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众健康微世界”微信平台对生活方式的干预研究

2017-06-17郭惠荣吴雪琴李伟赵建博陈欲晓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15期
关键词:生活方式干预微信

郭惠荣 吴雪琴 李伟 赵建博 陈欲晓

【摘要】 目的 探討“公众健康微世界”健康生活方式微信公众平台对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人群生活方式及体重的影响。方法 223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且问卷回收有效患者, 随机分成观察组(113例)和对照组(110例)。对照组患者在执行医院规定临床治疗的基础上, 护理人员给予健康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的基础上, 关注“公众健康微世界”微信公众平台。两组分别在入组时及3个月后到医院进行体检和生活方式问卷调查, 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方式评分、体重及相关指标。结果 3个月后, 观察组患者总体生活方式、健康观念、人际沟通、遇事冷静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613、37.081、49.305、38.690, P<0.05)。3个月后, 观察组患者体重、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及腰臀比较入组时均有明显改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较入组时无明显变化,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微信平台可以接受健康知识,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体重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公众健康微世界;微信;生活方式;干预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5.109

Research of intervention by “public health microworld” WeChat platform for lifestyle GUO Hui-rong, WU Xue-qin, LI Wei, et al. Changji Branch of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Changji 831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influence by “public health microworld” healthy lifestyle WeChat platform on lifestyle and weigh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non-infectious diseases of hypertension, diabetes, and dyslipidemia. Methods A total of 223 patients with chronic non-infectious diseases providing effective questionnair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113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11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additional health guidance by nursing staff to conventional clinical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followed “public health microworld” WeChat platform in addition to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health educa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Both groups took questionnaire at admission and in physical examination after 3 months. Comparison was made on lifestyle score, weight and related indexes between n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3 month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scores of overall lifestyle, health concept,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calm degre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36.613, 37.081, 49.305, 38.690, P<0.05). After 3 month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better weight, body mass index, waist circumference, hip circumference, and ratio of hip and waist circumferences than those at admission,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re was no obvious changes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WeChat platform can provide health knowledge for patients, and establish healthy lifestyle, which shows active effect on weight.

【Key words】 Public health microworld; WeChat; Lifestyle; Intervention

借助“公众健康微世界”微信公众平台, 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人群树立“防重于治”的健康理念, 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控制体重等指标。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于2014年5月建立“公众健康微世界”健康生活方式微信平台, 于2014年6月正式开通运行, 向公众发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生活方式管理知识, 2015年1月正式启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人群生活方式管理研究。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260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及代谢综合征等入组条件, 排除急危重症、精神异常和不合作以及其他不符合要求的患者。患者年龄28~55岁, 平均年龄41.6岁。按就诊日期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130例。共发放生活方式问卷260份, 回收有效问卷223份, 占85.77%。其中观察组回收有效问卷113份, 占86.92%, 对照组回收有效问卷110份, 占84.62%。

1. 2 方法 对照组在执行医院规定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 护理人员按照健康教育处方进行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临床治疗和健康教育的基础上, 关注“公众健康微世界”微信平台。两组患者分别在入组时及3个月后到医院进行体检和生活方式问卷, 汇总, 分析, 得出结论。

1. 3 观察指标 采用生活方式问卷量表进行评估, 包括80个题项的生活方式正式问卷, 包括生活方式、行为取向、心理愉悦感、健康观念、服药和吸烟、活动和休息、幸福感、饮食类型、人际沟通、卫生素养、规律运动、遇事冷静程度等方面。比较两组患者入组时和3个月后体重、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及腰臀比变化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3个月后生活方式评分比较 3个月后, 观察组患者总体生活方式、健康观念、人际沟通、遇事冷静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613、37.081、49.305、38.690, 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3个月后体重及相关指标比较 3个月后, 观察组患者体重、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及腰臀比较入组时均有明显改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较入组时无明显变化,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3. 1 生活方式优化的程度 生活方式是综合性的概念, 是影响人们健康的关键因素。依据梁维君等[2-4]学者的观点, 生活方式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及生产活动中养成的行为特征, 与个人所处生存环境社会文化经济有密切的关系。付志华等[3, 5]在相关研究中给健康生活方式作出过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界定, 良好的生活方式包含健康的身体、平衡的心理、充满热情及饱满的精神状态, 使人们在身体、心理、精神与社会适应等纬度上处于相对完好状态的生活方式[6-9],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权威研究结论, 决定一个人疾病与健康的主要因素是个人的生活方式, 在所有的因素中占到60%, 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造成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绝大多数[2], WHO的统计报告亦指出:“健康长寿60% 的成分取决于个人”[10-13]。众多的研究结论证实了医务工作者开展生活方式管理的重要性, 生活方式治疗是基础, 在规范诊疗的基础上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戒烟限酒, 健康才能保障。

