落阖闾大趾。阖闾被迫还师,死于陉,后葬苏州虎丘山。

鸟篆错金铭文是这柄剑出彩的关键部分,古人用纯金丝镶铭文的技术技艺可谓炉火纯青。圆柱形剑茎,中间两条凸棱,圆剑首。庄重古朴,制作精良、犀利异常,是春秋兵器中的精品,让人惊奇的是,这把青铜宝剑穿越了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但剑身丝毫不见锈斑。它千年不锈的原因是什么?

在漫长的西周至春秋前期,吴一直处于长江下游,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蛮夷之国;但自春秋中期开始,吴富国强兵,逐渐强大称霸天下,称王,并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雄踞东南而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作为地处东南、历来视为蛮荒之地的小国短短数十年间,竟然能与齐、楚等大国抗衡,成就霸业,除去政治因素外,从物质角度来看,吴国历代国君非常重视青铜冶炼和兵器制作。《吴越春秋》记载,吴王令“能善为钩者,赏百金”。由于国君的重视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当时吴越地区的铸剑水平,远远高于中原诸国,出现了许多传奇的铸剑大师,如干将夫妇、欧冶子等,尤其是干将莫邪铸剑的故事,流传至今。吴国的剑有名到什么程度呢?《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为了防范人民的反抗,“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之为钟鐻,金人十二,各重千石,置廷宫中。”吴越出产利剑,一枝独秀,名闻天下,官方和民间所藏不知凡几,令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放心不下。相传,秦始皇南巡到苏州时,听说虎丘山之下的剑池就是吴王阖闾之墓,于是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挖掘,希望能挖出深藏于墓的吴越青铜利剑。不料直到坑中冒出水来,也未见剑的踪影,秦始皇没有能够目睹吴越青铜利剑的风采,只好遗憾地离去。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吴越青铜剑早已名闻天下的事实。

剑是中华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武术中有着很高的地位,为兵器中之神,有君子之风。自古,行侠者佩剑而行,文雅高尚者佩剑,将军统帅佩剑,由此可见剑是武术文化的精髓,是衡量功夫境界高深的尺码。

“剑”代表降妖伏魔的神物。“剑”代表着正气,代表着决心:其一,剑被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二,剑是双刃的,象征不偏袒哪一方。其三,作为一种风雅佩饰,剑的样式漂亮,不像刀那么霸道,舞起来也潇洒。其四,剑被僧道之人作为法器,能降妖杀魔、呼风唤雨。

古代的中国人也不例外,在穿衣打扮方面自有其特殊的习俗。特别明显的一项就是佩剑。佩剑和佩玉作为君子的象征风靡古代的中国世界。衣冠带剑即表身份、争取功名,还具有礼治和修身养德方面的意义,表现了剑除有与戈、矛等古代兵器共有的兵器属性之外,还有其特有的非兵器属性。正是这一属性,使得春秋战国间带剑之风十分盛行。

《礼记·少仪》载,“观君子之衣服、服剑、乘马,弗贾”,意思就是说“观赏君子的服装、佩剑和车马,不要谈论它们的价格”。作为古代中国人日常生活规范的儒家经典,《礼记》非常细致地规定了人们生活各个方面的礼仪,对于佩剑的描写恰好证明了那个时候人们普遍佩剑。又,《左传·哀公十七年》记载,“良夫乘衷甸两牡,紫衣狐裘。至,袒裘,不释剑而食。大子使牵以退,数之以三罪而杀之。”意思就是良夫这个人拜见太子时,袒露衣服,而且没有解掉佩剑就吃饭,因而违背了礼仪,最后因此而丧命。可见,一般人平常也都是佩剑的。

那么吴国铸剑到底有什么特点呢?从种类及形制看,吴国青铜剑在古代兵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种类主要有短剑、扉耳剑、窄格无箍剑、宽格有箍剑、扁茎剑等,对东周时期南方各国乃至中原地区的兵器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的扉耳剑为吴越地区特有的剑类,不见于其他地区;窄格无箍剑、宽格双箍剑及扁茎无格剑,则反映了春秋中晚期吴国的创新。即一方面便于握持,一方面便于装饰,同时,扁茎无格剑则演变为新的器形——铍,均对东周时期各国特别是越、楚等青铜剑的制作产生重大影响。

