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黛拉在《暮色中等待》的边缘化和商品化

2017-06-21黄巧

青年文学家 2017年17期
关键词:商品化边缘化

摘 要:女性移民小说是英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英国作家琼·莱利《暮色中等待》一书中女主人公阿黛拉的坎坷人生,揭示黑人女性移民遭受种族歧视和男权社会的双重压迫、不断被边缘化和商品化的过程。

关键词:《暮色中等待》;阿黛拉;边缘化;商品化

作者简介:黄巧(1990-),女,汉族,四川成都人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四川旅游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7--02

琼·莱利是英国当代极具代表性的女性作家之一,以描写女性移民小说著称。莱利出生在牙买加,年轻时到英格兰求学并定居在那里,也曾多次往返于牙买加和英国之间,这样的生活经历给莱利的写作风格打上了深刻的烙印。她曾说,“如果我们(黑人女性)不写我们的故事, 那么别人会写,我们不会喜欢他们所说的话”[1]。莱利一直致力于通过虚构小说去记录黑人女性的现实生活,这使她有别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但她的作品却未受到应有的赞扬或批评。有评论家认为这些作品被当作“涉及种族歧视、父权统治和民族认同的社会纪录片”,从而转移了对其文学价值的考虑[2]。但莱利以独特视角展现了当代移民女性在英国的生存状况。本文从文本细读的角度,分析莱利代表作品《暮色中等待》一书中阿黛拉·约翰逊的人生故事,旨在展现以阿黛拉为代表的黑人移民女性被边缘化和商品化的过程。一方面,阿黛拉在英格兰被边缘化,在住房、就业、医疗和法制方面遭遇困难;不被英格兰接纳的她也没办法再回到牙买加。另一方面,以阿黛拉为代表的黑人女性还遭受男权社会的压制,反映出当时女性被商品化、被压迫的普遍现象。

一、阿黛拉的边缘化

移民通常对英格兰抱有很大期望。当阿黛拉在首都金斯顿时,她就听说英格兰非常富有,在大街上都能捡钱。阿黛拉的一个房客韦斯顿先生把英格兰看作“一个逃离的机会;一个可以赚钱的途径,在牙买加永远都赚不到那么多”[3]。连阿黛拉足不出户的堂姐妹克劳迪亚也相信,人们可以在英格兰挣更多钱。但英格兰并非移民们的天堂,迁移并不容易;正如莱利在《离开是为了留下》一书开头提到,“移民的经历并不容易,就是一次脱离,隔绝于文化规范最基本的要素”[4]。小说中,阿黛拉在住房、就业、医疗和法制方面遭遇诸多歧视,在英国社会一直被边缘化。

阿黛拉到了英国就很快发现“有些白人男孩,你根本没法儿跟他们说话。”[5]黑人难以融入白人社会。阿黛拉一直渴望在英格兰有自己的家,费尽心思想让家人从狭窄的公寓搬到埃尔德里奇路的房子里。但房产中介只会带黑人顾客去看几处破败的、标价过高的房子。阴沉黑暗、毫无吸引力的房子虽然跟她的预期并不符合,但阿黛拉还是买下来了,并把空置的房间租出去以缓解经济压力。但这房子最终破损太严重无法居住,阿黛拉只有再次搬迁。家里的境况随着阿黛拉中风后每况愈下。中风后遗留下的残疾使她不可能再继续刺绣,有些工作她达不到要求,有些仅因为她是黑人就被拒之门外了。最后她只有找了份清洁工的工作,却也因为她的种族、年龄、性别和残疾而备受歧视。

阿黛拉不僅在房子和就业面临诸多困难,在医疗和法制方面也是如此。在医院时,阿黛拉经常偷听到有人在说她坏话,有时候还会受到白人医生和护士的虐待,就因为她是黑人和外国人。她不得不依靠能够像白人一样说话的孩子来维护权利,也只有孩子们来医院时她才能得到较好的照顾。当阿黛拉在莫士丁路被两个白人男孩袭击的时候,女儿卡罗尔帮助她跟警察打交道。阿黛拉知道警察都是怎么对待其他黑人的,因而有些害怕;但女儿在场又使她感到宽心,因为女儿知道怎么说他们的语言。在阿黛拉眼中,“警察就是不喜欢西印度人,尽其所能伤害他们,无论老少”[6]。尽管她一再坚持袭击者是附近的白人男孩,警察却坚信一定是黑人,最终阿黛拉的正当权益也没有得到保障。

