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伦贝尔市2015~2016年冬季气候影响的对比分析

2017-06-20贾志非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降雪量

贾志非

摘 要: 利用2015/2016年和2016/2017年的冬季气象要素的变化,对于近两年的冬季气候影响作了对比分析,如气温,降水,极端气温,大雪等,总结了气候变化影响农牧林生产的利弊。

关键词:气温变化;降雪量;气候影响对比分析

一、全市冬季气候概况

2016~2017年全市冬季的气候概况: 2016/2017年冬季(注:2016年12月1日至2017年2月28日),呼伦贝尔市主要气候特点: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值相比偏高。降水量较常年同期相比偏少,属于暖冬。2015/2016年冬季(注:2015年12月1日至2016年2月29日),我市主要气候特点:平均气温与历年同期值相比正常略低。降水量与历年同期相比正常略多。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初冬呼伦贝尔市首现-40℃以下“极寒”天气。隆冬极寒持续,气温再创新低。冬末气温冷暖交替频繁,出现强降温天气。

二、主要气候要素分析

1.气温

2016/2017年冬季,全市平均气温-19.7℃,与常年同期值相比偏高1.3℃。属于偏高年.2015/2016年冬季,全市平均气温-21.3℃,与常年同期值相比正常略低0.3℃。出现阶段性的极端低温天气.见附图

从图1和图4的空间分布看,2016/2017年全市平均气温在-24.5~-12.6℃之间,其中牧区的从满洲里、陈巴尔虎旗、海拉尔、鄂温克旗和林区的额尔古纳市、根河、图里河、牙克石在-24.5~-20.7℃之间;全市其余地区在-19.7~-12.6℃之间。平均气温与常年同期相比,牧区的满洲里、海拉尔和林区的额尔古纳市正常略高0.1~0.7℃;牧区的新巴尔虎右旗正常略低0.3℃;农区的扎兰屯、阿荣旗和林区的鄂伦春旗、根河、博克图偏高2~2.2℃,属特高;全市其余地区偏高1~1.9℃。而从图2和图3空间分布看 2015/2016年冬季,全市平均气温-21.3℃,与常年同期值相比正常略低0.3℃。从空间分布看,牧区的满洲里、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海拉尔偏低1.4~1.9℃;牧区的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旗和林区的额尔古纳市、博克图正常略低0.2~0.4℃;全市其余地区正常略高0.3~0.8℃。

2.冬季极端气温

从附图5看2016/2017年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农区的阿荣旗2017年2月27日气温为6.3℃。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林区的图里河2016年12月6日气温为-41.9℃,没有出现雾霾现象。而附图6中看 2015/2016年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农区的扎兰屯2016年2月17日气温为0.8℃。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林区的额尔古纳市2016年1月22日气温为-46.8℃,林区和牧区北部出现-40℃以下的“极寒”天气,最低气温再创历史新低,伴随出现冰雾现象。见附图

3.降水

2016/2017年冬季,全市平均降水量9.3毫米,与常年同期值相比偏少20%。从空间分布看,牧区的满洲里、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旗和林区的额尔古纳市、图里河、牙克石在10.3~16.2毫米之间,全市其余地区降水量在3.3~9.9毫米之间。

2015/2016年冬季,全市平均降水量13.0毫米,与常年同期值相比正常略多12%。从空间分布看,牧区的新巴尔虎右旗和林区的鄂伦春旗、额尔古纳市在0~10毫米之间,全市其余地区降水量在10~2毫米之间.见附图

4.冬季大雪事件监测

2017年2月15日08时至16日08时,受冷空气影响,呼伦贝尔市出现了大范围降雪过程,牧区大部、林区局部出现了大雪,牧区的陈巴尔虎旗出现暴雪,雪量为11毫米,超过极端降雪阈值;牧区的满洲里、鄂温克旗和林区的牙克石出现大雪,雪量分别为5.2毫米、6.2毫米、6.9毫米。同时牧区最大风速达6.2~15.5米/秒,其中2月16日满洲里、新巴尔虎右旗、海拉尔最大风速达14.2~15.5米/秒,部分地区出现“白毛风”天气,能见度不到50米,对交通业造成较大影响。