吴国青铜剑在春秋时期的总体演变趋势为:剑身加长,柱脊变为棱脊,截面凹弧、有血槽,前锷收狭、刃部由直刃变为弧线内收。剑是“直兵”,正如文献所云:“直兵推之”,“剑承其心”。以上形制的变化,都是为了加强剑的直刺功能,提高剑的杀伤能力,使其在步战加强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吴国崛起争霸优势的创新因素中,青铜兵器特别是青铜剑铸造技术的创新至关重要。吴国青铜剑的菱形暗花纹,剑首同心圆,复合剑,青铜合金及其组织,剑身、格、茎、箍、首的成形技術,铭文成形的错金银技术,剑格、剑箍的镶嵌技术,磨剑技术,剑鞘制作技术及缠缑技术等,尤其是暗花纹、剑首同心圆和复合剑制作技术,堪称三绝。

对于其铸造,目前学术界基本认为是分两步:

(1)先铸带榫的剑脊,即在脊部预留外厚内薄、横断面呈蘑菇状的榫头;

(2)再铸接剑刃,即将已铸好的剑脊插入刃范的相应部位,合范后浇铸剑刃。

事实上,剑身分铸在技术上有很大难度,并且有可能因整体性被破坏导致性能变劣甚至根本不能使用。从这一点来看,复合剑的创制表现了吴越铸剑匠师的超凡的想象力和创新的胆识,充分证明了该时期铸剑匠师高超的技术水平。由出土实物看,两种锡青铜结合面质量极佳,界面处无结合不良、冷隔、气孔、夹渣等双金属铸件的常见缺陷,技术水平极高。吴国境内还有一种与复合剑类似的铁芯剑,即在剑茎内置铁芯,再铸铜将其包住,此举可增加器物的强度。

春秋吴国青铜剑中,窄格剑较少,仅见于吴县横泾和苏州城东北窖藏,而宽格剑却很多。但传世及出土的吴王剑中,较早的多是空茎剑(即窄格剑),如太子姑发剑、吴季子之子剑等;较晚的多是有箍剑(即宽格剑),如吴王光剑、吴王夫差剑等。南方地区以使用宽格剑为多,当是受吴青铜剑的影响。该剑型设计合理、利于劈刺,能在实战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因而为各国所青睐。《战国策·赵策》云:“夫吴干之剑,肉试则断牛马,金试则截盘匜。”诚非虚言。

吴国紧跟着诸侯争霸的步伐,凭借着丰富的矿藏资源和雄厚的冶铸实力,在以舟师步兵为主要兵种的军队建置、与楚越争霸的战争需要以及东周时盛行的佩剑风尚等因素的激发下,加强武器装备,创新青铜兵器特别是青铜剑的铸造与装饰。为达到称霸中原的目的,一路征战攻伐、所向披靡:北上灭邗、灭徐辟清争霸道路,西破楚国直捣郢都,南败越人使其臣服,伐齐、破齐于艾陵,黄池会盟、与晋定公争长,一跃而为春秋末霸。

中原人称吴越语言为鸟语,称吴越文字为鸟字。这种鸟虫篆流行于舂秋时代吴越楚蔡南方诸国,我国古文字学者,大多对鸟虫篆并不以为然,认为其流行时间短,装饰味道浓,学术价值不高。如果将吴越的鸟字鸟语同良渚文明的鸟崇拜联系起来,就可以看到:鸟虫篆是吴越人借用汉字向本民族传统的一种回归,是本民族文化特征在文字上的一种强烈表现。吴人创造的鸟字,后人不太重视,但秦始皇却偏偏看重。秦始皇统一文字时,灭掉了六国古文,只留吴越鸟文,为他刻章制玺写旗帜所用!

(责任编辑:阮富春)

猜你喜欢

佩剑吴越吴国
Optimal Control of Heterogeneous-Susceptible-Exposed-Infectious-Recovered-Susceptible Malware Propagation Model in Heterogeneous Degree-Base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GLOBAL STRONG SOLUTION AND EXPONENTIAL DECAY OF 3D NONHOMOGENEOUS ASYMMETRIC FLUID EQUATIONS WITH VACUUM∗
吴国良花鸟画选
《吴越春秋》“折易”新解
吴国平
Unsteady flow structures in centrifugal pump under two types of stall conditions *
吴越“双绝”的千年相逢
Investigation of rotating stall for a centrifugal pump impeller using various SGS models*
我国男子佩剑运动员比赛中进攻技术统计分析
我有“佩剑”天下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