阿黛拉尽力在新世界寻求、重建自己的身份,英格兰的冷漠和不近人情却使得她处处受排挤。然而牙买加作为心灵家园排他地存在着,她觉得自己回不去了[7]。未婚先孕丢了工作那会儿她不想回去,只因她有自己的骄傲和尊严。多年后,她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去牙买加,牙买加在她眼中“如此不同,如此奇怪,她看不到自己回到那里生活是什么样子”[8],回去也是身无一物,除了在英格兰的三十年伤痛,也没什么值得炫耀的东西。“移民”意味着既属于这儿又属于那儿,既属于此时又属于彼时;意味着从一片土地背井离乡而又在一片新土地上成为异乡人的痛苦[9]。最终,阿黛拉只能孤独地困在狭小的公寓里回顾她的大半生,悔恨犯过的错误,哀叹逝去的青春。

二、阿黛拉的商品化

阿黛拉的故事是“英格兰的西印度移民女性生活的范例”[10]。除了在房子、就业、医疗和法制方面被白人社会排挤和压迫,作为女性的阿黛拉还被商品化、被压迫,从她与两个男性的关系可见一斑。

1、阿黛拉与贝雷斯福德

遇到贝雷斯福德之前,阿黛拉在金斯顿的裁缝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好几个富太太定期找她做衣服。但当她发现自己怀了贝雷斯福德孩子的时候,她被商品化的过程就开始了。未婚先孕的阿黛拉被赶出了堂兄家里;因为名声不好,她之前服务的顾客都不上门了。反之,贝雷斯福德的生活却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他仍然受到尊重,仍然还有工作,还有自由。贝雷斯福德认为这一切都是阿黛拉自找的,不过他可以发发善心,继续支持阿黛拉的生活,前提是阿黛拉要继续满足他的生理需求。

阿黛拉搬去与贝雷福斯德同住,所在社区住的都是穷苦女人。她们满怀梦想来到这个国家,但却栽在男人手里,一年又一年地生孩子。她看着她们怀孕、生病、老去,害怕变成她们中的一员。阿黛拉知道,贝雷福斯德厌恶那些邋遢、黯淡的女人;唯一能够把她和这些双眼无神、毫无希望的女性区分开来的不过是贝雷斯福德对她身体的兴趣,因此她讨好他,对他强颜欢笑。阿黛拉害怕“怀孕的圈套”,却沮丧地发现自己怀上了第二个孩子。这次贝雷斯福德似乎很生气,认为阿黛拉是想借此绑住他,那时阿黛拉才知道贝雷斯福德已经结婚了。她十分厌恶自己成了第三者,毅然决定脱离这段关系。

2、阿黛拉與斯坦顿

离开贝雷斯福德后,阿黛拉想过回到家乡。此时斯坦顿出现在她生活中,跟她体面地结了婚,以前的富太太们又开始回来找她做衣服了。阿黛拉认为自己能够再工作,好好赚钱,全靠斯坦顿。她似乎得到了想要的生活,受到尊重,还可以体面地去教堂。斯坦顿一直极为渴望有一个自己的儿子,但现实未能让他如愿,他开始不断谈论去英格兰赚钱。斯坦顿的变化让她不安,但阿黛拉只能接受他的决定。阿黛拉对英格兰、对即将到来的生活抱有如此大的期待,但斯坦顿却没有信守承诺,让她失望了。

