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染指于鼎

2017-06-19沈习彬

收藏界 2017年4期
关键词:礼器圆盘青铜

沈习彬

赞美一个人名气很响时,我们会说此人大名鼎鼎、鼎鼎有名;形容某热闹场景时,我们会说那里是人声鼎沸、群情沸鼎;夸赞某人家既富且贵,我们会说他家是钟鸣鼎食、钟鼎之家;称赞某人是国家栋梁政治地位高时,我们会说该人_代鼎臣、染指于鼎;颂扬某人重信义守承诺时,我们会说他一言九鼎、言重九鼎;说某人勇气大力气过人,我们会说他是举鼎拔山、扛鼎抃牛;即使是描述某人处境尴尬面临险境,也会说是鱼游沸鼎……粗略一算,带有“鼎”的成语有80多个,而且多用来形容宏大高贵,可见,鼎在国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一个“鼎”字,饱含权力地位和富贵。

遥想有华夏文明以来,人分三六九等,普通草民无足轻重,只有达官贵人才能见得到用得上鼎。《周礼·天官·亨人》:“掌共鼎镬”的记述即为此证。新石器时代以后,青铜鼎取代陶鼎,即成为奴隶主贵族用以“别上下、明贵贱”的青铜礼器。尤其是周代,“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鼎逐渐成为了王权的象征、国家的重器,一般百姓对鼎绝不敢奢望,奢望即为罪。春秋战国时代,那些诸侯们最想做的事,就是“问鼎”,一但问鼎成功建立了自己的王朝,那就是“定鼎”。

五千年文明璨若繁星,老祖宗留下的古董文物中,最受人推崇的,为青铜器,而青铜器中最让人顶礼膜拜的,非鼎莫属,所以从另一个角度说,收藏爱好者也都很想“问鼎”,更希望“定鼎”——自己拥有心仪的春秋战国时代雍容华贵的青铜鼎。

正因此,当我捧起自己所珍藏的青铜鼎时,诸多感慨油然而生,三千年前,那个尝鼎一脔的王公,那个列鼎礼祭的贵族,能想到他们自以为豪的鼎,如今被一个小老百姓置于案头否?

2016年11月12日下午,本地藏友小梁微信发来几张鼎的照片让看看真伪,这几张照片立即引起了我的兴趣,当晚即驱车赶到本地某镇一家小小的古玩店,说是古玩店,其实店里没几样东西,柜台里外除了几件晚清民国的青花瓷、几个乾隆通宝和咸丰钱是真品,其他都是仿品。小梁说明来意,老板进屋抱出了图2所示的青铜鼎。

开门的好东西。当然,表面不能喜形于色,否则想收购得花大价钱。啥也不说,上手,挑毛病,问问东西来路,再贬损一番,而后坐下聊天喝茶,故意不问价。

听老板介绍,知道此鼎来自于山村小农家,家里珍藏了几代,因怕国家征收,始终未敢露面。我笑道:现在时代不同了,鼎虽是文物,但只要是流散民间的,普通老百姓也能拥有。人已无“公侯伯子男”之分,鼎不再代表贵族身份,也不再是國之重器了。

看这个小老板,应初入此道不久,果然,他一会就沉不住气了,自己先开了个漫天高价,再就是不停地问我们能出多少钱。要价离谱,并且担心卖飞了,象这样的生意,在古玩行是最难谈的。我不再还价,直接叫小梁开车回家,让他再寻找买主去吧,反正对他这样的新手,高手们不会给他高价,低手们不敢出高价,而他还一定会急于出手赚钱。

果然,十天以后,另一中间人找到我,我付给中间人2000元水钱,便以低于当初他开价七分之一的价格将此鼎购入收藏(见图2、3)。

此鼎形体似扁球形,青铜质地,直口,深腹,圜形盖,盖罩在身口外,盖顶有圆形捉手,可却置。这一构思巧妙的圆形捉手,既方便抓取,又让这个鼎盖正反放置都可作为盘子形状的容器使用,实用与艺术相得益彰(见图4,却置时圆形捉手即为大圆盘底足)。盖顶四周分两圈饰以蟠螭纹,圆盘形捉手内满工饰以方折角回旋线条组成的雷纹(图5、6、7),鼎腹部饰以两周蟠螭纹并以一道凸起弦纹相隔,纹饰繁缛而规整,制作精美,一发一毫皆一丝不苟(图8、9),鼎身口沿下附耳,耳廓略弧曲,耳外侧满工S形螭龙,内侧饰以凤鸟和螭龙纹(图10、11),三个壮硕的兽蹄足(图12),腹底还保留有当初铸时留下的范线(图13)。此鼎耳距35厘米,通高约30厘米,重4600千克。

