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除湿汤联合西药治疗眼部带状疱疹的探讨

2017-06-17郑岩栗波刘俊良陈江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15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疗法

郑岩 栗波 刘俊良 陈江

【摘要】 目的 观察除湿汤结合西药治疗眼部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患眼部带状疱疹患者, 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24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除湿汤(连翘、滑石、车前子、枳壳、黄苓、黄连、木通、甘草、陈皮、荆芥、防风、茯苓)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 治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 治愈率为62.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眼部带状疱疹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关键词】 眼部带状疱疹;中西医结合疗法;除湿汤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5.066

眼部带状疱疹是一种不太常见的眼部疾病, 发病率大约为0.3%。近年来, 由于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及其较强毒副作用的影响, 此病发病率开始越来越频繁, 发病率开始增高。眼部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非常严重的睑皮肤病, 分布在三叉神经区域, 有些伴有炎症性的成簇疱疹, 同时会出现神经痛, 而且部分患者皮肤会肿胀、潮红, 出现大小不等的簇生透明状的小水泡。这一病症的特点是只影响单侧, 止于眼前额的中线位置, 有着明显的分界。这种病症治愈后会留下瘢痕, 造成脸部患者的不美观, 而且会有可能影响眼睛的角膜使得患者视力受到影响, 患者的眼睑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垂等, 因此对于这一疾病患者需要及时治疗, 不能掉以轻心, 积极治疗防止后遗症的产生。为此本文提出了除湿汤随症加减联合西药对症处理方法来治疗眼部带状疱疹, 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48例诊断为眼部带状疱疹的患者, 均为单眼发病, 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24例。治疗组男14例, 女10例, 年龄最大68岁, 最小12岁;对照组男13例, 女11例, 年龄最大66岁, 最小1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診断标准 ①不敢直视光源、见光流泪、神经痛、皮肤出现红肿及全身不舒服症状;②在三叉神经第一支及第二支区域出现像热性群集性水泡, 不过不会超过眼睑和鼻部的中界线, 并且是只出现在一侧;③疱疹大概需要7~15 d才会消退, 有的会化脓、溃疡, 同时出现耳前或颌下的淋巴节肿大;④如果同时出现结膜炎、角膜炎及虹睫炎, 会使得症状更加明显, 如果具备①~④项就可以进行诊断。

1. 3 方法

1. 3. 1 对照组 利巴韦林0.4 g静脉滴注, 1次/d, 聚肌胞2 mg肌内注射, 1次/d, 阿昔洛韦软膏涂皮肤患处3次/d, 妥布霉素眼液、阿昔洛韦眼液滴患眼3次/d, 10 d为1个疗程;若合并感染者予以抗生素;疼痛剧烈者予曲马多片镇痛;伴角膜炎者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眼液;伴虹睫炎者予阿托品眼膏散瞳。

1. 3. 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除湿汤加减处方:连翘15 g、滑石10 g、车前子10 g、枳壳10 g、黄苓10 g、黄连6 g、木通10 g、甘草6 g、陈皮10 g、荆芥10 g、防风10 g、茯苓15 g。若热毒患者可加用金银花、蒲公英、薏苡仁以助除湿清热之功;若胞睑皮肤水泡破溃糜烂, 痒者可加地肤子、白藓皮以清利湿热止痒;若黑睛生翳溃烂者可加用石决明、木贼、蝉蜕清肝明目退翳;若胞睑红赤痛甚可加用赤芍、生地、丹皮以加强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作用。

1. 4 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中医病症诊断及疗效标准》[1]:治愈:局部皮肤病损消退、溃烂愈合、症状消失、球结膜无充血、角膜荧光素染色(-)、角膜后沉着物(KP)(-)、房水散光(-)、视力提高;有效:局部皮肤红肿减轻、水泡溃烂逐渐收敛、症状减轻、球结膜轻度充血、角膜染色(-)或(+)、KP(±)、房水散光(±);无效:局部皮肤及眼部病变加重或无变化。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24例中, 治愈21例, 有效3例, 无效0例, 治愈率为87.5%, 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24例中, 治愈15例, 有效5例, 无效4例, 治愈率为62.5%, 总有效率为83.3%,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从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 眼部带状疱疹是由于三叉神经的半月神经或三叉神经第一支受水痘-带状疱疹感染造成的[2]。在治疗这一疾病时, 西医方面一般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 以及阿昔洛韦和维生素方面的辅助药物, 来缓解患者的身体痛苦症状, 并有效防止细菌感染, 避免炎症性的充血状况, 避免早期的水肿症状, 防止细胞浸润, 并更好的抑制身体组织的增生及肉芽组织的产生。阿昔洛韦药物则是一种广谱抗病毒类药物, 能够有效抑制DNA病毒。尽管这一疾病通过传统西药治疗能够取得很好的疗效, 但是见效的时间不能够持久[3]。西医大都使用镇痛抗病毒的药物进行治疗, 而中医则重在抗炎、进行神经营养来进行治疗, 在中医上是一种“风赤疮痍”范畴。这种病症主要发病于眼睑, 在中医来说眼睑属于脾, 脾主肌肉, 因此也称为肉轮, 因为脾和胃是表里关系, 因此肉轮疾病一般和脾胃有联系。《眼科纂要·睑皮腐烂》中记载为“湿热停滞脾胃所致”, 脾胃湿热中阻, 感风邪, 风湿热循经上犯, 蒸腾腐灼胞睑, 以致胞睑生水泡、脓疱、破溃、黏液渗出。热邪郁于胞睑, 血为热塞, 气因血滞则胞睑红赤、灼热疼痛。除湿汤具有祛风除湿、泻火解毒之功[4, 5]。方中黄苓、黄连清热解毒燥湿;滑石、车前子、木通、茯苓清热利湿;连翘、防风、荆芥祛风清热;枳壳、陈皮、甘草健脾行气,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除湿祛风之功。

参考文献

[1] 程妍, 李祥, 陈建伟, 等. 板蓝根有效部位的抗病毒药效研究.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7(2):155-157.

[2] 李媛媛, 王书红, 王杰, 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眼部带状疱疹30例临床观察. 河北中医, 2015(4):536-538.

[3] 张晶旭. 眼部带状疱疹眼病临床治疗. 医药卫生(全文版), 2016(2):262-263.

[4] 娄雪英. 中西医结合治疗眼部带状疱疹效果分析. 医学信息, 2016, 29(8):209.

[5] 朱思强, 谢晋, 郑海华, 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眼部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中国药师, 2015(2):260-262.

[收稿日期:2017-01-20]

猜你喜欢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3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性包块30例临床观察
益气活血法早期干预对冠心病陈旧心梗或支架术后患者心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影响的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面神经炎40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西医结合疗法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疾病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效果解析