三、气候专题影响对比评价

1.气候对牧业影响

2015/2016年初冬气温偏高,频繁降雪,能见度较差,乡间公路被冰雪覆盖,交通受阻,严重影响各类物资的发放。中期气温持续偏低,牲畜正常生理机能失去平衡,导致牲畜患风湿病、关节炎、呼吸道传染病,并出现冻伤,尤其对母畜,冬羔(1月产羔)的生存形成威胁。冬末受到强冷空气影响,大部地区降温达6℃以上,气温冷暖交替频繁,加速了牲畜掉膘,尤其对母畜,早春羔(2月产羔)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2016/2017年初冬气温偏高,降雪偏少,积雪不深,病毒、细菌、寄生虫敏感容易越冬生存。但是温暖的气候对饲草储备、运输及牲畜觅食都十分有利。隆冬牧区大部分气温偏高,降雪偏少,地下虫卵不易杀死,利于病虫害的繁衍发生,对牲畜健康不利。冬末气温偏高,有利于早春羔(2月产羔)的生长发育,降水偏多,对春季草原植被返青、土壤保墒益处显著。

2.气候对农业影响

2015/2016年初冬降雪偏多,有利于杀死地下虫卵。冬末受寒潮过程影响,我市大部地区出现降温降雪天气,大部地区降温幅度达4℃以上,低温导致温棚受损和作物受冻,影响果菜生长发育进程,对设施农业作物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2016/2017年初冬气温偏高,地面积雪少,各种害虫的虫卵不宜杀死,容易在春天大量繁殖,形成果树、蔬菜病虫害。隆冬农区气温偏高,降雪偏少,不利于杀死害虫,其复活成长概率增强,容易在春季形成树木、蔬菜病虫害。冬末气温偏高,降水偏多,降雪对春季土壤保墒较为有利,并能有效抑制初春沙尘天气。

3.气候对林业影响

2015/2016年初冬气温偏高,降雪偏多,有效杀死森林病虫卵,降低森林病虫害的发生率。中期出现“极寒”天气,冰雾笼罩,能见度极低,对林事活动有影响。冬末冷暖气温波荡起伏,出现8℃以上強降温天气,对护林工作带来不便。降雪偏少,积雪不深,对春季森林防火不利。2016/2017年初冬气温偏高,地面积雪较历年同期偏浅,不利于形成林区采伐运输的冰雪道,而且虫卵容易越冬生存,并在春天大量繁殖, 使森林病虫害滋生蔓延。隆冬林区气温偏高,降雪偏少,虫卵容易越冬生存,并在春天大量繁殖, 会使病虫害滋生蔓延,容易出现大面积虫灾。但是温暖的气候有利于护林工作的开展。冬末气温偏高,降水偏多,气温回暖容易形成桃花水造成低洼地区洪涝灾害,威胁林区道路和附近村庄。但是较厚的积雪对春季森林防火十分有利。

四、结语

从气温和降雪的变化来分析,从空间分布不同对于气候影响的也不同,2015/2016年平均气温较历年偏低,冬末降雪少,对于春季防火不利,不利于农区的土壤保墒。2016/2017年平均气温相比历年偏高,降雪较历年偏多,对于春季防火十分有利,而容易形成桃花水,对于农区土壤保墒有利,但易于森林病虫害滋生蔓延。分析气候影响能够更好指导农牧林的春季生产趋利避害。

猜你喜欢

降雪量
鄂温克族自治旗暴雪天气变化特征分析及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
1970—2019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降雪特征分析
1961—2019 年北疆冬季不同等级降雪变化特征
1970年~2018年根河市降雪时间变化特征
首都机场1999-2013年积雪特征统计分析
1961—2016年中国天山不同级别降雪事件变化特征分析
降雪量与积雪深度
怒江上游流域降雪识别及其演变趋势和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