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化中医干预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2017-06-21张梦屿段晓情祝睿晨

浙江中医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阳上亢泡脚症候

张梦屿段晓情祝睿晨

1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5

2 浙江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12

经验交流

集束化中医干预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张梦屿1段晓情1祝睿晨2

1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5

2 浙江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12

集束化干预 高血压 肝阳上亢 中医药疗法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综合征”,可伴有心脑血管功能性或器质性的改变,是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因素[1],迄今针对控制血压,治疗上主要通过个体化选用降压药物及生活方式的干预来改善。集束化干预[2]是指为治疗和护理某种临床疾患,以循证医学为指导,由3~5个干预措施组成的综合实践方案。基于中医学理论的集束化干预,将辨证与辨病优势互补,通过多系统、多靶点的作用,有效调节体内气血运行,促进降压有一定优势。现将我院集束化中医干预对45例高血压患者血压的调节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①纳入标准:经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符合高血压防治指南2015[3]诊断标准,意识清楚,能进行语言交流,中医辨证分型为肝阳上亢型的高血压患者。②排除标准患有恶性高血压、白大衣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者;昏迷、精神病、伴有急性病及严重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者;氯沙坦钾片过敏者。③中止、剔除标准:依从性差或研究过程中出现其他急性病,无法继续参与本次研究者,记录该病例被剔除的原因。

1.2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3月1日至2017年1月31日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试验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51~68岁,平均年龄56.35±6.82岁;对照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49~70岁,平均年龄57.34±7.0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方案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批准,所有参加本次研究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2 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根据2015年高血压治疗指南[4],予晨起空腹口服氯沙坦钾片50mg(生产厂家默沙东公司,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J20130148),每日1次。

2.1 对照组:患者入院时予以饮食、起居等生活习惯方面的健康宣教,并嘱注意情志调节,保持平和心态。同时,为患者提供安静通风、光线柔和的病房环境。

2.2 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中医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2.2.1 耳穴压豆:用75%乙醇消毒耳廓后采用探棒取穴:交感、肝、肾、耳尖、角窝上、耳背心、耳背沟,寻找最敏感点,以王不留行籽贴(衡水仲景有限公司生产),贴压在所取耳穴上,每穴按压1~2min,使之产生酸麻胀痛热感。指导患者每日自行按压4~5次,每穴10~15秒,刺激强度以患者耳廓发热微痛为度。3~4天更换1次,两周为1个疗程。

2.2.2 五音疗法:患者入睡前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播放《江河水》《汉宫秋月》等舒缓的商调式音乐,以达到分散焦虑愤和稳定血压的作用。

2.2.3 中药泡脚:患者在音乐声中进行中药泡脚治疗。用石决明(先煎)、磁石(先煎)各6g,白矾100g,夏枯草30g,菊花、桑叶各20g,白蒺藜10g,除白矾外煎汤取汁,白矾研为细末,置于药汁中溶化。水温在37~41℃,每次20~30min,每日泡脚3次。泡脚过程中如感不适,或有皮肤破损者,则暂停泡脚治疗。

2.2.4 中药药枕:由夏枯草、菊花、草决明和晚蚕砂匀量装入布袋制成,每个药枕重约300g。对上述中药过敏者,停止使用。

3 疗效观察

3.1 评价指标:①两组患者在入院及治疗15天、30天、45天后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仪器型号BI9800:生产厂家为深圳市博英医疗仪器有限公司)。②根据高血压眩晕、头痛、心悸气短和呕吐痰涎4项症状,制定中医症候分级量化评价表[5],将每个症状通过0~3分数字表达轻重程度,分值越高,症状越明显,0分说明无上述症状,总分12分。

3.2 统计学方法: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重复测量资料采用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分述如下。

3.3.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小时平均收缩压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24小时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且试验组同时间点的血压水平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24小时平均收缩压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24小时平均收缩压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P<0.05。

对照组(n=45)152.4±7.9 142.5±7.8*134.6±8.8*128.1±6.8*时间治疗前治疗15日后治疗30日后治疗45日后试验组(n=45)149.3±8.3 139.5±6.9*#130.5±6.2*#119.4±5.1*#

表2 两组治疗前后24小时平均舒张压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24小时平均舒张压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P<0.05。

