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 京红1号”商品代蛋鸡育雏期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2017-06-19王馨悦董博颖马秋刚赵丽红张建云

中国饲料 2017年9期
关键词:粗蛋白质周龄蛋鸡

王馨悦,董博颖,马秋刚,赵丽红,计 成,张建云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营养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海淀 100193)

“ 京红1号”商品代蛋鸡育雏期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王馨悦,董博颖,马秋刚,赵丽红,计 成,张建云*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营养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海淀 100193)

本试验研究了蛋白质水平对“京红1号”商品代蛋鸡育雏期生长性能的影响,为制订其营养标准提供基础数据。试验一选用1日龄“京红1号”商品代蛋鸡540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A、B、C),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30只鸡,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9%、20%、21%,试验期2周。结果表明:A组平均日增重高于B、C组,且料重比最低。试验二选用3周龄蛋鸡540只,分为3个处理(D、E、F),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30只鸡,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7%、18%、19%,试验期4周。结果表明:D组平均日增重为8.16 g/d,显著高于E、F组(P<0.05)。综合考虑,“京红1号”商品代蛋鸡育雏前、后期适宜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9%、17%。

“京红1号”蛋鸡;育雏期;粗蛋白质;生长性能

我国过去大多数蛋鸡品种都是国外培育,如海兰、罗曼等,市场占有率大,在上游种鸡业方面受制于国外,蛋鸡养殖市场的平稳发展受到影响,因此建立和完善优良种鸡资源自主研发体系对于我国蛋鸡产业发展十分重要。 “京红1号”蛋鸡由北京市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9年培育成功,是我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蛋鸡新品种,具有生产性能优越,繁殖性能突出,实用性、适应性强等多项优势。

本研究通过两个饲养试验分别研究不同日粮蛋白质水平对“京红1号”商品代蛋鸡育雏前期和育雏后期生长性能的影响,为制订“京红1号”商品代蛋鸡营养标准提供基础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一: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1日龄“京红1号”商品代蛋鸡540只,试验期2周;试验二: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3周龄“京红1号”商品代蛋鸡540只,试验期4周。饲养试验在中国农业大学涿州试验基地进行。

1.2 试验设计 试验一:将540只1日龄的“京红1号”商品代蛋鸡随机分为3个处理(A、B、C),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30只鸡,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9%、20%、21%;试验二:将540只3周龄的“京红1号”商品代蛋鸡随机分为3个处理(D、E、F),每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30只鸡,粗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7%、18%、19%。

1.3 试验日粮 试验一、二日粮均采用玉米-豆粕型日粮,颗粒料饲喂。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和表2。

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试验一:以“京红1号”商品代蛋鸡1日龄体重为初始体重,2周末截料、称重、测胫长,计算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等指标。

试验二:以“京红1号”商品代蛋鸡3周龄体重为初始体重,6周末进行截料、称重、测胫长,计算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等指标。

1.5 数据分析 数据采用Excel进行整理汇总,SAS 9.0统计分析,并进行GLM分析和Duncan’s多重比较,并采用线性及二次比较分析 “京红1号”蛋鸡育雏前期(0~2周龄)、育雏后期(3~6周龄)最适粗蛋白质需要量。

表1 试验一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表2 试验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2 结果分析

2.1 试验一结果 日粮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京红1号”蛋鸡育雏前期(0~2周龄)生长性能的影响见表3。从表3可得,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试验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耗料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A组平均日增重略高于另外两组,同时料重比略低于其他组。

表3 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京红蛋鸡育雏前期(0~2周龄)生长性能的影响

日粮中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京红1号”蛋鸡育雏前期(0~2周龄)胫长的影响见图1。由图1可得,日粮中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胫长、胫长增量以及日增重/胫长增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

2.2 试验二结果 日粮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京红1号”商品代蛋鸡育雏后期(3~6周)生长性能的影响见表4。从表4可得,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对平均日增重有显著影响(P<0.05),对试验末重、平均日耗料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粗蛋白质水平升高,试验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耗料呈线性降低,且D组平均日增重为8.16 g/d,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D组料重比为3.13,达到最优,但与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日粮中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京红1号”商品代蛋鸡育雏后期(3~6周)胫长的影响见图2。由图2可得,各组间胫长、胫长增量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中粗蛋白质水平为17%(A组)时,日增重/胫长增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

