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假文盲

2017-06-21傅晓雯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专座站牌母子

傅晓雯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一位妇女抱着一个号啕大哭的婴儿,顶着寒风艰难地来到公共汽车站。

这时,她欣喜地发现汽车站的候车处有一块写着“母子上车处”的牌子,自言自语道:“太好了,这里为乘客想得真周到呀!”

正当她高兴之余,只见一位穿着皮大衣,双手插在兜里、神情冷漠的男子大摇大摆地走到了牌子下方,他似乎没有看到牌子,或者更没注意牌子上的字。妇女满脸疑惑地向站牌处走去。就在此时,又有一位戴着帽子,穿着风衣的男子“光明正大”地走了过来。瞧,他還在那儿闭目养神呢!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站到了“母子上车处”,其中却没有一对是母子!真正的母子只好躲到站牌的另一边等车。妇女满脑子问号,她实在无法理解“母子上车处”不同寻常的“现象”。难道他们看不懂牌上的字吗?

妇女忍不住萧瑟的寒风,哆嗦着问第一个站到“母子上车处”的男子:“同志,这是‘母子上车处,你怎么……”

“哦,知道了。”男子无所谓地应付了句,继续站在原地不动。

“真的,你看这牌子。”妇女以为他不相信,又说了句。

“是吗?可是大婶,我——不——识字啊!”男子摇摇头。

见男子无动于衷,妇女只好抱着孩子退到一边。就算他不识字,难道那整排的人都不识字吗?

“滴滴——”车来了。妇女随着人流上了车。可是,在车厢里扫视一圈,没有一个空位,那些“爱心专座”上都坐了人。他们又不识字吗?无奈,妇女只好抓住车上的拉环,随着车一路颠簸……

(指导老师:钟建红)

猜你喜欢

专座站牌母子
无视
母子相依
遭遇如此母子,我的婚姻好尴尬
法国电影资料馆举办贾樟柯作品回顾展
遭遇如此母子,我的婚姻好尴尬
让“爱心”专座名副其实
解读母子健康营养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