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商业新生态

2017-06-21陈克远

时代经贸 2017年1期
关键词:业态痛点生鲜

陈克远

回顾社区商业的几个发展阶段,自从市场化以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野蛮生长阶段,当时的夫妻店还有路邊摊就比较常见:第二阶段就是连锁化阶段,品牌商业代替了原来的夫妻店;第三阶段是现在这种互联网改造的阶段,即电商O2O。

分享一组数据,我们选取了北京的12个社区,然后由20名记者向社区居民发放了1500份问卷,根据调查结果,有41%的消费者表示月花费500到1000元在社区商业的消费中:36%表示消费1000到2000元,还有33%的消费者表示在社区商业月花费5000元以上。这些消费都用来干什么?其实很好理解,比如女士可能会去做美容或者做美甲,男士可能选择健身房,这种消费力不容忽视。

社区商业的繁荣,其实不仅是为满足消费者的一种需求,也是一个社区是否繁华的标志。比如伦敦这种国际化的大都市,它的社区商业都非常的繁荣,如果现在北京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社区商业是非常值得重视的。

通过我们的样本采集分析,总结出社区商业新生态的四个特点:覆盖20大业态、连锁化提升、地产增值以及O2O的栖息地。

首先覆盖20大业态就是囊括了消费者的吃喝玩乐,与原来的社区商业相比,现在的业态更加丰富了。

第二是连锁化的提升,现在连锁品牌取代了原来的夫妻店。比如快餐,原来在社区里的这种店可能连店名都没有,现在已经被品牌化连锁化的企业所替代。

第三是带动地产增值,如果小区物业很好,而且社区商业非常繁华,房子也更值钱。

最后是O2O方面,我们的调查对象,有新社区也有老社区,有年轻人也有年老的消费者,整体来看46%的消费者表示会用O2O的方式去叫外卖,38%的消费者会去找家政,30%可能会选择生鲜配送。比如像现在京东到家、小e到家,通过手机下单,就可以把源于消费者周边的商超里面的生鲜配送上门。

社区商业与原来相比有很大的进步,但其实也有很多的痛点,比如距离太远,有些老社区距离菜市场可能需要几公里,非常不方便;再如特色商业定位不符,石景山有一个台湾小吃街,本来是很有特色的一个点,现在已经属于一种凋零的状态,很大程度是因为跟当地的社区定位不太符合。

有痛点也就说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综合一些专家学者的观点,社区商业未来如何发展,第一是用互联网去重构,第二是吸引品牌进驻,第三是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第四是挖掘养老基金。

猜你喜欢

业态痛点生鲜
平台经济下新业态从业人员社会保险问题研究
尾巴帖
Southern_Weekly_1928_2021_02_04_p28
生鲜灯的奥秘
面向地方新业态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大健康业态:购物中心的下一个风口
藏在“抱怨”背后的商机
中国生鲜消费趋势
从业态特性看全球激光拼焊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格局
超市集体推进生鲜合伙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