跟其他加勒比海的移民工人一样,斯坦顿为伦敦运输公司工作,但英格兰剥夺了他的骄傲,他开始变得骂骂咧咧,经常家暴阿黛拉。阿黛拉中风以后情况更糟糕了,斯坦顿最终离开她和孩子们,与阿黛拉的堂妹格拉迪斯在一起了。即便如此,阿黛拉还在试图为斯坦顿的背叛找借口:她不能因为身体欲望而责备他,男人都那样,没法控制自己的欲望;其他女人应该收敛自己,不要诱惑男人。尽管斯坦顿变得道德败坏、毫无责任心,阿黛拉仍然痴痴地想着他,临死前还幻想着斯坦顿回来的场景。

阿黛拉并不是小说中唯一一个被丈夫背叛或被抛弃的女性。与阿黛拉一起工作的另一个西印度女人,对丈夫的出轨已经习以为常。当阿黛拉房子倒塌的时候,她发现一个女人在她租户道森先生的床上,而那时他的妻子正在外面工作。阿黛拉以为他是不一样的,但最终发现“男人!他们全都一样”[11]。小说里也描绘了遭遇丈夫背叛的女人,对每一个经过她房子的人,声讨另一个女人是怎样偷走她丈夫的。阿黛拉对这些女性的遭遇感同身受,却也无可奈何。当阿黛拉发现自己的身体不过是一件交换的商品时,她毅然离开了第一个男人,却无奈地发现她不过是在重蹈覆辙,有时甚至不得不用身体做交易以生存下来。另外,阿黛拉中风以后身体部分瘫痪,也意味着她对自己的身体失去了控制[13]。

作为第二代女性移民,阿黛拉的女儿们似乎也在重复她的错误,她觉得“上帝跟她对着干,把罪恶施加在孩子身上来惩罚她”[12]。与一无是处的奈杰尔在一起后,女儿德洛丽丝就成了她最大的耻辱。阿黛拉还没从德洛丽丝的悲剧中缓过神来,另一个女儿伊娜又怀孕了。似乎她对孩子们所有的梦想都已经化作灰烬,第二代女性移民的生活也并没有好转。很明显,在后殖民的男权社会中,女性遭受各种各样的压迫,她们被迫进入一段剥削关系中,或者被商品化,在怀孕生子等事情上都没有自主权。

综上所述,琼·莱利的小说《暮色中等待》从各个角度展现了女主人公阿黛拉从家乡牙买加到英国的生活。作为一个黑人女性移民,阿黛拉满怀梦想来到英格兰希望创造更好的生活。但她却发现自己置身于种族歧视和男权社会的双重压迫下,希望逐渐落空。阿黛拉的痛苦经历揭示了黑人女性在牙买加的生活已属不易,英格兰的边缘化又使得她难以获得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小说最后似乎没有任何救赎,这使得像阿黛拉一样千千万万黑人移民女性的故事更悲剧,也更深刻。

参考文献:

[9]Docker, John. 1492: The Poetics of Diaspora. London / New York: Continuum, 2001. vii-viii.

[1][2][4][13]Ellis, David. “Wives and Workers: The Novels of Joan Riley.” Emma Parker. ed.

Contemporary British Women Writers. Cambridge: D. S. Brewer., 2004: 71, 68, 75, 72.

[7][10]Fischer, Susan Alice. “Tulsa Women Writers, Global Migration, and the City: Joan Rileys

Waiting in the Twilight and Hanan Al-Shaykhs Only in London.” Tulsa Studies in Womens

Literature, 23.1 (2004):107-20.

Parker, Emma. ed. Contemporary British Women Writers. Cambridge: D. S. Brewer., 2004.

[3][5][6][8][11][12]Riley, Joan. Waiting in the Twilight. London: the Womens Press, 1987: 127, 1, 78,

125, 98, 143.

猜你喜欢

商品化边缘化
论虚拟角色名称商品化权益的独立性
明清时期陕西果树商品化趋势及殖民采掠初探
“边缘化”初中的去边缘化
“边缘化”初中的去边缘化
论动漫形象商品化权的法律保护
日本商品化权的历史演变与理论探析
被边缘化的节能司?
对农业技术市场推广的服务研究
关于文学边缘化的不同看法
农民工陷于“双重边缘化”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