3. 2 健康传播和健康干预是公立医院的责任 目前已将生活方式冠名为“治疗性生活方式”,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5, 14-16]。健康是不可复制的生产力, 健康已经引起各个机构领导的重视, 员工的健康才能提高企业的生产力, 员工拥有健康的身体, 良好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 才能开发潜力, 创造性的工作,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等一系列文件指南的出台, 充分说明党中央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关注;同时国家出台一系列关于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家庭医生签约及医联体模式, 引导医务工作者重视和参与健康管理, 建立各级医疗机构参与的健康传播体系[6, 17-20]。这项内容包括健康传播和健康干预等方面, 作为公立医院, 传播健康和促进健康更是义不容辞的。

3. 3 “公众健康微世界”微信平台传播健康知识, 优化健康行为 WHO研究报告表明, 人类疾病的防控成效 1/3 靠预防保健, 1/3 靠早期发现, 1/3 靠信息治疗[7]。第 3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 2013 年 12 月, 我国网民数量高达 6.18 亿[8], 中国网民每天发布和转发微信超过 200 亿条[9]。微信逐渐以旺盛的生命力踏入健康传播领域。本研究通过“公众健康微世界”微信平台, 传播合理膳食、有效运动、心理平衡、健康睡眠、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管理知识, 旨在从行为认知和行为改善的视角对本院就诊的高血压、糖尿病、脂代谢紊乱及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膳食模式和科学等进行研究。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方式和体重现状。探讨通过“公众健康微世界”微信平台, 传播健康知识, 观察对入组患者生活方式与体重的影响。研究证明通过关注微信平台3个月的管理学习, 3个月后, 观察组患者总体生活方式、健康观念、人际沟通、遇事冷静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613、37.081、49.305、38.690, P<0.05)。3个月后, 观察组患者体重、体质量指数、腰围、臀围及腰臀比较入组时均有明显改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较入组时无明显变化,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推断本研究不但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有益, 对增强大众健康也应该具有重要的价值, 尤其对健康传播和健康管理工作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3. 4 编制科学合理的评估工具, 确保研究的准确性 本课题质量的保证, 最关键的因素是测量工具。本课题研究所使用的量表是在工作实践中编制并逐步完善的生活方式问卷量表, 包括80个题项的生活方式正式问卷, 包括生活方式、行为取向、心理愉悦感、健康观念、服药和吸烟、活动和休息、幸福感、饮食类型、人际沟通、卫生素养、规律运动、遇事冷静程度等方面。经验证性因素分析, 证明了该理论模型的适合性。信度检验的结果表明, 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28, 重测信度为0.731;内容效度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该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因此, 该生活方式问卷是较好的评估工具。

本研究结果表明, 健康的生活方式与接受健康信息有显著的相关性, 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体重有积极作用, 即生活方式越健康, 其体重状况越好。而“公众健康微世界”健康生活方式微信平台, 可以起到传播健康信息、建立健康行为和优化健康效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瑛.互联网健康传播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武汉:华中科技大学, 2013:1.

[2] 梁维君.当代大学生健康教育教程.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7-30.

[3] 付志华.健康生活方式对大学生健康的积极效应.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2, 46(7):62-66.

[4] 张晓燕.健康教育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1-35.

[5] 张滨滨. 切实抓好健康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16):372-373.

[6] 高凡. 新媒体环境下的健康传播研究. 武汉理工大学, 2014.

[7] 吉蕾.大众保健网站的健康传播研究.济南: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010.

[8] 张紫. 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计算机与网络, 2014(2):5.

[9] 赵茜, 李琳, 孟岚, 等. 微信平台下多学科健康管理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生活行为方式影响的研究. 宁夏医学杂志, 2016, 38(12):1291-1293.

[10] 王磊. 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对院外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16.

[11] 白玲, 张艳玲, 王敏. 应用微信平台开展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干预.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99):222-223.

[12] 林华, 吴秋华, 柳剑, 等. 生活方式干预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高危人群的初步研究.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08, 2(2):95-98.

[13] 黄丽蓉, 伍伟锋. 欧美多个医学和预防学会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进行健康生活方式干预的政策声明解读.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31(z2):102-104.

[14] 王俊霞. 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与健康管理. 医药, 2016(10):00131.

[15] 吴新颖. 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管理方面健康教育宣传的意义. 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44):387-388.

[16] 单雪晴, 冯爱成. 微信健康教育模式对健康素养干预效果的评价.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16(2):98-99.

[17] 钱柯柯. 微信健康教育平台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北方药学, 2015(8):195.

[18] 雷雨颖.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血压水平的影响. 社区医学杂志, 2017(3):30-32.

[19] 郑秀丽. 微信健康教育对社区青年高血压患者干预效果的评价.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7(2):226-228.

[20] 陈艳, 赵媛. 以微信为媒介进行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和健康行为的影响. 天津护理, 2017(1):73-74.

[收稿日期:2017-04-05]

猜你喜欢

生活方式干预微信
微信
社会生活方式变迁对散打运动发展影响研究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积极想象在音乐治疗中的运用研究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