3 讨论

3.1 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对家禽的影响 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影响家禽的生长性能、生产性能及蛋品质。日粮中蛋白质缺乏,不但会引起蛋白质合成障碍,还会影响内分泌腺的分泌以及繁殖功能,对家禽的肉、蛋、毛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日粮蛋白质过剩不会对机体造成持久的不良影响,因为机体本身有氮代谢平衡调节机制,可以将过剩的蛋白质转化成尿酸排出体外,但是,这种调节机制的作用是有限的,如果蛋白质大量过剩,超出自身的调节能力,将会导致代谢功能紊乱,肝脏功能受损,饲料能量利用率降低等问题。

图1 粗蛋白质水平对京红蛋鸡育雏前期(0~2周龄)胫长、胫长增量及日增重/胫长增量的影响

表4 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京红蛋鸡育雏后期(3~6周龄)生长性能的影响

蛋白质在机体的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国内外研究人员关于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对动物生长性能的影响做了大量研究。当日粮能量水平为11.7 MJ/kg时,贵妃鸡6周末重及日增重随日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升高;当日粮能量水平为12 MJ/kg时,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贵妃鸡6周末重及日增重无显著影响(王润莲等,2013)。高蛋白质日粮组蛋鸡(0~6周及7~12周)日增重及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低蛋白质组(Saeed等,2010)。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对家禽有很大影响,研究其适宜需要量具有重要意义。

图2 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京红蛋鸡育雏后期(3~6周龄)胫长、胫长增量及日增重/胫长增量的影响

3.2 日粮中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蛋鸡育雏期生长性能的影响 蛋鸡所需的营养主要由日粮经消化吸收提供,研究表明,不同品种的蛋鸡在不同的饲养阶段粗蛋白质需要量具有一定差异 (周永孝等,2012)。粗蛋白质水平对采食量影响较小,而日增重随粗蛋白质水平上升而增加(杨烨等,2001)。日粮蛋白质水平对绿壳蛋鸡育雏期体重、平均日增重及胫骨长度影响不显著(袁超等,2013)。日粮中粗蛋白质水平对来杭蛋鸡(21~32周龄)采食量及体重均无显著影响 (Rao等,2014)。本试验中,日粮不同蛋白质水平对平均日增重、平均日耗料、料重比、胫长均无显著性影响,推测可能是由于本试验日粮中粗蛋白质浓度不足以对蛋鸡育雏前期生长性能产生显著影响。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日粮中蛋白质水平过高即氮水平高,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造成饲料成本增加(Latshaw等,2011),因此,结合本试验研究结果推荐京红蛋鸡育雏前期日粮中粗蛋白质适宜添加量为19%。

日粮能量和粗蛋白质水平对来航鸡采食量及饲料转化率有影响 (Sohail等,2003)。对150~255 d的蛋鸡,体增重随着代谢能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但是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蛋鸡体增重没有影响(Totsuka等,1993)。本试验结果表明,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对平均日采食量没有产生显著影响,低蛋白质水平(17%)使蛋鸡的平均日采食量有所增加。另有研究表明,日粮粗蛋白质水平从18%增加到20%,采食量增加(Parson等,1993),与本试验结果相反;然而,有试验表明日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蛋鸡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Rao等,2011),这与本试验结果一致。在相同代谢能水平下,蛋鸡日增重随着粗蛋白质水平降低有下降趋势,表明粗蛋白质水平对日增重有一定影响 (郭金彪等,2009);此外,日粮中添加过量粗蛋白质不能提高蛋鸡生长性能及蛋品质(Junqueira等,2006)。本试验结果也说明过高蛋白质不能提高蛋鸡生长性能。由于动物的生长性能与动物品种、年龄、日粮成分、日粮加工及环境等都有关,因此不同研究结果存在差异,本试验粗蛋白质水平对平均日增重影响显著,对平均日耗料、料重比及胫长等无显著影响,可能是由于本试验采用3~6周龄蛋鸡,不同于其他品种或者阶段的营养需要量;或者是浓度设定范围不足以对生产性能产生影响。综合各项指标及经济效益,推荐京红蛋鸡育雏后期日粮中粗蛋白质适宜添加量为17%。

4 结论

4.1 由试验一可以得出,“京红1号”商品代蛋鸡育雏前期(0~2周龄)日粮中适宜粗蛋白质水平为19%,此时,蛋白能量比为15.7 g/MJ。

4.2 由试验二可以得出,“京红1号”商品代蛋鸡育雏后期(3~6周龄)日粮中适宜粗蛋白质水平为17%,此时,蛋白能量比为14.5 g/MJ。

[1]郭金彪,张辉华,朱锦兰,等.饲粮能量与蛋白水平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与胴体品质的影响[J].中国家禽,2009,31(20):47~48.