对照组(n=45)93.3±7.1 85.6±6.9*83.1±6.1*75.6±5.9*时间治疗前治疗15日后治疗30日后治疗45日后试验组(n=45)94.2±6.9 84.3±6.3*#76.4±5.4*#69.4±5.6*#

3.3.2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分级量化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症候分级量化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分级量化评分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试验组患者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分级量化评分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分级量化评分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P<0.05。

对照组(n=45)8.4±2.1 6.9±1.7*6.1±1.4*3.3±1.4*时间治疗前治疗15日后治疗30日后治疗45日后试验组(n=45)8.3±2.2 6.2±1.1*#4.2±1.2*#1.7±0.3*#

4 讨论

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循环动脉血压缓慢升高的一种常见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患者脑卒中的患病风险远超过正常人群。控制血压是高血压病的首要任务。中医学将高血压病归属于“眩晕”“头疼”等范畴,《黄帝内经》有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各种以眩晕为主要表现之症,其病位在肝,多见于本虚标实之证,常见气郁化火,气不条达,其本虚为气血阴虚,标实为肝阳上亢,根据此病机,中医辨证施治原则为平肝潜阳熄风[6]。

治疗方面,中医学疗法具有独特优势。耳穴对应人体五脏六腑,在对应穴位进行有效刺激,可起到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作用。本研究中选择降压沟及角窝上为治疗高血压的经验穴;肝穴可清泻肝火、理气疏肝;肾穴可滋阴补肾,理气泄火;交感穴可调整植物神经功能。诸穴合用,可起到滋阴潜阳熄风降压作用。中医认为,肝阳上亢高血压患者易暴躁多疑,气郁化火,致肝风内动,其干预重点是安神制怒静志,此类患者常可根据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通过倾听用角、徵、宫、商、羽五种不同音调的音乐,使患者保持心情舒畅,抑制其怒,避免情绪激动引起血压波动。同时,中医理论讲究“上病取下”,通过中药泡脚,有降压效果的中药溶于热水,通过皮肤渗透至脚上毛细血管,从而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全身,达到降压的效果。中药药枕可使患者在睡眠中,与枕芯中药物直接接触,达到调理血气,扩张血管,促进降压的效果。本研究通过对患者进行耳穴压豆、五音疗法、中药泡脚及使用中药药枕等集束化中医干预后,两组患者24小时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和患者的症候量化评分显著降低。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整了人体植物神经功能,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减少了人体儿茶酚胺的分泌[7],改善大脑皮层下中枢和皮层对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的调节作用,从而促进全身达到气血相通,阴阳平衡的状态有关。同时,实验组患者眩晕、头痛、心悸、呕吐痰涎等症状的缓解程度也优于对照组,中医药干预的优势也有明显体现。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基于中医理论制定的集束化干预,可有效降低住院患者的血压,改善临床症状,疗效值得肯定。

[1]Toni L,Mary B.Controversies Among the Hypertension Guidelines[J].J Pharm Pract,2016,29(1):5-14.

[2]Helen B.Beyond the nursing care plan:an introduction to care bundles[J].Vet Nurs J,2016,31(2):43-46.

[3]Ripley TL,Brenner M,Finks S,et al.Key Articles andGuidelinesintheManagementofHypertension:2015 Update[J].J Pharm Pract,2015,28(2):146-161.

[4]Davis,LeslieLouise.Hypertensionguidelines[J]. Nurse Practitioner,2015,40(6):32-37.

[5]张国娣,郭巧英,陶晓虹,等.中医护理效果量化管理的实践[J].医院管理论坛,2015,32(10):41-44.

[6]周利明,陈华德.陈华德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经验总结[J].浙江中医杂志,2016,51(1):26.

[7]吴山永,何明,李秋菊.耳尖放血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亚急症40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5,50(1):62.

2017-03-30

猜你喜欢

阳上亢泡脚症候
附子联合MPTP诱导肝阳上亢型PD小鼠亚急性模型与慢性模型的建立及比较
针刺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头痛(肝阳上亢证)的治疗效果观察
肝火旺和肝阳上亢,你会区分吗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夏季别忽视了泡脚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泡脚可以加点药
泡脚驱寒消百病
花椒泡脚好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