关于此类蟠螭龙纹饰,郭宝钧在《山彪镇与琉璃阁》一书中分析琉璃阁60号墓的鼎纹时,曾认为是“以方正云雷纹与粗线S纹配列来表现蟠螭纹的章法”。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其结构仍是蟠螭纹之状,但作直角形弯曲,相当于小龙躯干的部位是以一条阳文粗线条与并列的雷纹带填充而成的,S形一端向内弯卷,纹饰间或夹以须角,始见于春秋晚期,流行至战国早期。再从盖上的抓手采用圆盘形、三个兽蹄形足的制式等综合来看,此器当在战国早期。

能摆上案头的藏品当然不止一尊。在介绍下面这件藏品时,作为一介穷学生,我必须借《收藏界》杂志向本地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古玩商表示深深的敬意(这位老师不愿具名,望读者原谅),他从陕西某地征集到此鼎,本可以转手赚数倍利润,但为了支持本人的民间收藏研究,也为了他自己能经常见到所珍爱的藏品,放弃暴利,以极低的价格交给我珍藏。

谁说“商人重利轻别离”?谁说民间收藏利益驱动?民间跑古玩的商贩中不乏义商,民间收藏爱好者中更不乏真知灼见!相反,小部分只在博物馆中看看国宝就敢外出鉴宝误导群众的人,连自己都不敢掏钱去市场买一个小铜钱的人,妄自拿国家俸禄称专家教授的,才是真的利益驱动。从某种意义上说,国家应该以更宽松的政策,支持鼓励民间收藏,才可以让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得到更好的传承。

说远了,回到正题。请看图14、15,此鼎我将其命名为春秋三立龙平盖夔龙纹鼎,上件战国圆捉手盖蟠螭纹鼎是食器,而这件则是春秋某王公贵族的祭器。一般来说,礼器远少于食器,其珍贵程度也大大高过实用器。徐州圣旨文化博物馆藏有一只夔龙鼎与这尊极为相似,但那只鼎平盖中间没有钮,铸造时间应略晚于此鼎。

青铜鼎最早出现是无盖的,并且极为厚重,后来才逐步向较轻薄实用发展,所见实用器有盖鼎的盖常为圜穹顶,春秋的礼器中有平盖的。此鼎即为春秋礼器。

细审此鼎,三足壮硕,附耳直立,平盖折沿,纹饰繁缛。平盖上共有四圈纹饰,中间一环钮,环钮下是一圈素的钮座,从钮座向外依次是一圈带有底纹相互缠绕的夔龙纹、更为壮硕脑袋较大的夔龙纹、三角雷纹和绳纹组成的装饰图案、边沿的夔龙纹,每一圈图案之间都以素环带相隔(图16、17)。

盖上还有三个对称的直立镂空雕的夔龙作为装饰耳,而若将盖却置,则这三条夔龙耳又作为圆盘的底足(图18)。瞧这三条夔龙,回首怒吼,威武霸气,看起来有触目惊心之感,这应该是为了营造祭祀时需要的庄严肃穆的氛围和神秘感吧(图19)。

鼎身以凸起的弦纹相隔饰以满工夔龙纹(图20),三个兽蹄形足壮硕有力(图21),鼎腹底还留有铸造范线(图22)。此鼎耳径26厘米,盖直径22厘米,高21.5厘米,腹周长72.5厘米,重2700千克。

(责编:辛友)

猜你喜欢

礼器圆盘青铜
当代陶瓷礼器创作中的多元化审美趣味
青铜之光
崛起·一场青铜资源掠夺战
圆盘锯刀头的一种改进工艺
古代隶书硬笔临摹字帖(一)
论新泰周家庄遗址春秋时期青铜礼器墓的等级性
单位圆盘上全纯映照模的精细Schwarz引理
《诗经》中青铜礼器概述
基于Profibus-DP的圆盘浇铸控制系统的应用
探索青铜爵的秘密“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