[2]王润莲,汪忠艳,张锐,等.0-6周龄贵妃鸡适宜饲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的研究[J].家禽科学,2013,3:10~14.

[3]袁超,宋华慧,严华祥,等.日粮能量、蛋白水平对育雏期绿壳蛋鸡生长性能和屠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13,49(23):26~30.

[4]杨烨,李忠荣,冯玉兰.河田鸡日粮能量和粗蛋白质水平的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2001,16(1):42~48.

[5]周永孝,耿爱莲,赵芙蓉.产蛋鸡蛋白质需要量研究进展[J].中国家禽,2012,34(11):51~53.

[6]Junqueira O M,Laurentiz A C D,Filardi R D S,et al.Effects of Energy and Protein Levels on Egg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of Laying Hens at Early Second Production Cycle1[J].Journal of Applied Poultry Research,2006,15 (1):110~115.

[7]Latshaw J D,Zhao L.Dietary protein effects on hen performance and nitrogen excretion[J].Poult Sci,2011,90(1):99~106.

[8]Parsons C M,Koelkebeck K W,Zhang Y,et al.Effect of dietary protein and added fat levels on performance of young laying hens[J].Journal of Applied Poultry Research,1993,2(3):214~220.

[9]Rama R S,Ravindran V,Raju M V,et al.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metabolisable energy and protein on performance of White Leghorn layers in a tropical climate[J].Br Poult Sci,2014,55(4):532~539.

[10]Rama Rao S V,Ravindran V,Srilatha T,et al.Effect of dietary concentrations of energy,crude protein,lysine,and methionine on the performance of White Leghorn layers in the tropics[J].The Journal of Applied Poultry Research,2011,20(4):528~541.

[11]Saeed Babiker M.The effect of dietary manipulation of protein and energy levels during the growing period on egg-type pullet growth and laying performance[D].Sultan:University of Khartoum,2010.

[12]Sohail S S,Bryant M M,Roland D A.Influence of dietary fat on economic returns of commercial Leghorns[J].Journal of Applied Poultry Research,2003,12(3):356~361.

[13]Totsuka K,Okazaki Y,Yamamoto A,et al.Effect of Dietary Crude Protein and Metabolizable Energy Levels on the Performance of Laying Hens[J]. Journal of Poultry Science,1993,30(1):1~15.■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dietary protein levels on the growth performance of laying hens in the brood time,providing a data basis for developing its own nutritional standards.A total of 540 Jinghong laying hens aged of one da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with 6 replicates per group and 30 hens per replicate for experiment 1.The dietary protein levels were 19%(group A),20%(group B),21%(group C),respectively. The experiment lasted for 2 week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daily gain weight of group A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B and C,and feed conversion ratio of group A was the lowest.A total of 540 Jinghong laying hens of 3-weeks-ol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with 6 replicates per group and 30 hens per replicate for experiment 2.The dietary protein levels were 17%(group D),18%(group E),19%(group F),respectively.The experiment lasted for 4 week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daily weight gain of group D was 8.16g/d,which significantly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E and F(P<0.05).In addition,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suitable protein levels for early brood and late brood were 19%and 17%,respectively.

Jinghong laying hens;brood time;crude protein;growth performance

S816.11

A

1004-3314(2017)09-0014-04

10.15906/j.cnki.cn11-2975/s.20170903

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CARS-41-K15)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粗蛋白质周龄蛋鸡
蛋鸡多产蛋要过三道关
不同性别竹丝鸡育肥期饲粮粗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春季蛋鸡养殖三防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研究
给青年鸡换料不能急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
不同粗蛋白质水平饲粮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褐壳蛋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