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的虚构

2017-06-20刘应福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虚构人间文学

刘应福

艺术的虚构,并非是指胡编乱造、信笔胡诌,而是要使自己作品的内容符合“艺术的真实”,对现实生活进行艺术的概括和再创造。它化平淡为强烈,将可能变现实,从而使艺术形象更典型、更感人,更具有普遍性和时代精神。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生活的真实是原始形态的真实,而艺术的真实则是高级形态的真实。这就需要变“天马行空”式的虚构为“艺术的虚构”:其人其事,虽生活中“不曾有”,但生活中却“可能有”,或“曾经类似地有过”。

文学艺术追求的是“艺术的真实”,而不是百分之百的生活的真实。因此,写作的时候,我们笔下无需“无一人不真,无一事是假,无一语无来历”。因为这会限制作者的视野,桎梏作者的思维,扼杀作者的灵气和如烈火般的写作热情。

那么,艺术的虚构该如何进行?

一、时空浓缩法

阿·托尔斯泰在他的《论文学》中说:“有一个人在他的工作日,或者在休息日里,讲出一句对他来说有重大意义的话;过一个星期,他讲出另外一句话;而过了一年,他又在另外的环境里讲出第三句同样重要的话。或许,甚至就没有讲,你们就要使他在特定的环境里集中地把这些话讲出来。”这就是艺术的虚构。

二、嫁接拼合法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为了塑造人物,需要把从不同人身上所观察到的不同的特征糅合在一起,然后把它们“反复搅拌”,放在钵子里捣成粉末,最后就会产生出一个新的完整的形象来。他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就是这样一个嫁接拼合起来的人物:美丽的外貌是根据普希金的女儿玛丽娅·哈亭描写的;她的事件是从一个朋友苏克何蒂娜的经历中汲取出来;她的悲惨结局,自杀方式则是按他家临近的一个庄园的女管家来写的。

鲁迅也说,他“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儿见过或听到過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人物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

比如中国“龙”的形象,就是用“嫁接拼合法”虚构出来的:龙角如鹿角,龙首如麒麟,龙身如巨蟒,龙脚如鸡爪,龙尾如凤尾。

三、类比仿造法

人间有皇宫,于是《西游记》中便“触类旁通”式地虚构出天上的“天宫”;中国皇帝有“太和殿”,玉帝便有“灵霄殿”;皇帝有保卫京城的“殿前都检点”,玉帝便有保卫天宫的“四大天王”。

李朝威《柳毅传》中的龙宫:“……始见台阁相向,门户千万,奇草珍木,无所不有……谛视之,则人间珍宝,毕尽于此。柱以白璧,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精,雕琉璃于翠楣,饰琥珀于虹栋……”与人间的故宫、行宫,何其“相似”!

艺术的典型性决定文学作品必须要有虚构,艺术的真实性又决定虚构必须以生活原型和生活事实作基础,正如《红楼梦》“太虚幻境”后坊上的对联所云:“假当真来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卢那察尔斯基在其《论文学》说:“全部艺术就是一大‘花招……艺术家的职责根本不是照相,不是记录事实,而在于用想象和幻想的办法去创造事实,即虚构事实而又做得叫你感觉不到这是虚构。”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前言》中更是直言不讳地说:“文学就是……庄严的谎话。”

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事含假细节,假事含真可能性,这便是文学创造的难点和亮点之所在。

猜你喜欢

虚构人间文学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虚构
人间第一情
虚构的钥匙
春满人间
虚构
文学小说
文学
当天使飞过人间
完形填空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