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虚型便秘患者应用温针灸治疗的护理干预方式探讨

2017-06-17姜玉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15期
关键词:温针灸护理干预

姜玉萍

【摘要】 目的 研究气虚型便秘患者应用温针灸治疗的护理干预方式。方法 90例气虚型便秘患者, 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温针灸组, 每组4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 温针灸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温针灸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气虚型便秘治疗效果;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便质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焦虑状态的差异。结果 温针灸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78%)高于常规组(82.2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焦虑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焦虑状态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 且温针灸组生活质量、焦虑状态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温针灸组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便质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 气虚型便秘患者应用温针灸治疗辅以相应的护理干预, 效果确切, 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提高生活质量, 缩短治疗时间, 值得推广。

【关键词】 气虚型便秘;温针灸;护理干预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5.105

功能性便秘为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是非全身疾病或肠道疾病所致原发性便秘, 也为习惯性便秘, 目前多采用药物治疗, 但效果欠佳[1]。本研究分析气虚型便秘患者应用温针灸治疗的护理干预方式,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以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气虚型便秘患者, 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温针灸组, 每组4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2], 中医辨证分型均符合气虚型便秘。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精神疾病、原发性疾病、肠道器质性病变、出血倾向、血液疾病患者。温针灸组患者男23例, 女22例;年龄34~78岁, 平均年龄(49.34±9.55)岁。病程6个月~14年, 平均病程(6.45±4.52)年。

常规组患者男24例, 女21例;年龄35~78岁, 平均年龄(49.92±9.36)岁。病程6个月~14年, 平均病程(6.46±4.5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 温针灸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温针灸治疗和护理。①温针灸治疗。采用胃俞穴、气海穴、天枢穴、脾俞、支沟穴和上虚穴, 常规消毒后用50 mm×0.35 mm华佗牌针灸针直刺2寸, 轻微提插捻转直至产生酸胀感, 并用2.5 cm长艾条插在针柄上, 点燃进行温针灸。每个穴位针灸4个艾段。②护理干预。指导患者进食丰富纤维素水果和蔬菜, 多饮水, 定时排便。给予腹部按摩, 顺时针进行旋揉, 15 min/次, 力度均匀, 直至手下发热为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使其树立治疗信心, 以良好的状态接受治疗, 并通过播放轻音乐和介绍成功治疗病例等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气虚型便秘治疗效果,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3]: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大便次数正常, 便质正常;有效:临床症状减轻, 大便次数增加, 便质好转;无效:症状、大便次数和便质均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便质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焦虑状态的差异。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温针灸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78%)高于常规组(82.2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焦虑状态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焦虑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焦虑状态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 且温针灸组生活质量、焦虑状态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便质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时间比较 温针灸组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便质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见表3。

3 讨论

功能性便秘的发生和肠道功能紊乱相关, 近年来, 其发病率逐年升高, 因功能性便秘所带来的身心危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部分高龄伴随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若出现功能性便秘, 容易用力排便, 导致血压在短时间内升高, 增加机体耗氧量, 容易诱发心肌梗死、心绞痛和脑出血, 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目前临床对于功能性便秘多采用刺激性泻药、直肠内给药等方法进行治疗, 但效果欠佳[4, 5]。

祖国医学认为便秘可分为虚秘和实秘, 其中, 气虚型便秘多跟气虚无力、伤津耗液等所致肠道传导无力相关, 治疗需以润燥通便、滋阴养血以及活血益气为主要原则[6]。采用针刺治疗可促进肠蠕动, 增强大脑皮质以及腰骶部脊髓中枢对排便反射的调节, 提高结肠平滑肌、肛提肌等的紧张性, 促进胃肠道平滑肌运动功能改善, 促进肠内废物排出。加用艾叶进行温针灸, 可发挥温热作用和艾绒药理作用, 促使气血流通、疏通筋脉, 可通调大肠腑气, 促进大便排出。在温针灸治疗的同时辅以心理疏导、饮食护理等相关护理, 可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保持健康饮食[7, 8]。

本研究中, 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和护理, 温针灸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温针灸治疗和护理。结果显示, 温针灸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78%)高于常规组(82.2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焦虑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焦虑状态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 且温针灸组生活质量、焦虑状态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温针灸组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便质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

综上所述, 气虚型便秘患者应用温针灸治疗辅以相应的护理干预, 效果确切, 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提高生活质量, 缩短治疗时间,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芦织. 温针灸对治疗气虚型便秘的护理干预. 光明中医, 2014, 29(3):615-616.

[2] 谢德群. 温针灸法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当代医药论丛, 2012, 10(11):154-155.

[3] 孙彦辉, 孙永辉, 赵振栓, 等. 温针灸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表达的影响. 中国老年学, 2012, 32(21):4681-4682.

[4] 孙彦辉, 孙永辉, 肖红玲, 等. 温针灸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结肠肌电的影响. 时珍国医国药, 2012, 23(5):1176-1177.

[5] 任亚东. 温针灸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观察.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36(2):60-62.

[6] 吴玉敏, 吴雪梅, 丁文涛, 等. 头针配合温针灸天枢、关元穴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观察.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21):230-231.

[7] 吴巧珑, 苏淋. 温针灸联合穴位帖敷治疗缺血性卒中后便秘102例.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6, 37(3):317-318.

[8] 徐秋霞. 温针灸联合济川煎加减治疗阳虚型便秘35例临床观察. 湖南中医杂志, 2016, 32(9):92-94.

[收稿日期:2017-02-15]

猜你喜欢

温针灸护理干预
温针灸配合肩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临床观察
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温针灸联合中药复方干预恢复期脑梗死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不同中医方法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比较
推切刀治疗狭窄性腱鞘炎35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